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男人的心頭愛

  • 貞觀隱王
  • 陌流觴
  • 3573字
  • 2021-07-04 19:00:00

“客官,吃點什么?”

李進寶問話的同時,上下打量著年輕人,年輕人穿著打扮與自家少爺差不多,看起來有些放浪形骸,唯一不同的是年輕人不如自家少爺樸素,衣服料子是細綿綢,布料中的上等貨,想來也是不差錢的主。

如今的布料大致分為四等,最次的是生絹,質地極差,穿在身上冬冷夏熱;稍微好一點是火麻布和粗棉布,是大唐的主流布料;再好一些的便是年輕人身上的細綿綢,是勛貴、世家子弟,以及大商人的最愛;最好的自然是李寬曾經穿過的紫熟綿綾,便是在這世界經濟的中心,也很難碰上一位以紫熟綿綾裁制私服的人。

年輕槍客穿得是不錯,可囊中羞澀,只是平日里大手大腳的花銷慣了,這會兒便是囊中羞澀,一時間也難改舊習,回答的自然而然,“好吃好喝的給某都端上來,店里最好的酒,先上兩斤,不夠再要。”

“這······”李進寶有些猶豫,店里最好的酒,那是少爺弄出來的蒸餾酒,兩斤蒸餾酒,估計能把年輕人醉死。

“怎得,怕我不給錢?”年輕人沖他怒目而視,可怎么看都有點色厲內荏的意味。

就在李進寶準備給年輕槍客解釋之際,身后傳來了李寬的話音:“無妨,按照客官的吩咐上酒菜。”

既然李寬都開口了,李進寶便點了點頭,對那年輕槍客道:“那客客稍等,小的這就去準備酒菜。”

“菜不急,先把酒端上來。”在店外便聞到了酒香,進店后酒香更是直往口鼻中鉆,年輕槍客早就感到口干舌燥,喉嚨里仿佛有蟲聳動,此時哪里還等得及飯菜上桌。

不用李進寶動手,柜臺后的張禮便抱起了昨日喝過一些的小酒壇走了出來。

年輕槍客是好酒之人,聞到酒香便已是急不可耐,一把搶過張禮手中的酒壇,扯開酒壇封泥,抱起酒壇便往嘴里灌。

在唐詩中多出現“燒酒”一詞,但詩中“燒酒”是指顏色發紅的酒,可不是蒸餾酒。

唐朝作為中國古代最為輝煌璀璨的朝代之一,釀酒技術日臻成熟,名酒種類繁多,但初唐仍然擅長釀造傳統的糧食酒,如南方的清酒、北方的糧食酒,上到皇室貴族、達官貴人,下至黎民百姓,主要喝的是葡萄酒,還有發酵后只壓榨不蒸餾的清酒。

唐朝酒名甚多,滎陽有土窟春,富平有石凍春,劍南有燒春,郢州有富水酒,烏程有若下酒,嶺南有靈溪酒,宜城有九醞酒,長安有西市腔酒,還有從波斯進口的三勒漿、從大食進口的馬朗酒,等等。

非常流行的酒自然非葡萄酒、三勒漿酒莫屬,但凡高檔的宴席,總少不了它們的身影,可即便是三勒漿,度數也不高,最高也不會超過二十度,畢竟酵母菌在高酒精環境下無法生存,再牛的釀酒大師也釀不出高度酒來。

現在這個時代的酒,多是發酵后直接過濾飲用,按沈括在《夢溪筆談》里記載的幾種唐酒造法,成品酒的酒精含量當在3%到15%之間,近似后世的熟啤、干啤或者加飯酒。

李白說“斗酒十千恣歡謔”、“會須一飲三百杯”,聽起來酒量大的嚇死個人,實際上真的很一般,拋開一喝六十斤的猛人焦遂不談,像李白、李群玉、王源中等人的酒量,放在后世,可以找到一大批酒鬼跟他們一對一單挑,甚至能把他們喝到胃穿孔。

年輕槍客是好酒之人不假,或許在這個時代也算是酒量過人了,但是他現在喝的可不是幾度、十幾度的低度酒,而是經過蒸餾過后的高度酒。

猛地一大口灌下去,年輕槍客立馬漲紅了臉,忍不住劇烈咳嗽了起來,老半天才恢復過來,大喝一聲,“好,好酒!”

