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情書不二,紙短情長
- 暮年追思錄
- 振鴻
- 10907字
- 2021-06-28 22:36:41
曾經有一段時期,我家與其它普通工薪階層家庭一樣,過著饑不飽腹、劃粥割齏的日子。雖然生活清苦,但因我的身邊有臧玉靈陪伴在側,所以我每天還是生活在樂不可支的歡樂之中。盡管我沒有一天中斷過對蘭的思念,不思量,自難忘;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蘭與玉靈是我生活中的兩株芳香四溢的并蒂芙蓉,二者皆有傾國之色,顧盼生姿,明**人;但蘭僅讓我生活在昔日的精神之戀之中,而玉靈才使我生活在活生生的現實當中,給我以腳踏實地的歡樂。
兩個女神,一個遠在天邊,一個近在眼前;一個在高處不勝寒的凌霄蟾宮中,可望而不可即,含悲目送芳塵去;一個在滾滾紅塵的世間,觸手可及;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
在處處踏青斗草、人人眷紅依翠的春日,我和玉靈在百花盛開、萬紫千紅中的山公園流連忘返,在美麗的小西湖畔相依相偎;在濤聲如舊的魯迅公園留下了我倆歡樂的笑聲,在海泊河畔印下了我們的足跡。
海泊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饑餓年代的物質生活固然匱乏,但精神生活反比以前豐富了起來。下班后,我經常與玉靈一起,饑腸轆轆地坐在電影院里觀賞三、四十年代的老電影或根據經典名著改編成而拍成的外國影片,如《一江春水向東流》《馬路天使》,夜半歌聲》等老黑白片就經常讓我涕泗橫流,而坐在我身側的玉靈更是泣不成聲。這些頗具濃濃的舊時風味的經典影片,給觀眾帶來了一股濃烈的懷舊氣息。
當影片上映到動人之處,觀眾們會聲淚俱下,嗚咽聲四起。我永遠忘不了在影片《一江春水向東流》中演員白楊扮演的紡織女工一角,當影片放映到她被負心的丈夫遺棄并在最后跳江自盡一幕時,全場大慟,嗚咽聲一片。
另外,還有趙丹與周璇在《馬路天使》中的出色表演亦是令人難以忘懷,當《安娜·卡列妮娜》《歐耶妮·葛蘭苔》《苔絲姑娘》《王子復仇記》(即《哈姆雷特》)《奧賽羅》《法吉瑪》等經典外國影片放映時,可謂一票難求。在電影院售票窗口人們排起長龍陣,渴望先睹為快的觀眾你擁我擠,唯恐買不到票。最后,你也許會乘興而來,而兩手空空地敗興而歸。如你有幸排長隊買到一張電影票時,你會欣喜若狂。
我最喜歡的中國電影當屬《蘆笙戀歌》了,那跌宕起伏感人極深的劇情,迷人的女主人公,扣人心弦的故事,依依不舍的戀情,優美的韻律,每每使人動容。當“阿哥阿妹情義長,好像那流水日夜響,流水也會有時盡,阿妹喲,永遠在我的身旁”的歌聲響起來的時候,宛若一泓清溪在你的心田上蜿蜒淌過,沁人肺腑;當畫面上出現男女主人公在河邊蕩秋千,背景是飛瀉而下的瀑布,當蘆笙戀歌奏響的時候,那旋律妙若仙樂,令人如癡如醉。
這時全場一片寂然,鴉雀無聲,你能聽到人們的喘息聲,悠揚的蘆笛聲在空中蕩漾,妙婉的歌聲伴著小河靜靜地流淌,滿山遍野的奇花異草,郁郁蔥蔥的蒼松翆柏,遠處青翆欲滴的重巒迭嶂,真是美輪美奐、美不勝收。
當影片放映到女主人公在茫茫的原始深林里尋找失蹤了的戀人時,一邊哭泣、一邊唱道“月亮和那年一樣,阿哥喲,不知你在什地方,夢里聽見你吹蘆笙響,醒來時不見你在我身旁”,那歌聲妙婉凄涼、如泣如訴、攝人心魄,又柔情若水、勝似天籟,讓人格外動容。
在閑暇的日子里,實在百無聊籟的時候,我就在海邊徜徉,在金黃色的沙灘上一邊揀貝殼,一邊朝大海里扔鵝卵石。清晨的海邊人影稀疏,靜悄悄的茫然一片,海面之上云霧繚繞,時而出現在天際線上的點點孤帆時隱時現。雖然時間仍是初秋時節,但海面上吹過來的海風仍然涼意襲人,我望著堤岸上那座黑色的小教堂孤零零地立在寒風中,大門緊閉,無人光顧,顧影自憐,形影相吊。
我忽然間來了靈感,想起了一首古老的古巴民歌《鴿子》,歌中男聲唱道:“當我離開可愛的故鄉哈瓦那,你想不到我是多么悲傷。天上飄著金色明亮的彩霞,親愛的姑娘靠在我身旁。”女聲唱道:“親愛的,我愿隨你一同去遠航,像一只鴿子在海上自由地飛翔,跟你的帆船在海上乘風破浪,你愛著我呀,像一只小鴿子一樣”。
男聲唱道:“親愛的小鴿子呀,請你來到我身旁,我們飛過藍色的海洋,走向那遙遠的地方”
我望著遠處海天相連的地方,心想:我的小鴿子,你現在何方?
