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本章核心考點試題

考點1 德爾菲法

例:某地區政府部門委托某工程咨詢公司對本地區的能源利用狀況進行市場調查。調查統計的該地區2013年能源消耗和產值情況見表2-1。

表2-1 2013年某地區能源消耗和產值統計

為了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該地區政府部門要求到2018年該地區能源消耗總量控制在700萬t標準煤以內,并據此制訂相應的5年規劃。

按照目前發展思路,初步規劃方案預計2018年該地區各類用戶的數量分別達到:居民家庭150萬戶,工業企業2.3萬戶,服務企業1.4萬戶,其他行業0.3萬戶,機關事業單位數量不變。

問題

1.若各用戶的年單位能源消耗量不變,用消費系數法預測2018年該地區各用戶能源需求量和地區總需求量,并判斷是否符合該地區能源消耗總量控制指標要求。

2.若采用德爾菲法對該地區能源消耗情況進行預測,寫出工程咨詢公司的工作程序。

3.按照地區政府部門對2018年能源消耗的控制要求,依據目前該地區能源消耗和產值狀況,量化分析該地區的產業能源消耗結構和產業產值貢獻比例,并分析兩者的關系。

4.通過上述分析,為合理降低該地區2018年能源消耗總量,闡述在規劃中應提出的建議措施。

(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綜合分析

本案例考查側重點是市場需求預測。主要考查了消費系數法、德爾菲法、能源消耗的擴展題。

本案例是考查市場需求預測與能源擴展題的綜合型案例。關于消費系數法和德爾菲法的考查,計算簡單,內容明確。能源擴展題目,在書中并沒有明確的答案,這就要依托于考生平時的知識儲備,還有就是考生運用相關概念性的知識進行實際問題的分析,考查考生對問題的綜合分析能力。

問題1:

【答案】計算各類用戶的消費系數:

居民家庭消費系數=100萬t標準煤/125萬戶=0.8萬t標準煤/萬戶

工業企業消費系數=500萬t標準煤/2萬戶=250萬t標準煤/萬戶

服務企業消費系數=30萬t標準煤/1.2萬戶=25萬t標準煤/萬戶

機關事業單位消費系數=2萬t標準煤/0.1萬戶=20萬t標準煤/萬戶

其他行業消費系數=8萬t標準煤/0.2萬戶=40萬t標準煤/萬戶

計算各類用戶2018年各用戶的能源需求量:

居民家庭能源需求量=150萬戶×0.8萬t標準煤/萬戶=120萬t標準煤

工業企業能源需求量=2.3萬戶×250萬t標準煤/萬戶=575萬t標準煤

服務企業能源需求量=1.4萬戶×25萬t標準煤/萬戶=35萬t標準煤

機關事業單位能源需求量=0.1萬戶×20萬t標準煤/萬戶=2萬t標準煤

其他行業能源需求量=0.3萬戶×40萬t標準煤/萬戶=12萬t標準煤

地區總需求量=(120+575+35+2+12)萬t標準煤=744萬t標準煤

因為744萬t標準煤>700萬t標準煤,所以不符合該地區2018年能源消耗總量控制指標要求。

【要點解析】本案例問題1考查了消費系數法。該考點在2014年進行了考查,考生要掌握其相關要點。消費系數法是對某種產品在各個行業的消費數量進行分析,在了解各個行業規劃產量的基礎上,匯總各個行業的需求量,從而得出該產品的總需求量。關于消費系數法的計算公式如下:

問題2:

【答案】若采用德爾菲法對該地區能源消耗情況進行預測,工程咨詢公司的工作程序為:

(1)建立預測工作組。

(2)選擇專家。

(3)設計調查表。

(4)組織調查實施。

(5)匯總處理調查結果。

【要點解析】本案例問題2考查了德爾菲法的基本步驟。本考點在2014年、2017年進行了考查,屬于重要考點,需要考生重點掌握。下面對德爾菲法的相關要點(表2-2)進行闡述。

表2-2 德爾菲法的相關要點

問題3:

【答案】(1)分析該地區的產業能源消耗結構:

居民家庭:100/640=15.63%

工業企業:500/640=78.13%

服務企業:30/640=4.69%

機關事業單位:2/640=0.31%

其他行業:8/640=1.25%

(2)分析該地區的產業產值貢獻比例:

居民家庭:0

工業企業:250/980=25.51%

服務企業:600/980=61.22%

機關事業單位:50/980=5.10%

其他行業:80/980=8.16%

(3)兩者的關系:工業企業能源消耗所占比例較大,為78.13%,但相應的產值貢獻率僅為25.51%,能耗產值貢獻差;服務企業所占比例最小,為4.69%,卻貢獻了61.22%的產值。故產業能源消耗結構和產業產值貢獻不成正比關系,產業能源消耗量大,產業產值貢獻量不一定大。

