“獎勵”可以提升信賴感
那么,公司如何體現對每一位員工的信賴感呢?
答案可能有點出乎意料,最大的體現方式是“金錢”,而且,金錢的支付方式有訣竅。
說得粗俗一點兒,人是為了錢而工作的,而且,毫無疑問,錢掙得越多越開心,積極性也越高。
不管道理說得多么好聽,如果所做的工作或付出的努力不與金錢掛鉤的話,那就無法持續下去。即使有人作為志愿者而工作,但那也是暫時性的,一直靠做志愿者工作謀求生存,一般是不太可能的。
員工感受到“公司在切實為我們考慮”的時候,基本都是自己付出的努力從公司得到了相應金錢回報的時候,也是員工對公司的信賴感得以增強的時候。
“改善”的哲學(“豐田主義”)能夠深植員工各自心中的最初起因,全在這里。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具體說明。
在豐田,支撐“改善”的制度之一是“創意提案制度”。此提案制度從高速成長期開始被許多企業引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改善”為哲學的豐田也理所應當地實施了該制度。
豐田的提案制度在運作方法上有著獨特之處。
無論多么微不足道的事項,只要寫出來都能得到報酬。20世紀70年代,我在法務部工作的時候,只要提出一項議案就可以得到500日元的報酬。
我以為現在應該翻倍漲到1,000日元了,但經與公司確認得知,居然還是500日元。
詫異之余,仔細一想,我認為這正是豐田的風格。對提出的議案支付報酬,是想讓大家珍惜提出議案時(并非被采用時)的喜悅感,無論是支付方還是接受方,都并不會在乎金錢的多少。
當然,影響力大的議案,比如讓成本降低幾百萬日元的提案,支付10萬日元的報酬也是可能的。此外,如果能提出多項議案,年終還會得到表彰。
雖然對提案內容沒有任何限制,但也還是有一點要求的,那就是,提案者在工作中試行后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比如,“把架子上的物品移到了這個位置”(改善提案),“于是效率得到了提高”(效果)。效果哪怕是直覺上的也可以,并不看重數據檢驗。總之,只要是經過本人驗證的“改善”提案,就能得到報酬。
最獨特的一點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證明,還是恢復原狀更有效,將之前已經獲得過報酬的“改善”提案推翻再“改善”,也可以作為新的提案提出來,而且也能受到嘉獎。
總之,對員工查找自己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開動腦筋認真思考并進行嘗試的行為,公司都會給予獎勵,并建立了對其思考結果予以認真肯定的機制。
獎金,就是公司給予肯定的證明。無論是500日元還是1,000日元,都體現了公司對員工的一種肯定。通過這種方式,員工可以確信,“如果用自己的頭腦進行思考并認真工作的話,是能得到公司肯定的”。
如此周而復始,員工對公司的信任感就逐漸建立起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