我曾經給蘭寫過無數封信,而且我年輕的時候有寫日記的習慣,這些厚厚的、一大摞、一大摞的信,即我給蘭寫的情書及她給我的回信,和我費了幾年的心血寫成的好幾冊日記本,后來我都交到蘭的手中,委托她仔細地替我保管收藏,以資將來我們暮年的時候找出來翻閱翻閱,聊以解悶,借此回顧一下我們的青年時代,并以資紀念我倆純真的愛情和趣聞逸事。
然而令我意想不到的,這些寶貴的書信都在一次意外的大火中付之一炬,只留下了不多的幾頁斷編殘簡。但即使這些劫后余生的信和日記,也被燒得掐頭去尾、殘缺不全、面目全非了。殘留的書信和日記的開頭及結尾書寫的年代,當時注明的年、月、日等也都已模糊不清。
盡管如此,那些有幸保存下來的、那些有幸留下來的信箋和日記,便成了我手頭上持有的我和蘭一生愛情的唯一見證和信物。現在,我把這些記載著私人情史和經歷的書信和日記整理出來以饗讀者。需要說明的是,這些書信和日記都是斷斷續續的,中間有很多缺失的部分,其中有的部分是后來我憑記憶補寫出來的,因此讀者可能在讀后有前后不連貫的感覺,我在此表示遺憾!
另一方面需要說明的是,在這里所披露的所謂“情書”和日記不是嚴格地按照時間的順序編排的,而是根據有幸保存下來的斷編殘簡重新整理出來的,有的已經缺失的那些內容已經無從補寫,也只能忍痛割愛,由此而造成的時空上的次序紊亂、先后顛倒,在此也一并表示遺憾!
殘信之一
親愛的蘭:
您好!昨天是國慶周年的日子,我們學校全校師生一同游玩,天剛蒙蒙亮,我們便披星戴月、歌聲嘹亮地向目的地開拔。
在行走的過程中,我仰起頭來,目不轉睛地凝視著晨光熹微中的還依稀掛在天空中的那幾顆不住地眨著眼睛、閃爍著銀色光輝的星星,我認定了其中那顆最明亮、最耀眼的星星就是您,它像太白金星一樣不顧山高水遠伴我一路前行,并為我照亮前程。
我想不知您現在哪里?您是否和我一樣也是披星星、戴月亮地一路前行?
當天近中午大家解散之后,我在回家的路上,一路繞著來到了東鎮百貨商場,在二樓專賣紀念品的柜臺上精心挑選了一套滿是風光旖旎的青島風景照片,作為送給您的節日禮物,希望您能喜歡。
這是套青島風景彩照,包括有車水馬龍、享譽國內外的中山路,十字架尖頂高聳入云的天主教堂,古香古色、雕梁畫棟的前海棧橋回瀾閣,郁郁蔥蔥、燈塔閃爍坐落在海面上的迷人的小青島,還有依山臨水、層巒疊翠的魯迅公園。
我衷心地祝福您身體健康,精神愉快,學習進步,一切都稱心如意!