【要點解析】本案例問題3屬于能源消耗擴展性的知識點??忌綍r要多積累相關知識,對書中知識多多熟悉,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才會有所提高。

問題4:

【答案】在規劃中應提出的建議措施:提高工業企業能耗標準,降低單位產值排放;關停效率較低的高耗能企業;推廣先進的節能減排技術和設備,降低工業企業和居民家庭能耗;提高能源綜合利用水平,開發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大企業轉型,推進服務業發展。

【要點解析】本案例問題4屬于能源消耗擴展性的知識點。根據理論知識結合實際案例掌握相關內容。

考點2 利益相關者分析

例:某企業為所在地區國有大型制造企業。目前,該企業產品已定型,成本呈下降趨勢,利潤較高,市場需求逐漸滿足,所處行業增長速度減慢,競爭日趨激烈。該企業所在地區實施“退城入園”,企業必須對現有產品生產線進行搬遷改造。該企業搬遷改造項目選址涉及3個村莊1203戶5209人搬遷。企業在決策前委托咨詢公司進行可行性研究。因該項目選址涉及搬遷人口較多,咨詢公司在社會評價中進行了利益相關者分析。

問題

1.該企業產品處于產品生命周期哪個階段?企業結合本次搬遷采用差異化戰略,有哪些差異化戰略可以選擇?

2.在編寫生產工藝技術及設備方案時,應考慮哪些內容?

3.咨詢公司在社會評價時,應按哪些步驟進行利益相關者分析?

4.是否適宜采用PPP模式,說明適宜采用PPP模式項目特征。

綜合分析

本案例綜合考查了產品生命周期及戰略要求、工藝技術及設備方案、利益相關者分析的步驟、PPP模式的特征。案例分析考試并不局限于《現代咨詢方法與實務》這個科目的內容,還涉及其他科目的內容,因此考生要將重要知識點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并注意相關知識點的有機結合及運用。

問題1:

【答案】在題目背景資料中已經說明:該企業產品已定型,成本呈下降趨勢,利潤較高,市場需求逐漸滿足,所處行業增長速度減慢,競爭日趨激烈。因此,該產品處于產品生命周期的成熟期。

差異化戰略包括產品質量差異化戰略、銷售服務差異化戰略、產品性能差異化戰略、品牌差異化戰略等。

【要點解析】本案例問題1考查了產品生命周期及戰略需求。產品生命周期及戰略需求這個考點在2010年、2013年、2017年、2019年、2020年考試中進行了考查,考生要對該考點涉及的內容重點掌握、理解并記憶。一個產品的生命周期傳統上可分為四個階段: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判斷產品處于生命周期的哪個階段,主要的依據是產品在特性、生產和市場表現方面的不同特點。

問題2:

【答案】在編寫生產工藝技術方案時,生產工藝技術選擇應考慮的內容包括:

(1)先進性。

(2)適用性。

(3)安全性。

(4)可靠性。

(5)經濟合理性。

(6)符合清潔生產工藝要求。

在編寫技術設備方案時,設備選擇考慮的主要因素:

(1)滿足生產能力、生產工藝和產品技術標準要求。

(2)優先選用國產設備、實現長周期穩定運行、力求經濟合理。

(3)設備引進,研究工藝上可靠性、技術上先進性和穩定性、運輸可能性。

(4)不同設備的匹配性與相互適應性。

(5)安全、節能、環保。

(6)慎重選用二手設備。

(7)管理與操作的適應性。

(8)技術改造項目要對被改造或替換的關鍵設備的現狀、改造目的、改造原因進行說明。

【要點解析】本案例問題2考查了工藝技術及設備方案。工藝技術及設備方案屬于建設方案的主要研究內容,而建設方案的主要研究內容在歷年考試中均為案例考試的重點內容,考生要重點掌握。生產工藝技術方案編寫時,生產工藝技術選擇考慮的主要因素包括六項內容,即先進性、適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經濟合理性、符合清潔生產工藝要求。技術設備方案編寫時,設備選擇考慮的因素包括八項內容,考生在作答時,要盡量答對關鍵點。

問題3:

【答案】咨詢公司在社會評價時,應按下列步驟進行利益相關者分析:

(1)識別利益相關者。

(2)分析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構成。

(3)分析利益相關者的重要性和影響力。

(4)制訂主要利益相關者參與方案。

【要點解析】本案例問題3考查了利益相關者分析。利益相關者分析也屬于本章的重點內容,需要考生掌握的是概念、規劃咨詢領域利益相關者識別、規劃咨詢領域利益相關者類型劃分、利益相關者分析的步驟(2019年考試中進行了考查)。對利益相關者分析的相關要點進行小結:

