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大臣們,馮源開始思考?中國為什么沒有產生工業化呢?其實中國的優勢很明顯,但到后期卻成了制約工業發展的瓶頸。因為古代中國實在是太發達了,只有沒有戰爭隨便種點田就能活下去。根本沒必要冒著生命危險出海和風浪搏斗,搏富貴所以沒必要研究什么。
還有中國的土地又能養特別多的人口,搞工程和基建的時候,用人口基數來湊,一抓壯丁一大把,干嘛要費勁心思鉆研科技呢?無業游民歷來都是不穩定因素,碰到災年搞個大工程,把人一招,這個人乖乖干活,自然也沒有造反的必要,畢竟有飯吃誰愿意干那掉腦袋的活。明朝怎么亡的?還不就是當年的下崗潮辭工潮鬧的?
所以中國王朝一直在歷史規律中轉圈。
歐洲就不一樣了,歐洲各國的農業都不太行,養活不了太多人口沒飯吃的人怎么辦?海貿唄!干活人不夠咋辦?研究機器替代人唄!于是歐洲逐漸走上了不一樣的道路。尤其是英國,資本家開始搞圈地運動,擴大羊毛產量和降低人工成本,他們還改進了技術,提升了效率,工業革命逐漸啟動。所以說,中國沒有發展出工業革命是常態,歐洲發展出工業革命才是必然。地理優勢讓中國輝煌數千年,一直站在世界的最中心,但這種優勢在特定條件下卻變成劣勢。沒有大農業的歐洲不得已到海外求生存,一不小心就玩出了工業革命,順便統治世界幾百年。時期就是這么簡單,四個字:安于現狀!
誰都懶,懶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那么怎么讓這個時代的大明變強就是馮源要做的事。
“遇恩啊!”
“奴婢在!”
“咱們這宮中有多少太監啊?”
“據奴婢所知大約700有余……”
“宮女呢?”
“也是七八百有余……”
“噢,叫敬事房以后別干這事了,都是頂天立地的大明男兒隔了多可惜!”
“這……宮中這多太監實是為了伺候陛下啊!況且民間多有自行閹割以圖進宮的。”
“朕不喜歡別人伺候,三五人即可,要實在想進宮讓他們去當朕的新軍。噢對了,朕畫了幾張圖章,你交給制造局的人,讓他們給我弄出來,然后還得去趟兵仗局。”
“好嘞,奴婢吩咐下去便是。”
……
“陛下駕到~”
“臣等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吧,你們看看這個,能造出來嗎?”
領頭一人接過馮源草草畫的蒸汽機仔細研究起來。
那人思慮良久,眉毛幾乎擰成了一團最終還是尷尬的捋了捋胡子:
“陛下,此為何物啊?”
“此物喚作蒸汽機,因為朕偶然看到壺中水開了,冒出的熱氣把壺蓋頂起,所以朕就思考,如果造一個大的容器鏈接輪子里邊裝滿水,把這個容器燒熱點話是不是就會帶動輪子旋轉?”
“咦?”領頭一人恍然頓悟。
“這樣也不是不可以,臣怎么沒想到呢?”看到那人恍然大悟的模樣馮源心道:成了。
“怎么樣能不能做?”
“請陛下給臣三天時間,臣現在觀陛下所畫之圖甚是巧妙,似藏了千般機巧在內,陛下所思臣等不及!”
“哈哈,朕也是靈光一現,既然可行的話就做好了和朕說吧!”
“恭送陛下!”
……
“誒,老張,你來瞧瞧這圖,你看這輪子能用水汽帶動,這個放馬車上豈不是要比普通馬車快上十倍?”
“老李,你在瞧這!這畫的才是精妙所在,嘖嘖嘖,陛下真乃神童啊!”
“哎呀呀,老張別廢話了,干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