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5章 賦詩

“據慕容公子說,此玉佩貌似普通,實則乃是以先秦傳說中的和氏璧所做。

這玉佩便如千里駿馬、懷才書生,若是在不懂行的人眼里,那就是百無一用,一文不值。

可若是在懂行的人眼中,便可謂價值連城,是無價之寶。”

屋里女子以她極柔美的聲音說道。

“和氏璧?”所有人都再次驚呼失聲。

連楊過也不例外,和氏璧實在是大名鼎鼎想不知道都難,什么挖出這玉璞的人為了證明這是美玉被砍斷了兩條腿、什么完璧歸趙的故事,乃至前世看過的許多有關傳國玉璽的橋段,都往往提及和氏璧。

所以,雖然屋里女子似乎在暗諷在場眾人不識貨,大家也顧不上了,只是將目光都投入到韋小寶手中那塊玉佩上。

這就是和氏璧?

可怎么看都像是普普通通幾文錢就能買到的破玉石啊?

眾人這才知道,為什么剛才艾粟要說韋小寶識貨。

單單和氏璧這三個字,報價再高也屬正常。

尤其考慮到其背后代表的“至尊”意味,往往以之為材料制成皇帝御璽。

哪怕有價無市,哪怕韋小寶只是拿來做隨身飾品,也絕對不能說虧。

畢竟這確實是無價之寶!

屋里女子還在繼續說道:“當日,慕容公子想讓奴家將此玉佩轉賣與他,出家三十萬兩銀子…

奴家當時不允,和他說道,‘公子若是不說破此物來歷,奴家還當是尋常之物,說不定哪天就隨手丟棄了。這東西,在公子這才值錢,就贈給公了。‘

但慕容公子聽我說不要錢,卻亦絕不肯平白收下這么貴重的東西。

奴家與他相互推讓,終究這玉佩也沒給成,還在手上,此事被奴家引為心結。

韋爵爺得了這玉佩,若是有意,可前往燕子塢去,說奴家改變主意愿意賣了也好,實話實說你是從奴家這買下的也好…

總之慕容公子見了這玉佩,自然會以三十萬兩銀子買下,韋爵爺眼光獨到,這是你應得的酬勞。”

聽到這里,外面鴉雀無聲。

有的人驚奇、有的人后悔、有的人深思。

驚奇的人是驚奇慕容公子和艾粟姑娘相互謙推,無價的和氏璧玉佩、幾十萬兩銀子,好似推讓一個饅頭。

后悔的人自然是后悔剛才為什么不咬牙出價將這玉璧買下,不為賺那幾萬兩的差價,只是顯得自己識貨,以及,如果可以因此結交上姑蘇慕容氏,那就真是莫大機緣了。

蘇州城里呼風喚雨的慕容家族,能讓星移斗轉的南慕容,是這些人想巴結都巴結不上的存在。

而深思的人是楊過,如前所述,他從來不是別人說什么就是什么的人。

屋里女子講的,的確沒有什么漏洞,并且她大部分地方應該沒有說謊。

畢竟,假如她在關鍵環節說謊,韋小寶真去蘇州找慕容家賣玉佩領錢,這個謊話很快就會被拆穿。

但是,屋里的艾粟,透露出了兩個信息:

這塊玉佩,是以和氏寶璧制成。

這塊玉佩,慕容家愿意花三十萬銀子買下。

這兩個重要的信息,傳到了所有在場的江南名士耳中,并且他們必定會將消息傳開。

所以,不管這玉佩來歷是怎么樣的,姑蘇慕容富有、豪氣的聲名是要傳開了。

要是玉佩真被慕容家買回,那么更是多了重諾二字。

江湖上的有識之士,想必都會對姑蘇慕容趨之若鶩吧。

更何況,到時候慕容家如若復個國稱個帝什么的,那傳國玉璽,便可說是用的大名鼎鼎的和氏璧。

慕容家這是要千金買馬骨,順便讓許多人知道了這馬骨是何等珍貴。

這么論起來的話,這三十萬兩銀子或許很值。

只是不知道江南第一美人在其中,是合謀還是被利用?