(1)利益相關者就是任何可能影響組織目標實現的群體或個人,或者是在這一過程中受其影響的群體或個人【重點內容】。

(2)根據威勒的分類,規劃咨詢領域利益相關者主要涉及的類別包括規劃委托方、受影響的政府、受影響的企業與居民、規劃編制單位。

(3)根據影響力—利益矩陣(2020年考試中考查了矩陣繪制)可以將利益相關者分為:高影響力、高利益性的利益相關者(關鍵利益相關者);高影響力、低利益性的利益相關者;低影響力、高利益性的利益相關者;低影響力、低利益性的利益相關者。

(4)利益相關者分析步驟【重點內容】:識別利益相關者(項目利益相關者分為項目受益人、項目受害人、項目受影響人、其他利益相關者)→分析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構成→分析利益相關者的重要性和影響力(從權利和地位的擁有程度、組織機構的級別、對戰略資源的控制力、其他非正式的影響力、與其他利益相關者的權利關系、對項目取得成功的重要程度等方面分析)→制訂主要利益相關者參與方案。

問題4:

【答案】本項目適宜采用PPP模式。

PPP模式項目特征:主要適用于政府負有提供責任又適宜市場化運作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類項目。該企業搬遷改造項目涉及3個村莊1203戶5209人搬遷。本項目涉及片區及保障性安居工程,屬于政府負有提供責任又適宜市場化運作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類項目(商業、道路、公租房等可通過可行性缺口補助及使用者付費解決)。

【要點解析】本案例問題4考查了PPP模式。PPP模式含義和適用范圍需要考生掌握。根據關于開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指導意見,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是指政府為增強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提高供給效率,通過特許經營、購買服務、股權合作等方式,與社會資本建立的利益共享、風險分擔及長期合作關系。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不但可以用于新建項目,而且也可以在存量、在建項目中使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投資項目是特許經營類項目的一種,主要適用于政府負有提供責任又適宜市場化運作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類項目。

考點3 區位熵

例:為指導產業合理有序發展,推動區域產業優勢組合,A市委托某咨詢公司提供產業發展規劃咨詢服務。通過實地調查,咨詢公司了解到該市主要產業包括非金屬礦采選業、農副產品加工業、紡織業、木材加工業、金屬制品業和汽車制造業等,并測算了這些產業的區位熵,結果見表2-3。

表2-3 A市主要產業的區位熵

問題

1.除了“指導產業合理有序發展,推動區域產業優勢組合”的作用外,產業發展規劃還有哪些作用?

2.除實地調查外,規劃咨詢常用的調查方法還有哪些?

3.咨詢公司對A市產業分析的重點內容包括哪些?

4.根據區位熵計算結果,判定A市哪些產業具有比較優勢,哪些產業具有較高的工業水平,并說明理由。

5.區位熵方法有哪些局限性?

綜合分析

本案例知識點涉及《項目決策分析與評價》中產業發展規劃的作用、產業發展規劃報告編制,《現代咨詢方法與實務》中規劃咨詢常用的調查方法、區位熵的內容??梢钥闯霰绢}考查的綜合性較強,考生要注意相關知識點的有機結合及運用。

問題1:

【答案】產業發展規劃的作用還有:引導和約束投資方向、促進資源合理配置、優化完善產業結構、為專項規劃提供基礎和依據。

【要點解析】本案例問題1以補充類型的問答題型考查了產業發展規劃的作用。項目規劃包括產業發展規劃、企業發展規劃、園區發展規劃,簡要說明一下其他兩種發展規劃的作用:

(1)企業發展規劃:①對于制訂企業具體目標的指導作用;②對企業選擇投資方向、企業戰略制訂、企業資源優化配置、企業組織架構設計等都具有引導和約束作用。

(2)園區發展規劃:服務招商引資、落實資源條件、促進園區建設。

問題2:

【答案】規劃咨詢常用的調查方法還有:文獻方法、訪談方法、問卷方法。

【要點解析】本案例問題2考查了規劃咨詢常用的調查方法。規劃咨詢常用的調查方法,大致可分為文獻方法、訪談方法、實地調查方法和問卷方法四種類型。這里以補充類的題型考查了規劃咨詢常用的調查方法。本題考查難度較為簡單,考生只要記住了該知識點,補充剩余方法即可。

問題3:

【答案】咨詢公司對A市產業現狀分析的重點內容應包括外部環境分析、內部資源分析、產業政策分析、SWOT分析。

【要點解析】本案例問題3考查了產業現狀分析的內容。產業發展規劃報告編制要完成產業現狀分析、明確產業發展定位和目標、提出規劃實施方案這三個方面的工作。其中,產業現狀分析的內容包括外部環境分析、內部資源分析、產業政策分析(國家宏觀政策、行業發展政策、行業準入/規范條件、標準和規范)、SWOT分析。

