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3章 擇其善者而從之

都有心事。

最大的一個心事,是他們都被征召了。

南征的軍隊陸續開拔,主力已經到了嶺南,其他輔助人員也陸續調撥,其中包括醫務人員。

幾個室友,全都被征召,他們本身是樂意去的,因為這是醫者獲取軍功難得的機會。

只是有些惆悵罷了。這些人,許多福和尤所為是京城人,熊紈和李園是楚郡人,謝忠是江南人,都是好地方的人,誰也沒去過嶺南那種邊遠苦寒之地。

劉知易卻奇怪:“怎么沒有征召我?”

這些人都收到了兵部發來的行文,唯獨劉知易沒有。

幾人更加不滿。

劉知易比他們有才華,他們認,也不嫉妒,這種事是天生的。可為什么不征召劉知易,這太不公平了吧。大家都是同學,怎能以才華厚此薄彼。

李園哼道:“不去還不是好事?劉兄難道還想去瘴癘之地歷練?”

許多福道:“還是京城的花花世界好啊,可惜只有才子配的上。”

這陰陽怪氣。

劉知易哼道:“這是剝奪我為國盡忠的機會!”

許多福更氣:“大言不慚,你若真想去,去找李問寒啊!”

尤所為比較沉穩:“劉兄真想去?”

劉知易想了想,他發現他動心了。

他好像有許多去一趟嶺南的理由,他有一個不靠譜的師傅,為了給師姐找血蟲,先跑去了嶺南,沒找到,結果又跑去了荒林。現在朝廷南征,就是從嶺南出發,南征荒林里的南蠻,跟著軍隊走是最安全的能找師傅的路線;如果只是這個不靠譜的師傅一個人,劉知易倒也下不了決心去找,可是師姐方戎女也去。早就得到了嶺南王的同意,跟著軍隊一起南下,隨時都可能出發,劉知易不太放心方戎女一個人南下。

其他理由也很多,比如這個京城待得有點煩了,花花世界待久的人,總向往詩和遠方,雖然明知道是作死行為,卻樂此不疲。世界那么大,就想去看看。

“好。我就去找李問寒問一問,憑什么不讓我去!”

劉知易悶哼道。

其他人的酸意散了,這才是好兄弟啊。

第二日劉知易真的去找了一趟李問寒,結果李問寒說,不讓他去,不是懸壺院的意思,而是刑部根本沒下行文,他左右不了。至于刑部為什么不招劉知易,李問寒也說不清楚。

劉知易更不清楚,他跟刑部沒有什么關系啊,要說有,也是去刑部打了場官司,從刑部官員的態度來看,對那場官司是十分忌諱的。如果他們刻意把劉知易一桿子支到嶺南去,才算合理,結果不讓他去,這就讓人摸不著頭腦了。

不過舍友們出發還早,聽說是要等到殿試結束之后,傳言到時候還會有一批今科進士隨軍。

殿試的話,在一個月后,還有的是時間。

劉知易拜托李問寒幫忙打聽一下內情,然后繼續修行日常。

看了些醫案之后,又忍不住拿出那張畫卷來看。

就在爐亭,許多人被吸引而來,卻跟外十三的舍友一樣,看不出任何名堂。

劉知易則沉浸其中,昨天懟完了所有人,今天沒有強烈的懟人愿望了,而是聽這些人論道。

昨天懟遍了人,唯一沒懟的是道家的老頭,不是不想懟,而是這老頭不搭理他,早就神游物外了,懶得跟人辯論。

真正喜好辯論的,就那么幾家。有時候是儒家跟法家辯論,治理天下應該采用禮法還是理法。有時候是儒家跟墨家辯論,到底應該厚葬還是薄葬。有時候是墨家跟兵家辯論,該不該驅之以利。

各家各派,有的理想,有的現實,有的高尚,有的低俗,各有各的一套道理。聽的多了,劉知易倒也聽了進去。雖然都有明顯的漏洞,可也有可取之處。儒家說修身總沒錯啊,一個人選擇提高修養,做一個謙謙君子有什么不好?法家說天理至公,萬事萬物都應該按照法理運行,在大多數時候都沒什么錯誤,法治不是完美的社會制度,確實人類能摸索出來最好的社會制度。

理想主義的法家說,“即使天塌下來,正義也要得到伸張”,這信念聽著偉大,但人類社會實際上真正面臨天塌下來的時候,往往是靠著一次次茍且存活下來的,當天下大饑,人相食的時候,是那些泯滅良知的人活了下來,當強大的敵人兵臨城下,是那些茍且偷生的人活了下來,堅守正義的英雄都死了……

劉知易并不覺得堅守正義有錯,哪怕堅守正義會付出無法承受的代價,但堅守正義本身也是對的。劉知易也堅信這一點,但他不會去踐行,他不是理想主義者,他懂得權衡,懂得取舍,這個信念無法得到踐行,但這個信念是對的。

