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7章 (65)車窗外的那片麥田

  • 千年傳國古槐樹
  • 澀味111
  • 3313字
  • 2021-07-15 06:39:22

炎炎夏日,最愜意的生活,莫過于閑暇之余品一口香茗,繼續我們的探秘和發現之旅——

文明探源之旅,千年傳國古槐樹之65

車窗外的那片麥田

農歷五月的北方,已是酷暑難耐的時節,乍一出來,毒辣辣的太陽耀得人睜不開眼睛,皮膚也有種被燒灼的感覺。

站在馬路邊等車的空檔,我在想,這樣的天氣,如果爺爺還在的話,他準能樂的臉上笑開了花,因為他說過,越是炎熱,越是熟麥子的好天氣,每到麥熟時節,他都這樣徘徊在在麥田邊的太陽地里擦著手急切地盼望著,等待著開鐮割麥的那一刻。

坐上開往臨沂的長途客車,沿途的村莊、樹木像熒屏里閃過的鏡頭,一幕幕被疾馳而過的客車拋在身后,突然間,一片再熟悉不過的場景出現在了眼前——那是一片泛黃待收的麥田,有一位老人正站在那里默默觀望。

倘若在以前,人們早就在田里割麥了,而今天卻少了那種麥田里人頭攢動的熱鬧場景,這是因為自從有了聯合收割機,再也不用擔心麥子“焦頭”了。

也許是因為觸景生情吧,透過這片似曾相識的麥田,從前那些與麥收有關的記憶,又斷斷續續浮現在眼前——

一、拔青頭

就是為摁場做準備,在地頭上將還沒完全成熟的小麥連根拔出,整出一小塊空地來。

二、摁場

在拔完青頭的地里撒上一層麥糠,潑上水,然后用礪珠反復碾壓,最后就成了一塊光滑平整的地面,可供在上面打場曬糧。

三、打場

從前沒有脫粒機,收獲谷物需要用木棍捶打,捶打谷物的場所,就叫“場”,“場”字沂水口音念二聲,這一過程叫“打場”。

四、割麥

如果趕上好年頭,麥子豐收在望,在意的人家就會在家中擺下宴席敬天、敬地、放鞭炮慶祝。

割麥的用具是兩道彎的彎把子鐮刀,這是專門根據割麥時的用力和受力特點設計的,有句諺語是這樣形容的,鐮把倒攜橛——結實得很,常用以比喻婚姻牢固不可拆散。

五、打月子

割一縷麥子,把麥穗頭朝下整齊,然后一分為二,再將這兩小縷麥秸接起來,叫“打月子”,這是在為捆麥個子做準備。

六、捆麥個子

將割好的麥子用“月子”攬起來,單膝壓在上面,配合兩手一用力,月子的兩頭便擰在了一起,再一個反握,麥個子就捆好了,熟練的人,捆麥個子的動作像條活龍,旁人還沒看明白怎么回事呢,人家就已經捆好了,捆麥個子是為了方便搬運和晾曬。

七、打場

打場是一件比較枯味的事,就是把麥穗整成一個大圓圈,然后拉著礪珠一圈又一圈的反復碾壓,比較富裕的人家,就把礪珠裹子套在驢馬牛等牲口的脖子上拉,為了防止牲口偷懶或偷吃糧食,就用一個竹子編的籠口把牲口的嘴罩住。

八、曬糧、交公糧(略)

九、麥秧垛

打完麥子,需要先把麥秧(壓扁了的麥秸)用木叉和摟場筢子摟出來,垛成一個團垛,通俗的說法叫麥秧垛。

垛麥秧垛也是個技術活,需要先打好垛低,特別是最外層的一圈,都是老把式拿著摟場筢子親力所為,這一層層的麥秧是向心型排列的,這樣垛起來就不容易散。

麥央垛越垛越高,最后像一個上粗下細的一頂王冠立在那里,這樣垛的目的是不讓雨水淋爛麥秧,垛頂上再撒上麥糠,麥糠這東西很奇怪的,盡管有很多空隙,但即使下再大的雨,都不會往下滲水。

麥收過后,麥秧垛便成了村子里的一道亮麗風景,通常,通過查看麥秧垛是否“高大上”,就能大體了解這戶人家的日子過的咋樣。

麥秧是烙煎餅的最佳柴禾,三條腿的鏊子在廓落里支起來,將一把麥秧點燃,把鏊子燒熱,煎餅糊子可稀可稠,稀的用煎餅筢子轉圈在熱鏊子上攤開,烙出來叫“攤煎餅”;稠的用兩只手弄一塊甩在熱鏊子上轉圈快速滾動,烙出來叫“滾煎餅”。

烙煎餅的人頭上系個方巾,一邊烙,又要一邊燒火掏灰,初學的人根本就忙活不過來。

因為天天吃煎餅,天天跟麥秧垛打交道,所以麥秧垛最后成了村人傳說中的“垛垛仙”,關于“垛垛仙”的故事和傳說,有些上了歲數的老人,三天三夜都講不完的。

盛麥秧的家什叫“花簍子”,烙煎餅之前,得先去麥秧垛上撕下一花簍子麥秧。時間久了,麥秧垛就會被撕出一個大窟窿,因此,麥央垛就成了孩子們冬天“藏貓”的好去處,藏貓,跟貓捉老鼠的游戲差不多,一個人找個地藏起來,另一個人去找。

麥秧垛是雞鴨鵝下蛋蛋的好去處,當然,它也是醉酒的人和流浪漢過夜的好去處。記憶中,大街上的流浪漢披頭散發,頭發上沾著麥草,只是近些年國家富強了,流浪漢都被收留不見了。

麥秧垛有時還是“藏寶地”,相傳早先年村子里“過劉黑七”時候,舅姥爺的父親歲數大了沒能跟著家人一起出逃,就待在家里看著院子。

等劉黑七的隊伍過去以后,村里的人也都陸陸續續趕回家中,舅姥爺回家一看,老父親安然無恙,只是床上的被子少了一床,反正人沒事就好,舅姥爺一邊收拾被土匪翻動得凌亂不堪的家室,一邊喃喃自語。

又過了很長時間之后,舅奶奶拿著花簍子去麥秧垛上撕柴禾,準備烙煎餅。沒想到一下撕出一床被子來,舅奶奶細細一看,咿呀,這不正是咱家丟了的那床被子嗎?