問題4:

【答案】根據區位熵計算結果,A市中的紡織業、金屬制品業、汽車制造業的區位熵大于1,具有比較優勢。區位熵越大,專業化水平越高,所以紡織業、汽車制造業的專業化水平較高。

【要點解析】本案例問題4考查了區位熵值的判斷。區域產業集聚度和比較優勢產業可以采用區位熵來分析。當該值>1,可以認為該產業是區域的專業化部門;該值越大,專業化水平越高;該值≤1,則認為該產業是自給性部門。因此判定A市哪些產業具有比較優勢,哪些產業具有較高的工業水平,根據區位熵的值進行判斷。紡織業的區位熵為6.63,金屬制造業的區位熵為1.12,汽車制造業的區位熵為3.05,區位熵>1,可以認為這些產業是區域的專業化部門,紡織業、金屬制品業、汽車制造業的區位熵大于1,具有比較優勢。區位熵越大,專業化水平越高,所以紡織業、汽車制造業的專業化水平較高。

問題5:

【答案】區位熵方法的局限性包括:①區位熵是靜態分析,難以反映產業優勢的動態變化情況和產業之間的互動關聯;②區位熵方法基于每一個產業在國家和區域層面具有相同勞動生產率這一前提假設,但實際中各產業的勞動生產率肯定存在差別;③區位熵沒有考慮企業規模因素的影響。

【要點解析】本案例問題5以直接問答型題目考查了區位熵方法的局限性。本題考查難度較為簡單,考生只要記住了該知識點,即可答出本題。本題還可以這樣出題:區位熵方法有哪些優點?

考點4 城市首位度

例:西部某省為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擬在從具有相關產業均衡和配套條件的A市和B市中選擇一個區縣重點布局產業集聚發展區,并委托一咨詢公司開展相關研究。經過初步分析,咨詢公司從A市和B市各篩選出前兩位區縣G、H和K、M,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比選,為研究經濟發展的集聚程度,該咨詢公司擬從城市首位度分析這個維度開展研究,收集和整理相關信息見表2-4。

表2-4 2018年某省前六位城市的GDP及人口數據表

問題

1.計算A市的兩城市首位度指數和四城市首位度指數。

2.結合計算的首位度指數,分析該省的區域結構和城市集聚狀況。

3.基于區域協調發展要求,應選擇哪個市布局產業集聚發展區,說明理由。

綜合分析

本案例知識點涉及城市規模等級模型中的城市首位度的內容,考生要熟悉城市首位度的相關計算公式。

問題1:

【答案】(1)A市的兩城市首位度指數:

(2)A市的四城市首位度指數:

【要點解析】本案例問題1考查了兩城市首位度指數、四城市首位度指數的計算。我國人口統計不準確,大小城市間的人均GDP相差是較大的,因此,這里用GDP比用人口首位度來衡量城市首位度更符合實際。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問題2:

【答案】A市的兩城市首位度指數為6.215>2,四城市首位度指數為2.354>1,指數過大,表明城市區域結構可能過度集聚,大城市病突出,首位城市壓力明顯,對該省的經濟具有較強的引領作用。

【要點解析】本案例問題2考查了城市首位度分析。本題應結合問題1計算的兩城市首位度指數、四城市首位度指數的值進行分析判斷。當兩城市指數在2以上時,四城市指數、十一城市指數在1左右時,說明結構正常、集中適當;指數過大時,可能導致結構失衡和城市過度集聚,大城市病突出,首位城市壓力明顯;指數過小時,集聚效應不明顯,不能體現大城市的引領作用。

問題3:

【答案】基于區域協調發展要求,應選擇B市布局產業集聚發展區。

理由:因為A市城市區域結構過度集聚,大城市病突出,首位城市壓力明顯,反映出該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失衡,應注重其他城市的發展,基于區域協調發展要求,應選擇B市布局產業集聚發展區。

【要點解析】本案例問題3考查了城市首位度分析。本題結合問題2的答案進行分析判斷。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邵武市| 自贡市| 电白县| 华阴市| 江川县| 天峻县| 比如县| 习水县| 伊川县| 时尚| 昌江| 自治县| 乐安县| 巧家县| 元氏县| 嘉荫县| 天柱县| 淮安市| 龙门县| 额尔古纳市| 南投县| 青岛市| 顺平县| 金溪县| 博罗县| 尼玛县| 芒康县| 富蕴县| 陇南市| 盱眙县| 安福县| 德州市| 武陟县| 凤山县| 敦化市| 那曲县| 河池市| 五指山市| 靖西县| 清水县| 马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