他覺得農家農民伯伯說的也有些道理,雖然讓高高在上的大人物跟老百姓一起同耕同食,根本不可能做到,但讓上位者了解民眾的現狀,這個觀念是對的。固定物價也不現實,人類歷史上,凡是試圖干預物價的社會,都遭到了經濟規律的懲罰,把昂貴的絲綢定一個平民價,帶來的結果不會是窮人也穿得起綾羅綢緞,而是沒人在去生產綾羅綢緞了,或者沒人再去賣綾羅綢緞了,因為生產成本高昂的絲綢會虧損。但“市賈不二”這種來自農民的呼吁本身,卻值得重視,因為糧食的價格大幅波動,會讓大量農民破產,接著土地撂荒,全民饑饉,社會動蕩。所以在關乎普遍民生的領域,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進行適當的價格保護,是很多國家的普遍做法,比如保護價收購糧食。

劉知易甚至覺得那精致的利己主義者都有些道理,他們說“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他們不會為了天下拔一毛,也不會把天下據為己有,不利天下也不取天下,這也是一個人的自由。

像昨天一樣,劉知易今天又聽了所有學派的演說,覺得學到了很多東西。

夜里回到宿舍的時候,不由大吃了一驚。他發現他修為大進了。

主要是儒家,從秀才境界,突破到了進士八品。

他有些恍惚,覺得不真實,他心中始終不太認可儒家的道理。可儒家進境如此之快,完全不合邏輯,出乎意料。

復盤了許久,他覺得可能跟他心態的改變有關,因為被儒家強行逼迫修行,他對儒家有很強的逆反心態。結果在這百圣圖中,聽這些諸子百家論道,他突然覺得各家各派都有他們自己的道理。這是典型的儒家心態: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面對這種結果,劉知易肯定自己撞到機緣了,同時對這幅圖到底是什么來歷充滿了好奇。這絕對不是一般的寶貝,畫卷名叫《百圣論道圖》,他可不相信圖中畫的是諸子百家的圣人,因為沒人見過圣人,那些圣人早就死了幾千年了。只能是后人臆想出來,畫成圖畫的。即便如此,這依然是難得的寶貝。一個陌生的老人,將此圖輕易交給劉知易,不弄清楚情況,他心里也不踏實。

他決定第二天就去及第樓找一下此人。

當他早上趕到及第樓的時候,卻被跑堂的店小二攔住了,因為及第樓今天不接客,被趙郡門閥包下了,宴請所有趙郡在京士人。

趙郡趙氏,是天下六大門閥之一。趙郡位于中原八郡東北,南鄰魏郡、東靠燕郡,北方是山區邊郡云中郡。由于距離中原較遠,當年太祖一統天下的時候,趙郡是最后一批平定的郡之一。趙氏起兵,里應外合,幫助太祖輕易驅逐了戎人,奪取趙郡。因為這種功勞,雖然沒有開國八國柱那么顯赫,也沒有中原八郡那么特殊,趙郡趙氏還是成為了門閥世家,最典型的特征是,趁著戰亂,在夏太祖的默許下,趙氏幾乎吞并了趙郡三分之一的土地。

農業社會,誰掌握了土地,就掌握了一切。所以趙氏這個門閥,雖然失去了古代舉薦官員的資格,但在地方上,卻比官府號召力還強,朝廷派去的官員,想在趙郡做的穩當,就必須得到趙氏的支持。

劉知易點了點頭,不為難店小二,但他是來找人的,亮出了牌子。

一塊木牌,十分樸素,上面刻著一個“呂”字,結果店小二看后,臉色都變了。

“公子稍等。小人去去就回!”

很快他又出來了,樓里的掌柜跟他一起小跑著出來。

“這位爺,您請!”

也不叫公子了,直接喊爺了。

劉知易被帶著穿過了及第樓大堂,走進后院。這是一個別致的園林,并不出名。劉知易在入口處看見匾額上寫著“呂園”二字,應該是名字。

進了呂園,掌柜的和店小二就退了出去,走到前堂,掌柜的才呼出一口濁氣。

問店小二道:“這位爺是誰啊?你可見過?”

店小二仔細想了想:“有些面熟,又有些生。今年肯定沒來過樓里。”

這個店小二,最出名的就是一雙眼睛,見過的人幾乎不忘。

掌柜道:“好好想想,有老爺令牌的,都是了不得的角兒!”

店小二點頭,出入呂園的都是什么人,他不敢打聽,但卻已經聽說,那都是太學學正,太常太史這樣的大人物。聽說當年的徐謙都是這里的常客。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格里拉县| 浮梁县| 卓资县| 贵州省| 嘉兴市| 香河县| 炎陵县| 高密市| 郸城县| 法库县| 沛县| 垣曲县| 紫金县| 沐川县| 高淳县| 安图县| 岳池县| 蓝山县| 五华县| 连山| 涿州市| 简阳市| 四会市| 勃利县| 台湾省| 全椒县| 紫金县| 卓尼县| 清远市| 巧家县| 开封市| 元阳县| 南漳县| 大同市| 岗巴县| 临江市| 武川县| 若尔盖县| 榆社县| 澜沧| 重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