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店群
- 重生:創業時代
- 螞蟻往上爬
- 2093字
- 2021-06-30 20:00:00
此后的幾天,李大勇在徐雁的嚴密監視下,開始了艱難的戒酒歷程。
一開始,李大勇還不愿意配合,戒酒后的他顯得很是煩躁,脾氣也很差,動不動就跟徐雁吵架,鬧的家里天翻地覆,有一次還把樓上樓下的鄰居給招來了,鄰居們聽說了緣由,很明智的選擇跟徐雁站在了一起,于是乎,于是乎,李大勇遭遇到了十幾張嘴的聯合進攻,結果不出所料,他很快就招架不住了,最終選擇了投降。
自此之后,李大勇變得老實了許多,不再跟徐雁發生爭執,又過了幾天,李大勇似乎是認命了,開始主動的配合戒酒。
父親的這番變化,也讓李川心里的一塊石頭落了地。
沒有了后顧之憂,他就可以安心的開展自己的創業計劃了。
經過幾天時間的思考,李川心中已經有了一個明確的方向——淘寶店群。
淘寶店群,顧名思義,就是很多家淘寶店。
新手做電商,剛開始一般都是“無貨源”模式。
所謂的“無貨源”,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無貨源,只是不需要囤貨,也不需要發貨。
貨源是肯定需要的,而且非常重要,拿貨方式一般分兩種:
一是直接從廠家拿貨。
在后世,大多數廠家都支持“一件代發”。新人們只需要挑選好商品,在自家店鋪上架,如果有訂單,就直接交給廠家,然后由廠家進行發貨,他們在中間賺個差價。
二是從其他電商平臺拿貨。
這種方式,主要是利用“不同電商平臺之間的價格信息差”來賺錢。
例如,A平臺上有一件商品,價格比較便宜,我可以將這件商品上傳到B平臺上,價格貴上那么幾塊錢。一旦有客戶下訂單,我就從A平臺購買一件該商品,不費時不費力,只需要修改一下收件人信息就可以了。
這兩種都是“無貨源”,“無貨源”最大的好處是投資小、風險低,但與此同時也面臨著一個問題,那就是利潤低。
由于不掌握生產,所以利潤空間比較小,即便是直接從廠家拿貨,但如果出貨量不大,也很難爭取到低價。很多店鋪賣出去一件商品,也就能賺幾塊錢、甚至幾毛錢,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
因此,許多人做電商的時間長了,慢慢也都開始了囤貨之路。
囤貨就是一次性購買大量商品,因為數量足夠多,他們就可以從廠家那里拿到一個比較低的價格,這樣就擴大了利潤空間,但這種做法,往往伴隨著更多的投資和更大的風險。
也有人另辟蹊徑,做起了店群。
一個店利潤低,那十個店呢?一百個店呢?
一個店,一個月只能掙一千塊錢,十個店就是一萬,一百個店就是十萬!
利潤不夠、數量來湊,這就是店群的核心思想。
當然,這些都是后世才有的概念。
“店群”這個名詞,直到2013年才流行起來,然后過了沒幾年,這個模式就被玩爛了……
李川決定做淘寶店群,是經過許多思考的。
現在做,有三大優勢。
一,淘寶已經成為了亞洲最大的電子商務平臺,并且以后會發展的越來越好,不用擔心客流量。
二,店群的概念現在還很模糊,或許已經有人在玩了,但規模不會太大,所以不用擔心競爭方面的問題。
三,淘寶目前還處于野蠻發展期,關于店鋪的審核制度不夠完善,雖然規定了一個人只能開一家店鋪,但是受限于時代,注冊店鋪并不需要身份證照片,只需要姓名和身份證號就可以,這類信息可以很輕松的在網上找到。
當然,壞處也有。
最大的壞處,就是目前所有的廠家都不支持“一件代發”,因為他們還沒有這種概念。
如果他想要從廠家直接拿貨,就需要一家一家的談,然而他要做的店群規模很大,可能會涉及到幾萬件商品,如果一家一家的談,累死他也完不成。
鑒于此,李川索性放棄了從廠家拿貨的想法,轉而尋求第二種方式——從其他電商平臺拿貨。
這種方式操作起來更加容易,也更加靈活,只是在利潤會比直接從廠家拿貨要低一些,畢竟多了一層中間商。不過也無所謂,店群本身就是靠數量取勝的,利潤不夠高,多開幾家店就是了。
想通了這些,李川開始正式著手。
首先,他需要一個軟件。
按照他的估計,他的店群規模,在后期可能會涉及到幾百家店鋪、幾萬件商品,如果全都由他手動操作,工作量實在是太大了。
因此,他需要一個幫他注冊店鋪、上架商品、并對所有的店鋪和商品進行統一管理的軟件。
這類軟件在后世是可以找人買的,一個大概幾千塊錢,但目前市面上還沒有出現,所以他只能自己寫。
李川前世學的就是計算機,雖然算不上技術大牛,但寫這樣一個技術含量不是很高的軟件,還是沒問題的。
電腦,他自己就有。
聯想E系列,雙核高配,兩年前買的時候花了六千多,年初的時候又換上了十分高端的液晶顯示屏,前前后后花費了近八千塊。
李川打開電腦,新建了一個word文檔,開始記錄軟件所需要的功能。
經過一番思索,他一共列出了八項功能,其中并不包括客服。
淘寶店自然是需要客服的,而如果是幾百家店鋪,就需要將所有店鋪的客服連接到一個或者幾個客服賬號上,進行統一管理。
這個功能很簡單,但李川壓根就不想搞。
開玩笑,幾百家店鋪、幾萬件商品,需要的客服量是十分驚人的,他一個人怎么做的過來。
他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只歡迎那些啥都不問就下單的用戶,至于沒有客服可能會引發一些售后問題、導致差評什么的,他也不在乎。
店鋪的差評率高了,直接關掉再開一家就好了。
當然,他也不會永遠摒棄客服。
李川的想法是先野蠻發展一段時間,等后期業務成熟了,他會考慮組建一家電商公司,并在內部成立專門的客服部門,到時候再將客服功能添加進去,將具體的工作移交給那些客服小妹妹們。
說白了,他就是懶,就是不想自己搞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