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權大布局
- 方富貴
- 2319字
- 2021-07-08 12:11:25
第一堂課 股權初認識
第一節 股權的概念和發展歷程
一、股權的概念
股權是股東權益的簡稱,是指投資人向自然人合伙和企業法人投資而享有的權利,通常包括資產收益權、選舉管理權、經營決策權、知情權、優先認股權等。不同于物權和債權,股權是一項獨立的權利,是多層次的、動態的權利??傊蓹嗍枪蓶|對其所投資的公司所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負有責任和享有利益的統稱。
我國商業環境發展到今天,迎來了共享經濟、動態經濟、移動互聯網時代,尤其是近幾年,在“雙創”的社會背景下,國內股權投資市場持續升溫,政府為引導股權投資市場健康發展,頒布了一系列法規政策加以引導和監管。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還看到,很多創業者在成立公司以后,等公司注冊完,就把股權放到那里睡大覺,沒有把股權拿來做經營。
大家想一想,我們所熟知的知名公司,無論是馬云旗下的阿里巴巴還是任正非旗下的華為公司,它們有一個共同特征,就是重視對公司股權的合規和有效使用。那是因為,股權本身就是一種經營資源,股權就是資本。
過去的十年,是房產的時代;而未來的十年,是股權的時代。應該說,我們身處在變化最快的歷史時期,“變”才是唯一的不變。凡是我們想得到的,亦正是別人想得到的。如今,創業只要有好的商業模式和點子(idea),風險投資(VC)和私募股權投資(PE)都會給創業者予以支持,通常只需要創業者讓渡部分股權。中國已進入股權投資時代,進入多層次資本市場時代。
正是基于這樣的歷史背景和社會發展潮流,“股權”“股權架構設計”“股權結構設計”等,突然變成了熱門詞語或流行知識,有一種“一夜春風滿城綠”的感覺,各種課程、講座、培訓、咨詢等像蟄伏已久的芽苗,綠滿了春的大地。因此,如何正確認識股權的重要性以及合規有效利用股權,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股權的發展歷程
如果說公司是商業活動的載體,那么股權就是公司的所有權。為了讓大家對股權有一個全面的認識,我在這里先做一個股權傳承的鋪墊,講一個股權發展歷程的故事。
被譽為世界上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的荷蘭東印度公司(Dutch East India Company),它憑借股權制度所帶來的巨大力量,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營業額一度占世界貿易總額的一半。
在15世紀初的大航海時代,能夠給人們帶來巨大商機的無疑是遠洋貿易。這是一項高收益、高風險的活動,每一次成功的遠洋貿易,都能給它的主人帶來巨額利潤,但如果船只沉沒在大海里,也足以讓一個富裕之家傾家蕩產。
當時公司制還沒有出現,從事商業活動的組織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組織形式是家族公司,類似于現在的個體工商戶,一個公司只屬于一個家族,在家族內部世代傳承。不同家族之間偶爾也會有合作,但這種合作是松散的、短期的,很難形成長期穩定的結構。另一種組織形式是國家,比如,當時的葡萄牙和西班牙,都是以國家的形式開啟了征服海洋的事業,開辟了新航路,開發了美洲大陸。但是,國家行為在當時也有它自己的局限性。
追求財富是人類永恒的主題,最重要的競爭是制度的競爭。荷蘭東印度公司橫空出世,它所擁有的股份公司制度蘊含著巨大的力量,擊敗了當時所有的競爭對手。
1602年3月20日,荷蘭14家最大的航海公司進行合并并成立了荷蘭東印度公司。多家公司的合并,就產生了股份的概念,公司不再為一個家族所獨享,而是根據股份數額、股權比例,來分享公司的所有權。后來,人們發現持有股份的人可以不限于這14家公司。于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向所有的潛在投資人開放了股權,只要是荷蘭人就可以成為股東,甚至荷蘭政府也成了東印度公司的股東。
這就是歷史上第一家股份制公司。它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甚至連女傭都愿意拿出自己的錢財來購買股份。
第一,股東按照一定的規則來分享收益,實現了相對公平的分配。
第二,有那么多股東,每個股東都會有各自的想法,但這些想法中一個一致的想法就是要盈利,盡可能多地賺錢,為股東帶來利潤。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大家就選出最聰明的人來做董事,讓最有能力的人來掌控公司。荷蘭東印度公司最鼎盛時期,在全球擁有15000家分支機構,占領了印度尼西亞、好望角、新西蘭、巴西、紐約和我國臺灣等。鄭成功收復臺灣時驅逐的荷蘭殖民者,其實就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工作人員。直到1795年法國革命軍攻入荷蘭后,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經濟出現危機,終于在1799年12月31日宣布解散。荷蘭東印度公司擁有了長達197年的歷史,成為名副其實的百年公司。
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股權制度本身孕育著巨大力量。通過合理的股權架構和股權激勵的設計,可以讓你有錢花,也可以讓最牛的人來做你的合伙人。因此,企業家要有股權思維,這是公司做強的直線邏輯。股權思維就是通過股權運作來優化和配置社會資源,實現規模經濟及財富倍增的過程。一家公司如果不能發揮股權的力量,就等于自動放棄了成功路上最重要的武器。
企業家的股權思維從何而來?那就是學習。學習有3種方式:吃虧(吃一塹,長一智)、看書、聽課。其中,聽課可以分為線上、線下聽課,線下聽課的優勢在于形成良好的互動。
作為企業家,學習能力關系著企業的發展速度與生死存亡。正如杰克·韋爾奇所說,“你可以拒絕學習,但你的競爭對手絕對不會?!碑斎?,要理性地看待學習,比如“幾分鐘教會你股權設計以及投融資”是不現實的。學習是企業家的一種習慣和能力,誠如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所言,“作為企業家應該具備四大能力:被信任的能力、有效交流溝通的能力、學習創新的能力以及生死判斷的能力?!背斯蓹嗨季S外,作為企業家,還必須具備互聯網思維(比如百麗)、物聯網思維(比如京東)、跨界思維(比如美團)、共享經濟思維(比如愛彼迎)和法律思維。因此,新時代的企業家要具備懂政治、知法律、用股權、會經濟、掌管理、通市場的能力,才能在改革開放的契機中抓住機遇,共同推動中國的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