吻您。
殘信之二
親愛的蘭:
您好!我終于盼到了您的回信,您不知道,當我在班空時間,在青島四中校門口發現了您那字跡娟秀的來信的時候,是何等地欣喜若狂啊!我把您的回信偷偷地放在我貼身的上衣口袋里,讓它緊緊地貼近我那顆怦怦亂跳的心。
我相信它一定能聽得到我的那顆心的猛烈跳動;我急于想知道您對我命運的判決到底如何,然而,不一會上課的鈴聲便響起來了,我不得不邁進教室的大門,但是我的那顆躁動不已的心還在狂跳不已;整個的一節課我都心不在焉。
我迫不及待地急于捧讀您的這封能夠決定我的命運的回信,當下課的鈴聲再一次地響起來的時候,我第一個從座位上跳了起來,飛快地跑到學校后院一處偏僻的角落,用顫抖的雙手打開了您那封能判定我一生幸福或痛苦的回信。
信的開頭稱呼“忠”字一下子便映入我的眼簾,我如饑似渴地讀著您寫的每一個字,每一個標點符號,反反復復地讀,一直讀到了能夠倒背如流。
啊!我的一顆忐忑不安的心終于安定了下來,一塊沉重的大石頭終于落了地;我感謝上帝對我的恩賜;萬能的上帝把您的愛賜給了我,就等于把春天賜給了我。我的心兒在歌唱,在歡呼,在雀躍;我終于能夠用我的雙手擁抱春天、擁抱太陽、擁抱我那永不褪色的愛。
多少日子以來,那日夜折磨著我的可望而不可即的愛,使我飽受煎熬;我曾像歌德筆下的少年維特一樣煩惱,我朝思暮想地渴盼著您的來信,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唯在夢中才能與您相會,方能再一睹您的芳容。您的回信恰如春露甘霖,將我干涸的心田滋潤。
此致
您的忠!
殘信之三
親愛的蘭:
我有很長時間沒有收到您的來信了,不知道什么原因,難道您連至多半個小時的工夫都挪不出來嗎?我夜以繼日,望眼欲穿地等盼著您的來信,哪怕只有一句話、一個字,只要讓我知道您還自由自在地翱翔在遼闊無垠的藍天之上,還能躺在春光明媚的大地母親的酥胸上,放開喉嚨歡快地縱情歌唱,我的心就會平靜得一如喜馬拉雅山峰頂上天湖里碧藍的圣水一樣,只有微微的漣漪蕩漾。
然而,為什么突然間您就音信杳無了呢?有道是: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寫不成書,只寄得相思一點;望您能垂憐我的一片癡心不改,給我寫一封回信,不用下筆千言,寥寥數語足矣!再見。
此致
您的忠
殘信之四
親愛的蘭:
我現在正趴在即墨夏莊的一家農家茅屋的大炕上給您寫信,三天前,我校全體師生乘坐火車去幫助農民搞“三秋”(意思是秋播、秋種和秋收)。
我們下了火車后,又步行了將近兩個小時才到達了目的地——夏莊;一到那里我便被那里的田園風光吸引住了,碧綠的田野一望無際,遠處的層巒疊嶂云煙氤氳。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落霞與孤鶩齊飛,湖水瀲滟映藍天,水天一色相映輝。
桃樹、杏樹、梨樹、蘋果樹比比皆是,滿目的桃紅柳綠,碧水藍天;我們仿佛置身于陶淵明筆下《桃花源記》中的世外桃源:眼前是一片色彩繽紛的桃花林,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放眼望去,前方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鄉民往來種作,怡然自樂。
我被這大自然的瑰麗景色深深地迷住了,看那湖、那山、那云、那天,那樹,無不澄清碧綠,層林盡染。在這遠離城市塵囂的地方,我的心隨著鳥鳴蛙叫、小河淌水的自然樂章,和著這令人神清氣爽的天籟之聲的節奏輕輕地低吟慢唱,我想起了一首膾炙人口的前蘇聯歌曲《在那遙遠的地方》,歌中唱道:“在那遙遠的地方,那里湖水在輕輕地蕩漾,一陣暖風吹過,掀起一片麥浪,啊!我心愛的姑娘,不知你在什么地方?……”
我的眼睛隨著這首歌曲在我心里的的默唱濕潤了,須臾一串淚珠從我的眼中奪眶而出,順頰而下。
時間已近黃昏,天色已晚,刺耳的熄燈號聲劃破傍晚時分夜空的寧靜,勞累了一天的同學們要就寢了,那就讓我就此歇筆吧。容我以后再述,晚安!祝您做個好夢。
敬禮
此致
您的忠
殘信之五
蘭:
昨天您在給我的回信中已經答應了我去大光明電影院門口和我約會,然而,我在傍晚的時候就早早地來到了大光明電影院門口,在那里足足地地等了將近兩個小時,也沒見到您的影子。我一直都在影院門口徘徊,留心注意每一個來到影院售票窗口排隊購票的觀眾,和熙來攘往的面色匆匆的過客,但時間一分鐘、一分鐘地過去,仍不見您的倩影。
您在哪里?