原來,舅姥爺的父親雖然有點糊涂了,但過隊伍時候算是急中生智,他抱起一床被子藏在了麥秧垛里,但過后這事怎么也想不起來了。

十、揚場

揚場,也叫揚麥,就是把麥粒從麥糠里揚出來。微風起時,夾雜在麥糠中的麥粒,隨木鍬的起落而均勻地抖散在風中,麥糠隨風而去,留下麥粒迎風撒落。

麥糠可是有大用處的,可以拿來和泥摸墻,好處是不裂縫,也可以做屋粑,還可以撒在垛上防水。

十一、梳麥秸.押麥穗

梳麥秸就是把麥秸上的葉子用一把鐵梳子梳下來,押麥穗就是把鐮刀上壓上塊大石頭,然后把麥穗割下來。記憶中,奶奶梳麥秸的時候,總有一群小雞跟在一旁捉蟲子吃。

梳理掉葉子的麥秸,可以做出很多好看的工藝品,可以做盛煎餅和饅頭的聚籠,爺爺還曾用它折出一個精美逼真的蝎子來,除了這些小用處,它還是過去蓋房子最主要的材料之一。

過去為了省錢,窮人家蓋房子大多都用這個做屋頂,用它扇的房頂防雨效果也很好,也很好看,可惜用不長久,過幾年就會發黑爛掉了,扇屋用的木板叫梯板(記不很清了,大概就是這個叫法),可以將麥秸拍得很整齊。

沉寢在回憶中的我,突然感到車子頓了一下,車上的人都不見了,原來,我人已經到站了,心還遺留在那片麥田里。

見面后,你問起了家里的麥子,又問起來咱的老母親,幸好我來時拍下了照片,地里的,家里的都有,病房里不讓帶手機,其實這也是好事,那位大夫說的太對了,“利用這段時間,好讓自己沉淀一下……”。

什么事都浮躁不得,如何在紛亂中靜下心來干事兒,又如何在困苦中堅持下來不忘初心呢?從前的事你應該記得的,你無數次奔走在BJ上海深圳等大都市里,最后又得到了什么呢?最后還不是兩手空空而歸?這難道不該從中吸取教訓嗎?

飯是需要一口口慢慢咀嚼的,這樣才會把它吸收轉化為身體里必須的營養物質,當然,這樣簡單的道理傻子都明白,但為什么還是有很多的人在做事之前沒把心態調好呢?其實做事和吃飯是一個道理,只要從小處著手,找準問題的所在,先把當下的和最迫切的問題解決好,剩下的難題,可以旁擊側敲,可以等待時機的到來,可以暫緩求變,這樣以來,讓思緒變得條理分明,行動起來果斷利索,相信再難的事情都可以迎刃而解,做得水到渠成般順順當當。

所以我還是固執地以為,你目前最需要做的,是不時用心感觸一下腳下的地,讓自己站得更穩,讓希望和融洽成為你生活的日常。

當然,出院后的種種抱負和人生理想,也可以作為望梅止渴的減壓劑,再就是想法讓自己的心沉下來,心情好起來,我非常理解你現在的境遇和擔憂,就像你說的,會不會一輩子都被關在這里沒有自由?

對于這個問題,該如何回答才好呢?當時我雖然表示絕對不會的,顯然,我的回答沒有為你解除憂愁。

跟大夫聊起來的時候,其實有好多高智商的人,包括一些高學歷的人也會遇到這種情況,而且反反復復出入你所待的地方,有些還一次更比一次嚴重,所以,這是一個嚴肅的話題,從這方面看,大夫說得對,你呆在這里養病,就算是為國家做貢獻了。

就算有一天你出來了,你的脫節和別人的異樣眼神甚至非議,你能夠扛得住嗎?如果扛不住,那該怎么辦?如果出來后沒有你所想象的那樣,工作難找或不稱心又該怎么辦?是不是這樣也會增添不少憂愁?

這確實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你的病,有時像是一張窗紙,一點就破,有時卻也像一個迷宮,費盡周折和努力,卻很難找到通向光明的出口。

回來的路上,我又多看了一眼車窗外的那片泛黃待收的麥田,但一轉眼功夫就過去了,消失了~想當初我們在麥田里捉“瞎眼闖子”的幸福時光也一去不復返了——期待下次與你相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洋县| 北安市| 霸州市| 锡林浩特市| 广西| 浦城县| 邛崃市| 昂仁县| 苍南县| 罗田县| 东阿县| 宁明县| 乌苏市| 延寿县| 晋江市| 文水县| 怀来县| 河北省| 阿拉善盟| 进贤县| 溧阳市| 齐齐哈尔市| 武陟县| 苍梧县| 东至县| 扎赉特旗| 延川县| 佛冈县| 广宗县| 武定县| 余干县| 铜山县| 巧家县| 扬州市| 津市市| 石城县| 兴业县| 比如县| 木兰县| 来宾市| 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