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信用超導重塑社會經濟:區塊鏈創新理論與實踐作者名: 王春暉主編本章字數: 663字更新時間: 2021-07-07 15:58:59
第三節 強調區塊鏈的技術屬性而忽視其經濟、社會與文化屬性的謬誤
區塊鏈技術作為一種新型的信息技術體系,最初為信息技術開發者群體關注,直到最近幾年,才為技術開發者社區之外的各方面人士所認知。現在越來越多領域的人士開始嘗試更深入理解區塊鏈技術體系及其蘊藏的潛力。
對于區塊鏈技術,一種較為極端的錯誤認知是,強調區塊鏈的技術屬性而忽視該技術體系內涵對社會、經濟、文化、政治等方面的革命性力量。
區塊鏈無疑是一種信息技術的集合,是一個技術體系。其中包含的五種基本技術(見第三章)原本各自有各自的應用,是針對局部特定問題給予的解決方案。將這些分散的點狀技術整合組織起來形成區塊鏈技術體系,這是區塊鏈發明者的卓越創造,由此也引出了區塊鏈技術體系蘊含的技術之外的力量。
區塊鏈早期最多的應用是各類虛擬數字貨幣,牽涉千千萬萬投機者、開發者社區。由于此類虛擬數字貨幣的技術內涵大同小異,使得社區內關注的重點早已不是技術迭代發展,而主要集中于數據塊的大小紛爭、虛擬數字貨幣價格變動、礦池算力的壟斷和變動這類經濟而非技術的問題。
區塊鏈在其他方面的應用實際上也是前述“四大特性”的單獨或者組合在社會和經濟組織行為方面的落實,與其內在的技術細節相關性并不很大。
區塊鏈技術體系自身在迭代創新中,具體包括新型非一維鏈式數據記錄結構、高并發流量響應的網絡連接架構、高速響應的共識算法甚至新的更安全的密碼學技術等。但就區塊鏈技術體系在社會或經濟行業的組織行為方面落地應用而言,更應關注其社會性、經濟性甚至文化和政治相關的方面。其中,尤其“自治性”這一特性蘊藏最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