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最愜意的生活,莫過于閑暇之余品一口香茗,繼續我們的探秘和發現之旅——
文明探源之旅,千年傳國古槐樹之66
前段時間宮廷劇熱播的時候,我們家里甭提多熱鬧了,妻子一會在家里演起了“母后”,一會又演起了“本宮”:“請叫我母后……”,兩個女兒也都學著劇情演起了“公主”,蘭花指一招:“本宮不答應”。
但因為我不喜歡那些千篇一律的宮廷內斗劇情,所以她們一看劇我就在一旁說道幾句,結果時間久了我竟然成了這個家里的“公敵”,只要我一出現,別人準沒好氣,還沒待我張口呢,就齊聲指頭戳著頭皮嗆我:“你閉嘴!你閉嘴!你閉嘴!”。
當然,我也有為此感到壓抑的時候,難免有時會慫出一些不快的話來,為此我們兩個經常拌嘴,但每一次都是以我徹底認錯和悔過而告終,有一次我甚至被逼寫下了“檢討書”。
這以后,我就長心眼了,既然越反駁越“沒理”越挨嗆,我也就習慣著沉默了起來,叫我一聲,就答應一聲,不叫咱時,“咱也不敢問,咱也不敢說”。
無論在什么情況下,但凡叫我時,我必須及時答應,答應慢了,輕則揪耳朵,重則挨耳光。有一次我正吃飯呢,有一個人喊我時,飯正好在喉嚨眼里,所以答應得慢了一點,結果被揪著耳朵轉了好幾圈,然后順勢一個側蹬腿,差點把我摔了個狗搶屎,這下可把我打惱了:“以后別叫我甘霖了,叫我答應吧,答應地位最低……”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因為稍有反駁,不,有時就算正常的對話,也會引來一頓猛批,所以叫答應也是恰如其分的,可后來才知道,原來“答應”不是地位最低的,“答應”下面還有地位更低的“常在”,但名字起好了,也不好隨便更改,所以答應后面括弧里有個甘霖這個網名就一直叫到了現在。
道德經有云:名可名,非常名:無,天地之始;有,萬物之母。有時想想叫什么真的無所謂,人都是有改性的,重名的多的是,但命運卻是千差萬別的。所以暫且給自己起一個答應的名字,以便時刻警醒自己應該“訥于言而敏于行”。
老子說:大巧若拙,大辯若納。史上最能言善辯的公孫龍子作為平原君的門客,曾用“白馬非馬”的堅白論使人百口莫辯,后齊國的鄒衍出使趙國,趙國的平原君說起了堅白論,鄒衍反駁說:“煩文以相假,飾詞以相惇,巧譬以相移,有害于大道。”,從此公孫龍受到冷落。
嘴巴有時候能成事,也能壞事。所以,無法用嘴解決的問題,可以用腳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