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信用超導重塑社會經濟:區塊鏈創新理論與實踐作者名: 王春暉主編本章字數: 2198字更新時間: 2021-07-07 15:58:57
第四節 公鏈體系和虛擬數字貨幣
自以太坊預留以太幣給創始人、管理者、初始參與者等,并將其他部分“預挖礦”而來的以太幣向公眾發售融資以來,其他虛擬數字幣種都學會了這個套路。這種融資手法被稱為ICO(Initial Coin Offering,首次代幣發行),以太幣交易價格暴漲的“成功”推動了后續的投機熱潮。這個熱潮出現在2016年之后,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一鏈一幣”,第二階段是合約數字幣。
第一階段是“一鏈一幣”,即“one chain one coin”,每創造一個虛擬數字貨幣就要創造一個區塊鏈。這些虛擬數字貨幣都是通過修改比特幣源代碼而來的,因此“山寨幣”叫法也源于這個時代。典型的虛擬數字貨幣有“比特金、萊特銀、元寶銅”。目前仍然很多“一鏈一幣”的數字貨幣在進行ICO,其主要問題是共識算法的優化、黑客攻擊、核心團隊對鏈的維護等。其中最嚴重的問題是,這些鏈幾乎聚攏不到足夠的算力,從而抗攻擊能力很弱。
之后的幾年內,上千種虛擬數字貨幣紛紛出爐,而通過ICO、STO(Security Token Offering,證券型通證發行)等流程出現在虛擬數字貨幣交易所的幣種也達幾百種之多。由于這些虛擬數字貨幣全部是基于未來升值的預期,且并非如股票等有價證券背后基于某種實體經濟的收益作為估值基礎,因此其全部的價值都在供求關系上。而估值完全基于市場供求關系,其本身并無實際應用價值的商品,很多作為了擊鼓傳花的投機或者“龐氏騙局”的道具,其中一些供給量不足的(如同珍稀郵票)則成為了交易量極其有限的藏品。
如今的虛擬數字貨幣市場,小部分處于擊鼓傳花游戲的道具階段,有些將或已經成為某種電子藏品;大多數無人問津,發行方自娛自樂,左右互搏對倒,造價無市,未來一文不值,連藏品都不算??傊?,在這個階段,公鏈及其伴生的應用——“空氣幣”,都處于對實際的社會經濟沒有什么顯著影響的狀況,被資本界和商業界抱怨“缺乏殺手級應用”。
以太坊首開了預售以太幣融資而使得開發者、管理者和早期參與者大發其財的歷史。這種ICO模式就是對加密貨幣或者基于區塊鏈的代幣所展開的預售活動開始逐漸成為了某種造富投機的手段。比特幣至少還需要提供計算機器的計算力消耗證明才獲得比特幣,ICO則完全是用自創的虛擬數字貨幣換取公眾投資者的真金白銀,這些投資者事實上是純粹寄希望于后續有人高價接盤的投機者。
無論如何,這些項目還有自己的一條公鏈,有區塊鏈較為完整的系統內容構件。
2016年下半年進入第二階段。專門用于定義虛擬數字貨幣的ERC20智能合約協議助推了ICO投機的熱潮。ERC20是以太坊上的標準化智能合約指令集,極大簡化了人們在以太坊上發行代幣的難度,意味著能夠為ICO及其代幣交易提供通用的、一致的規格。這些代幣不需要依賴自己的區塊鏈和礦工社區,與此相反,ERC20代幣能夠直接在以太坊上進行交易。雖然ERC20仍然需要以太坊這個區塊鏈系統來提供基礎信任內置和權益確認、不可篡改賬本,來維護其作為一種可證的、不可復制的數字“資產”的守恒性,但是ERC20令這些代幣無須自己開發區塊鏈系統,也無須維持自己獨立的運算能力,以太坊網絡會為這些代幣投機提供計算和驗證。
總之,只需要一個錢包就可以做一個虛擬數字貨幣,先預售融資中飽私囊,然后上交易所吸引投機者交易?!耙绘溡粠拧睍r代在這里也結束了。隨后ICO熱潮席卷了世界,甚至很多傳統股權投資機構也投身這種新型的“郁金香熱潮”中。
這時,區塊鏈2.0的“降低商業交易成本”“去中心化、內置信任的商業”“讓越來越多的商業應用程序跑在以太坊上”這類愿景早已被投機狂潮吞沒了。
中國在2017年9月完全禁止了虛擬數字貨幣交易所的運作和ICO代幣融資活動。美國則相對模糊地表示:涉及投資承諾的代幣可以被視為證券,因此應滿足一系列的披露、注冊等要求。這些舉措一定程度刺破了以太坊、ERC20代幣和ICO這樣的狂熱泡沫。
近來出現了一種新型的數字虛擬幣,即非同質化代幣(NFT,Non-Fungible Token)。傳統認為的區塊鏈上的代幣都是“同質化代幣”,如ERC20,其特點是不同用戶擁有的代幣本質上沒有區別,如同一元硬幣與另一個一元硬幣沒有不同。
通常,NFT是指開發者在以太坊平臺上根據ERC721標準/協議所發行的代幣,其特性為不可分割、不可替代、獨一無二。每枚NFT本質上都是不同的。在區塊鏈中,NFT常見的形式包括加密藝術品、游戲裝備、數字資產等。事實上,所有擁有數字化唯一標識的對象都可以生成相應的NFT,其中包括現實世界中人或設備的數字對應、生物體的基因序列等。
目前對NFT的應用相對還比較簡單。最早出現的是2017年的CryptoKitties游戲,其中NFT表現為每只加密貓的“基因”。一旦這個“基因”確定,那么這只加密貓的外形等屬性也就被確定了。雖然游戲中NFT的應用相對比較原始、簡單,但實際上潛力是巨大的。
例如,在流水線生產過程中,我們實際拿到手的每樣商品實際上都對應了猶如身份證一樣的唯一編號,都可以對應唯一的NFT。理論上,每瓶酒、每包煙、每臺汽車都可以對應一枚NFT。這實際上等同于打通了鏈上鏈下,在數字資產與實物之間構成了對應聯系。
除了實物可以對應NFT,數字資產、數字藝術品本身(如電子畫作的數字指紋)更是天然地可以對應到NFT。事實上,現在已經有人將推特、GitHub項目、博客文章等做成了NFT。推特創始人的一條五個單詞的推特被做成NFT后,以250萬美元的天價拍賣成交。
目前,NFT的應用主要集中在交易與拍賣方面,實際上其適用領域可以非常廣泛。從對象使用權、收益權的拆分到所有權的鏈上確認與轉交,都可以通過NFT形式來完成。
NFT被認為是數字資產的一種確權、行權和維權的可能方式。但是如同其他數字虛擬幣一樣,NFT當前的應用也展現出較強的投機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