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歷史名人叢書研究系列:李白研究文選
- 詹福瑞 王紅霞主編
- 2087字
- 2021-07-09 16:26:33
前言
詹福瑞 王紅霞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人(今甘肅天水),后隨父遷于綿州青蓮鄉(今四川江油市青蓮鄉)。青年時代在蜀中讀書、練劍、任俠、學道、漫游,“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李白《上安州裴長史書》),“十五好劍術,遍干諸侯”(李白《與韓荊州書》),“少以俠自任,而門多長者車。常欲一鳴驚人,一飛沖天,彼漸陸遷喬,皆不能也”(范傳正《李公新墓碑》)。開元十三年(725),先后漫游荊、湘、江浙一帶,后前往長安,尋求仕進的機會,因個性桀驁不馴,得罪了權貴,仕進無望,與孔巢父等人隱居徂徠。天寶中,因詩名而名動京師,待詔翰林,不過僅是朝廷的御用文人而已,失望之余,李白更加放縱不羈,戲萬乘、傲權貴,不久就被賜金放還。之后,再次漫游,以梁園、東魯為中心,南至吳越,北達幽燕。天寶十一載,往來于宣城、金陵之間。安史之亂爆發后,李白應聘入永王璘幕,至德二年(757)永王璘兵敗,李白先是被系潯陽獄,后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晚年流落于江夏、潯陽、金陵一帶,寶應元年(762),病逝于安徽當涂。
早在天寶年間,李白就已經以卓著的詩才和瀟灑飄逸的人生態度成為盛唐詩歌的代表,與杜甫并稱為盛唐詩壇的雙子星座,被賀知章贊譽為“謫仙人”。此后,喜愛李白、受李白影響的詩人代不乏人。杜甫在詩中贊譽李白:“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不見》);韓愈也在詩中盛贊李白:“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調張籍》);唐文宗更是御封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張旭的草書為“三絕”。到了宋代,蘇軾亦將李杜并舉:“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瑋絕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詩人盡廢。然魏、晉以來,高風絕塵亦少衰矣”(《書黃子思詩集后》)。陸游更是稱贊李白“落筆妙古今,冠冕百世”(《趙秘閣文集序》)。當代著名學者袁行霈先生在《李白詩歌與盛唐文化》一文中說:“就一個作家在其當時所引起的轟動而論,中國文學史上沒有誰可以和李白匹敵。李白簡直像一股狂飆、一陣雷霆,帶著驚天動地的神威,以一種震撼的力量征服了同代的讀者。”此話當非虛言,李白是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思想駁雜,兼有儒、釋、道、縱橫等多家成分,以儒、道為主。他性格豪邁,個性自由,傲世王權,同情百姓,關心時政。其詩歌雄奇飄逸,藝術成就極高。他謳歌祖國山河與美麗的自然風光,風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義精神,達到了內容與藝術的統一,對后代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李白對后世的影響,首先是他詩歌中所表現的人格力量和個性魅力。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那種個體人格意識受到正統思想壓抑的文化傳統中,李白狂放不羈的純真個性,無疑有著巨大的魅力。李白以“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的功業自許,一生始終不渝地追求實現濟蒼生、安社稷的理想。李白桀傲不馴,傲岸不屈,蔑視權貴,追求自由,不愿阿諛奉迎,也不屑于與世俗沉浮。他或縱酒狂歌,或尋仙訪道,或寄情山水,以此來表達他對封建等級制度的不滿和感時傷世、憂國憂民。正如任華在《雜言寄李白》中所言:“平生傲岸,其志不可測。數十年為客,未嘗一日低顏色。”劉昫《舊唐書·李白傳》說李白:“少有逸才,志氣宏放,飄然有超世之心。”他本人也在《上李邕》一詩中以“摶遙直上九萬里”的大鵬鳥自況,抒發了濟蒼生、安社稷的遠大政治抱負;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大聲疾呼“安能吹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敢于抗爭、不畏權貴的豪邁氣概在今天仍然具有現實意義。
其次,李白作為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豪放飄逸的詩風深得后人喜愛,故而獲得了“詩仙”的稱號。他繼承了陳子昂的文學主張,鄙薄齊梁艷麗文風,以恢復詩騷傳統為已任,崇尚自然,反對雕琢。他自己在《古風》(其一)中說:“圣代復元古,垂衣貴清真”,“我志在刪述,垂輝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絕筆于獲麟”。李陽冰在《草堂集序》中說:“至今朝體詩,尚有梁陳宮掖之風,至公大變,掃地并盡。”這種美學追求直接影響了其獨特的詩歌風格。其迥落于天外、變幻莫測的想象、清水芙蓉的美,其天馬行空、縱橫變幻、無法可循、惝恍迷離的藝術旨趣和藝術追求對后來的詩人均有巨大的吸引力。在中國詩歌史上,李白有不可更替的不朽的地位,無人可以企及。白居易在《與元九書》中評價說:“詩之豪者,世稱李、杜。”杜甫在《春日憶李白》中稱贊說:“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李綱在《書〈四家詩選〉后》中說:“太白詩豪邁清逸,飄然有凌云之志。”李白的詩風對中國文學的影響是極為深遠的,當時就名動京師,蜚聲海內。蘇颋盛贊其為“天才英麗”,賀知章將其目為“謫仙人”。李白對中國文學的影響澤惠萬世,后世的很多詩人從他的詩中汲取了營養,中唐的韓愈、孟郊、李賀,宋代的蘇軾、陸游、辛棄疾,明代的高啟、楊慎,清代的龔自珍等著名詩人,都受到李白的巨大影響。
李白從當世之時至今,一直是學界關注的重心和熱點,尤其是20世紀以來,對李白的生平、思想和藝術特征的研究成果斐然,令人矚目。為了較為全面地總結這些研究成果,為學界以后的研究提供珍貴的資料,我們從中選取了最有代表性的論著加以介紹,但由于篇幅所限,選取的篇目非常有限,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