“便是三勒漿,在此酒面前亦不過爾爾,猶如馬尿。”說著,年輕槍客看向了張禮,問道:“掌柜的,敢問此酒酒名為何?出自哪位釀造大師之手?”

一時間,張禮不知該如何回答,他當初在平康坊開青樓楚館,接待的都是些達官貴人,接觸過的好酒自然不少,可如今這客棧里的酒水,他也是聞所未聞。

沉吟了片刻,張禮回答道:“回客官,老朽亦不知曉,此事您得問老朽東家。”說著,張禮朝李寬那邊看了一眼。

年輕槍客注意到了張禮的小動作,放下酒壇,站起身走到李寬他們近前,頗有江湖豪氣的對這姬老頭抱拳道:“敢問老丈,此酒酒名為何?出自哪位釀造大師之手?在下不敢說喝遍天下美酒,卻也是喝了七七八八,今日這等美酒,何故寂寂無聞?”

很顯然年輕槍客把姬老頭當成了張禮口中的東家,姬老頭也不解釋,笑了笑,“此酒無名,因此酒不曾販賣,所以知道的人不多,至于那位釀造大師······”姬老頭頓了頓,看了眼老神在在的李寬,笑道:“便是此人了。”

李寬年紀不大,滿打滿算也不到八歲,但是發育的不錯,讓他看起來像是十來歲的少年,可即便如此,那也太年輕了,年輕槍客自是不信,失笑道:“老丈莫要說笑。”

前腳還笑吟吟的姬老頭頓時冷臉橫眉道:“你看老夫可是說笑之人?”

大概從未被人如此對待過,年輕槍客一時間有些惱火,可是看姬老頭的樣子似乎不是說笑的,便有些尷尬的笑了笑,尤有些不置信道:“這······真是這位小郎君釀造出來的?”

李寬搖了搖頭,“也不能說釀造,應該說是蒸餾。”

“何謂蒸餾?”

“蒸餾就是把液體混合物加熱沸騰,使其中沸點較低的組分首先變成蒸氣,再冷凝成液體,以與其他組分分離或除去所含雜質。”

年輕槍客聽得一頭霧水。

姬老頭也不懂,不過他已經習慣了,慢悠悠的嘬了一口小酒,氣笑道:“你啊,又說些讓人聽不懂的話。”

“那是您沒學識,所以說您老還得多讀書。”李寬開心地笑了起來。

被李寬打擊的次數太多,姬老頭倒也習慣了,懶得搭理他,繼續喝酒吃飯,所謂的多讀書,老人家半點沒放在心上,就關于蒸餾的一番話,縱是翻遍古籍恐怕也找不出來。

年輕槍客雖然不懂,卻也不多問,總之就是今日喝到的美酒是眼前的小郎君釀造出來的,而這種釀造技術被稱為“蒸餾”,像這種高端的技術,人家大抵也是不會傳授的,所以他抱拳行了一禮,回到了自己的座位,繼續喝酒。當然,他也不敢向之前那般饑渴了。

于是,他讓掌柜拿來了一個小酒杯,慢慢地細細品嘗,美酒當前,若是如牛飲一般,豈非暴殄天物。

等到李進寶把好菜端上桌,年輕槍客已經喝的醉醺醺的了,沒辦法,李進寶只得把年輕槍客背上二樓客房休息。

姬老頭喝過酒吃過飯,正要跟李寬吹吹牛,卻聽隔壁有人在焦急的在喊“姬巫醫”,想來是有病患上門了,便忙不迭的跑了過去。

生病的是個小男孩,瞧著六七歲左右,已經被抬進了醫館,門口圍著不少人,大多數是湊熱鬧的鄰里,見到姬老頭過來,便有人喊道:“讓讓,讓讓,姬巫醫來了。”

