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推薦序 服務實體經濟的金融科技才有生命力

李東榮

當前,全球正迎來新一輪的科技和產業變革,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蓬勃興起,數字經濟、共享經濟在全球范圍內迅速發展,金融科技作為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正在不斷地推動金融業向移動化、數字化和智能化加速發展,這給我國的金融業帶來很多活力,提高了服務質量和效率,同時也帶來了很多新的挑戰。為此,應著重處理價值導向和創新實踐的關系、傳統金融與金融科技的關系、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的關系、金融規律和科技規律的關系、強化監管與促進創新的關系以及借鑒國際經驗與堅持中國特色的關系這6對重要關系,使金融科技能夠更好、更充分地發揮其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普惠金融、防范金融風險等方面的功能。

金融科技是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的產物,無論實現方式、服務形態、業務模式如何發展變化,其本質還是由技術驅動的金融創新,不會改變金融的功能屬性和風險屬性。古今中外,金融發展的長期實踐表明,金融活動天然具有高風險性、強側重性和內在脆弱性等特征,如果不重視這幾個特點,容易導致金融風險。同理,任何金融活動的創新如果脫離了實體經濟的客觀需求,偏離了正確的價值導向,其結果必然滑向自我循環、過度膨脹,甚至導致金融危機,這樣的金融創新要么因為規制而終止,要么因為價值缺失而被自然淘汰,難以在完整的經濟周期和信貸周期中經受住考驗,也無法持續地發揮原本的功能。

目前,金融科技出現了兩個可喜的發展趨勢:一方面,以商業銀行為代表的傳統金融機構,在面臨新的數字技術和眾多互聯網金融企業跨界競爭的壓力下,并未原地踏步而是正積極地擁抱金融科技,依托自身的技術、人才、品牌、信用優勢積極進行適應性的調整,并且在移動金融、智能網點、直銷銀行等業務領域里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另一方面,傳統的金融機構和掌握數字技術的互聯網企業,在技術研發、賬戶聯通、風險管理、精準營銷等方面的合作也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入。

在金融科技快速發展的熱潮中,必須清晰地認識到,只有立足服務實體經濟,金融科技才有生命力。金融科技的發展必須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要求。金融科技為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應該加強3方面的能力建設:一是注重加強需求適配能力;二是注重加強風險管控能力;三是要注重加強創新管理能力。

注重加強需求適配能力

服務實體經濟不是單一地或者被動地提供金融服務。服務實體經濟應該是多元的、多層次的、主動的。金融從業機構應該找準服務實體經濟的著力點和切入點,既要做到“適”,也要做到“配”。一方面,要結合自身發展定位和競爭優勢,著力補齊傳統金融服務短板,提高金融供給對實體經濟有效需求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另一方面,要堅持市場導向,充分發揮金融配置資源的樞紐作用,注意運用數字技術提高服務的精準度,將合適的金融服務提供給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注重科學合理布局,不搞一哄而上,否則,必然出現一哄而散的局面。

注重加強風險管控能力

金融科技沒有改變金融風險的隱蔽性、傳染性、突發性和負外部性特征,而且,由于技術和網絡屬性,其風險的波及面更廣、傳染速度更快、溢出效應更強,還可能產生業務風險、技術風險和網絡風險的三重風險疊加。因此,從業機構必須將風險管控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到風險管控與產品服務創新同步規劃、同步部署、同步推進,有效完善風險管理、合規管理、應急處置、內部控制等業務管理制度,切實筑牢數據保護、運行監控、態勢感知、災難恢復等安全保障防線,使金融科技創新可能帶來的各類風險處于可管、可控、可承受范圍內。

注重加強創新管理能力

當前,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不斷取得新的突破,面對技術創新代際周期縮短、金融市場快速變化、金融需求日益多元復雜等新情況、新挑戰,從業機構應該與時俱進地對治理結構、管理模式、技術合作方式進行適應性調整,逐步完善金融科技創新試錯、容錯、查錯、糾錯的包容性制度安排,有效解決當前存在的創新容錯不足、考核激勵不相容等管理機制問題,在安全可信和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積極穩妥地運用數字技術發展的最新成果,促進金融服務轉型升級,最大程度釋放數字紅利。

此外,要全面提升金融科技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除了加強從業機構自身的能力建設之外,還應該從行業發展的宏觀層面,完善審慎監管與行為監管并行互補、行政監管與自律管理有機協調的行業治理體系,加強金融基礎設施和標準規則體系建設,提升金融消費者數字能力和金融素養,為金融科技發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和制度環境。

希望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推動中國乃至全球金融科技實現健康有序發展,在建立現代金融體系、推動經濟發展、促進普惠金融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 李東榮

2017年12月26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易县| 禹城市| 五家渠市| 泸西县| 汨罗市| 天峨县| 英吉沙县| 宁陕县| 长阳| 弥勒县| 万盛区| 司法| 宁津县| 会同县| 故城县| 慈利县| 沙坪坝区| 卓资县| 南平市| 高台县| 瑞丽市| 台南县| 万安县| 华蓥市| 陵川县| 白水县| 沅江市| 宁城县| 娱乐| 海南省| 分宜县| 乌审旗| 麻阳| 米泉市| 连平县| 五寨县| 延庆县| 高阳县| 乌拉特前旗| 武乡县| 石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