正如天下大大有名的韋爵爺韋小寶恰好拍下了這塊玉佩,無疑會讓慕容家花這三十萬兩,花的更加值。

當然,只是猜測。

這猜測不管對錯,與楊過毫無關系,所以他并不說破。

江湖如此之大,他不可能每件事都去印證對錯。

他只能在天地之間邁著微不足道的步法,追隨自己內心的感悟,盡力讓自己問心無愧,盡力讓自己日后無悔。

想遠了。

比起楊過來,韋小寶顯然要純粹的多,他總是笑嘻嘻的,此刻笑著說道:

“我沒錢花的時候,會把這塊玉佩賣了的。希望那時候慕容公子還愿意花這么多錢買。”

說完,他將這塊價值連城的玉佩,就這么隨意往懷里一放。

想了想,他又將玉佩拿出,遞給楊過,道:

“剛艾粟姑娘說,我們二人只能派一人來考較。

這快玉佩我是幫楊公子拍的,所以這輪考較算他贏了。

之后還有什么要比的,都由楊公子上場。”

眾人雖然都知道這錢定是韋小寶出,可他這么說,倒也辯駁不得,畢竟錢在他身上,他愛給誰就給誰,這也不算是壞了剛才定的提議。

易杏丫鬟點點頭,道:“這第一輪,是楊公子勝了。

不過,眾位英雄也不用著急,剛我就已經說明,我們小姐要見誰,其實和考較勝負沒有太大關系,只全憑她對你你們表現的認可。”

話雖如此,可這不是廢話嗎,女子都慕強,不想見勝出的,難道還想見敗者不成?

眾人都知道易杏此語只是安慰罷了,好讓大家不會氣餒,會繼續全力競爭。

但不管如何,來都來了。

到這個時候沒有人會真的放棄的,心里都難免想:

‘男女之事講究個眼緣感覺,萬一我雖然爭不過這些厲害人物,可偏偏這才女就對我青睞有加呢?

便是里面這位對我沒興趣,外面這兩位丫鬟可也長得不錯啊,在她們面前好好表現,說不定今日還是能抱美人在懷。’

就在這時候,易杏丫鬟開始說第二項考較的內容了。

“剛第一輪比賽,競買物品,和諸位雅士談錢,實在俗不可耐。

這第二輪嘛,卻是要考較各位的才情了。

以柱香功夫為限,請各位各賦詩一首。

也不限詩題、韻腳、格式,只是,雖在青樓之中,我們小姐卻說聽奢詞糜曲有些厭了。

諸位所作詩詞,若能仿李杜之風,彰顯恢弘大氣,那就極好了。”

聽到這個題目,楊過和韋小寶大眼瞪小眼,都耷拉下了臉。

他們兩個加起來,能原原本本背出來的詩篇都不到十首,其中九首半還得靠楊過貢獻。

韋小寶頂多會一句“涼風有興,秋月無邊”,還得是一位姓張的演員附體的情況下。

要他們作詩,那真是要了親命了。

當下兩個人各悄悄往后退了幾步,算是自覺放棄了此輪比拼。

那幾位江南名士都是文采風流的人物,輸了第一輪比賽后,本是被韋小寶的土豪氣息壓得有些抬不起頭來。

這會他們瞧見了楊過和韋小寶二人的沮喪模樣,頓時猜到了一二。韋小寶這一臉痞相,要說是個讀書人,那不如說母豬會上樹。

楊過看起來可能俊秀一些,可觀剛才談吐,也不像有什么才情。

這些人于是都神采飛揚,要在這一回合扳回一城。

一炷香的功夫很快過去了。

楊過和韋小寶哪里有什么作詩的舉動,打了一炷香時間的瞌睡。

差點就讓易杏丫鬟給他們開個房,讓他們先睡一會再說。

嗯,你們先比,我們兩個先睡一覺,第三輪如果不是考文化水平,再來叫我們。

但總算他們還要點臉,不好意思真的提出來。

所以只能靜靜聽其他人裝逼。

這時候幾人已作詩成,正爭先恐后說著自己所作詩句。

多以杭州西湖美景為引,輔以詠嘆江南第一美人之迷人風姿,或是干脆以景比人,以人襯景。

春水、碧天、夏日、銀濤、玉山、柳梢、畫船、蛾眉、皓腕、素手等等意向層出不窮。

聽雨、溫酒、煎茶、倚樓、采蓮、夢斷、淚落、夜泊、惜別、夜話等等情境恰到好處。

這些字楊過都認識,聽在耳中也都能懂其中意思。

可偏偏旁邊這些才子們把這些意向情境排列組合湊在一起,他就只能在旁邊喊聲妙了。

為什么每個普普通通的常用字按照特定順序共存于一首詩里,就能產生如此巧妙的化學反應?