宋朝以前,對醫生的稱呼較為復雜,一般根據其專科進行稱呼,如食醫、疾醫、金瘡醫等,不過大家多是統稱為巫醫,宋代之后才有郎中和大夫的稱呼。

穿過包圍的人群,姬老頭一看躺在床板上的孩子,瞬間就知道孩子是患的什么病癥,跟著過來的李寬心里也清楚,眼前的小孩子患的是癲癇病,也就是俗稱的羊癲瘋,這種病無法根治,只能控制。

“姬巫醫,您給治治。”一個瞧著三十來歲的中年男人,神情悲戚,卻不算太焦急,大抵也不是第一次遇見這種情況。

“許大郎,你不用太擔心,沒事的。”

被姬老頭稱呼為許大郎的漢子“嗯”了一聲,沒說話。

姬老頭俯身給孩子診了診脈,然后找來銀針扎了一通,一邊扎針一邊念著藥方,藥方自然是念給李寬聽的,姬老頭的醫館沒有收學徒,李寬最近四個月沒少過來幫忙,抓起藥來倒也熟門熟路。

抓好藥,叮囑了幾句,送父子倆離開,姬老頭看著門口圍觀的眾人,雙目一瞪:“要治病的進來,不治病的都給老夫滾。”

聞聽此言,一些個脾氣好的不屑地冷哼一聲,脾氣暴躁一些的還會罵上幾句,方才離去。

這年頭醫生的地位十分低下,民間流傳的俗語謂之曰:床上看是醫,床下看是狗。意思就是說,人們患病在床時,將看病的人當作醫生,病愈下床后就將醫生看成一條狗。

這也是醫館沒有學徒的原因之一,不是姬老頭不愿收學徒,是沒人愿意來當學徒。

這個時代,醫生的社會地位,也就比商人的社會地位高一丟丟。

有人就要說了,藥王孫思邈呢?那可是連皇帝都會禮敬的人。

確實如此,不過藥王孫思邈能讓皇帝禮敬,最主要的還是因為他是一位修道有成的道士,醫術超群只是次要的。

下午醫館來的都是些小病小痛,斷斷續續的,姬老頭負著診治,李寬負責抓藥,偶爾閑下來就聊聊醫學上的問題,不知不覺就到了用晚飯的時間。

“少爺、姬老,用飯了。”不知何時起來的李進財在醫館門口喊道。

一老一少一起身出門來,李進財又道:“少爺,今日那游俠沒錢,等他醒了,您看是送去官府,還是讓他做工抵債?”

“你怎知他沒錢?”

“進寶說的。”

“他又是如何得知的?”

“他不是背那游俠上樓歇息嘛,照顧那游俠睡下時發現的。”

李寬哦了一聲,“沒關系,沒錢就沒錢吧,等他醒過來,再給他一些銀兩。”

姬老頭實在弄不懂李寬清奇的想法,不禁出聲道:“你那酒可不便宜,他白喝你一頓酒便算了,你還給他銀兩,你錢多燒的啊?”跟著李寬相處久了,姬老頭偶爾也能冒幾句怪話。

李寬笑了笑,“千金難買我樂意,您老啊,不懂!”

一千多年后,人們總說武俠已死,但李寬一直認為,哪怕再過一百年,武俠也不會死。

歸根結底,俠義二字,實在是每個男人的心頭愛。

誰不羨慕那青衫仗劍走江湖?

一匹馬,一壺酒,浪跡天涯,四海為家,不知是多少男人心目中的江湖夢。

看那位年輕槍客時,李寬便好像看到了自己心目中的那座江湖。

給錢,他樂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工布江达县| 庄河市| 那坡县| 金门县| 哈密市| 密山市| 监利县| 潞西市| 山东| 太仓市| 百色市| 西青区| 通化县| 郎溪县| 惠安县| 龙岩市| 高邮市| 徐汇区| 苏尼特左旗| 南江县| 华坪县| 昭觉县| 屯昌县| 洛川县| 宜川县| 靖安县| 恭城| 阳西县| 崇仁县| 新绛县| 黎平县| 连云港市| 民丰县| 天全县| 德清县| 德昌县| 东辽县| 噶尔县| 广德县| 铜梁县| 常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