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cratch 3.0 趣圖探秘
- 雷剛 丁軍主編
- 1087字
- 2021-07-07 16:00:33
前言
2017年國務院頒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2018年教育部出臺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2019年教育部印發了《中小學教材管理辦法》。《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明確指出,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將深刻改變人類社會生活、改變世界。《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與《中小學教材管理辦法》明確要求完善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充分適應信息時代、智能時代的發展需要,并從國家層面對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進入中小學教育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為了落實《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系列文件精神,搶抓人工智能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構筑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的先發優勢,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深化信息技術課程改革,培育新一代人工智能人才,武漢市教育局為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教學的變革推出了一系列重要舉措,“編程一小時活動”就是舉措之一。本書是以“編程一小時之Scratch編程實踐活動”為平臺編寫的,并藉此學習理念與創新思維引領少兒人工智能教育實踐活動。
本書依據教育部《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湖北省義務教育階段信息技術課程指導意見(試行)》等指導性文件精神,規劃設計綱要與課例內容:注重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和協作創新精神;注重培養學生創意思考、數字建模、程序設計、開源共享的技術素養和創客思維;注重培養學生運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意識,以編程軟件Scratch為載體,關注學生在觀察、思考、設計、制作、分享過程中,獲得豐富的學習體驗,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問題,在探索中解決問題,在創意中提升素養。
本書遵循少兒學習的特殊規律,營造適合兒童體驗式學習的開放式環境;精選音樂、數學、繪畫和游戲,與學生的學習、生活密切相關;利用可視化、積木式的Scratch 3.0編程軟件,讓孩子們自由地應用程序設計的思維和方法,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本書共24個課例,除前2課外,每個課例由“活動目標”“積木學習”“實例透析”“拓展應用”“記錄收獲”“效果評價”六個自主學習環節組成。
活動目標:清晰陳述“用什么積木完成什么任務”。
積木學習:有序解讀指令含義、操作方法及簡單應用。
實例透析:有序分解任務、利用簡圖理清思路、編寫代碼達成目標。
拓展應用:以“項目式學習的邏輯路徑”啟迪學生自主解決問題。
記錄收獲:記錄并歸納本次活動的收獲。
效果評價:多維度自我評價活動效果。
本書由武漢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人員主持與指導,課例由富有程序設計和創客活動教學經驗的一線骨干教師選材并撰寫。本書還得到了盛通股份全資子公司北京樂博樂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由于編者水平有限,讀者在使用本書過程中,若有問題或更好的建議,請發郵件至bijunzhi@phei.com.cn,還可通過使用說明中的微信與編者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