這不是文學,這是玄學。

但不管是什么學,楊過和韋小寶只能在旁邊打著一個個呵欠,看著其他人展現他們的文學造詣。

沒文化就是這個樣子的了。

韋小寶時不時也打個哈哈,說道:“趕明兒我也開始學寫字,以后考個狀元玩玩。”

這話楊過當然一個字都不信,因為韋小寶說完這句話后,就用手指摳了摳鼻孔,然后放在嘴巴里嘗了嘗甜咸。

如果他是狀元,應該是華夏歷史上最不講衛生的狀元吧。

雖然善于捕捉微表情的易杏丫鬟也看出了這兩位公子在消極怠工,但處于起碼的禮貌,或者說流程還是要走的,所以她還是看向了二人。

準確來說,她是看著楊過,因為韋小寶剛明確指出,這次考較,是由楊過全權代表。

所以,這時候,出丑的便只能是楊公子了。

“楊公子,其余人都已經賦完詩句了,當真都高明得很,篇篇是佳作。

不知您有沒有想好您要作的詩句呢?”

易杏丫鬟問道。

其余人也紛紛說道:“楊公子一表人才,又出生名門,應當是才情橫溢。”

“當年王子安在洪都作‘滕王閣序’時,和楊公子你年紀相若,說不定哪,楊公子今日在醉仙樓所作詩句,亦能名存后世。”

“楊公子,我們已經等不及要見你的佳作了。”

這些人表情真摯、語調誠懇,可心里自然都存著些看笑話的心思。

即俗稱的捧殺。

楊過當然懂他們這些小心思,但這種時候,難道還能拔劍將他們舌頭都割了不成?

這種社交場合的斗爭,可不比江湖上的生死搏斗輕松哪!

剛才韋小寶摳鼻子的時候,楊過其實也在心里想過,作為穿越者,多了幾百年的記憶,不妨抄首詩出來?

可問題是,他前世沒背過幾首詩,背了的也忘得差不多了。

勉強記住的幾首,多半偏偏就是“李杜詩篇”!

這和誰說理去?

這世界雖然和原歷史不一樣,可聽易杏丫鬟的意思,李白杜甫兩位大詩人還是有的。

她剛更強調,最好能仿效李杜風格來作詩。

要是楊過背一首詩仙、詩圣的詩出來,還不得在場諸位行家笑掉大牙?

這已經不是獻丑的問題了,這是徹底社會性死亡。

以后哪怕成了一代大俠,說不定大家茶余飯后都要拿出來嘲諷取笑。

但楊過聽見旁邊人拱火,心中有氣,不肯吃癟,在腦海里絞盡腦汁,想要搜刮出一首合適的、可以抄、而旁人又絕對發現不了的詩來。

“李杜詩篇”?

楊過腦海里一閃,想起以前學過一首詩,于是順口背了出來。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旁邊韋小寶沒想到楊少俠真出口成章,吟誦出一首詩來。

他也聽不出好賴,但既然是伙伴所作,定要捧場:“好好好!”

至于好在哪里,他當然全然不知了。

“李杜詩篇萬口傳...”

在場的都是懂行的人,聽楊過念出這首詩,都不由得在口邊再次重復出來。

“妙!”

一個聲音傳出來,又是屋里的那位江南第一美人艾粟。

“楊公子,今日不限詩題,卻讓諸位仿效李杜,本是讓各位不拘泥陳腔濫調,作出些有新意的詩句來。

其余諸位所作的詩篇自然是新意十足,頗有李杜風韻的。

可楊公子這一首,卻是顛覆了過往認知,甚至超脫了今日考較的題目,是別出心裁的‘切題’。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妙,實在是妙!”

這美人本來甚是矜持,一向的言語里都是委婉意味較多。

此時卻不吝惜夸贊之詞,而且她夸其他人,聽起來都是客套之詞,夸楊過的這幾個妙字,卻飽含情感,任誰都能聽出來她對楊過的詩、乃至對楊過都是真心欽慕。

其余眾人在文采這一塊本都甚自負。

有道是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每個作者都會覺得自己寫的東西天下無敵。

楊過后世有一位臭寫網文的寫手,就每每看著自己寫的東西自我陶醉,絲毫不知道自己寫的有多爛。

這些人剛才作出詩篇時,也都覺得,他們所作的,必能贏得這一輪的考較。

可聽了楊過所作,他們也不得不承認:妙不可言。

“楊公子此篇當真了得,可曾想好詩名否?”

‘小君子劍’溫潤玉此時問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潜江市| 井冈山市| 文成县| 桂平市| 洪泽县| 腾冲县| 黎城县| 东明县| 石家庄市| 武安市| 蕲春县| 淮安市| 台湾省| 五台县| 铜山县| 巴东县| 大埔区| 大港区| 方正县| 宁明县| 信阳市| 承德市| 巴里| 夏津县| 玉环县| 绍兴县| 洛阳市| 永和县| 安阳县| 凤城市| 阿拉善右旗| 神农架林区| 汝城县| 鲜城| 五原县| 拜城县| 六安市| 临夏县| 阆中市| 南华县| 临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