難道您已經忘記了我們在信上的約定嗎?還是因為您有事羈絆于身而不能前來赴約?如果是后者的原因,我無話可說;但如果是前者的原因,那么請您給我一個解釋或理由。
我平生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失約,也可以說是深惡痛絕,守時遵約是每一個人要奉行的最起碼的道德準則;我相信您一定是有要事纏身而未能按時赴約,請您回信給我一個令我滿意的答復。
今天的天氣格外的冷,傍晚的時候又刮起了大風,真有點刺骨嚴寒之感;我一直都是站在凜冽的寒風中,讓那陣陣的寒風吹醒我那已經因焦慮的等盼而變得有些麻木了的神經;我一輩子從來都是滴酒不沾,上帝讓我與酒無緣,然而昨天晚上我卻破例地邁進影院附近的一家酒館里掏盡我囊中所有的零錢買了一杯高價的青島啤酒。
因為我實在是受不了這饑寒交迫的雙重折磨;一大杯又苦又澀的啤酒下肚之后。身上有了些許的暖意。然而我的心始終在瑟瑟發抖。我想起了一首老歌曲——《秋水伊人》,歌中唱道:“望穿秋水,不見伊人的倩影;更消漏盡,孤雁兩三聲……”
我想,這首歌的歌詞能反映出我那天晚上的心聲。今天傍晚,天剛一擦黑我就從家里出發,一路上我都在想象見到您時的狂喜情景,還不斷地在腦海里幻化出您的模樣。
從青島二十中學初中畢業后至今我倆從未再見過面,時間已逾一年多;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我無時無刻不在想念你,白天想,晚上想,夜以繼日地想,您那令我神飄魂蕩的永遠的微笑,和您的笑靨如花的模樣,每天都在我的心幕上蕩漾。
兩個多小時之后,我的心徹底地絕望了,我知道今天晚上您無論如何都不會出現了。只好怏怏不樂地向后轉。垂頭喪氣地踏上了返家的路。最后請讓我借用宋代大詞人辛棄疾的一首古詞《模魚兒》作為我送給您的臨別贈言吧:“為賦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迷歸路。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盡日惹飛絮。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樓,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此致
您的忠
日記斷篇之一
19XX年x月x日
今天我突然收到了蘭給我寄來的一封來信,信很短,只有三言兩語,而且一反她平日書寫工整的習慣,字跡潦草,看樣子像是在匆忙之中一揮而就寫成的;大體的意思是不準備和我繼續書信來往了,總而言之一句話,那就是與我斷交,而且話說得很果決,不拖泥帶水,干脆利索地直奔主題:我她二人從此分道揚鑣good-bye。
看完了這封簡短的來信后,我的心像是被什么東西蟄了一下似地,疼痛異常;剎那間眼前一片漆黑,而且天旋地轉。我和蘭書信往來,已經一年有余,互相之間一直是卿卿我我,心心相印。
我對她的愛情亦是與日俱增,有增無減。令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蘭突然給我寄來了這么一封來信,吃驚之余我百思不得其解;我的心在隱隱作痛,一行熱淚情不自禁地奪眶而出。
她的那些果決而又無情的話使我痛不欲生,沒想到我愛她愛得那么深、那么久,而最后換來的卻是如此的冷漠無情;今后我該向哪兒去?我茫然不知所措,恰如一個人在茫茫的大海上孤帆遠航,沒有導航的航標,沒有照明的燈塔,一任孤獨的小船在狂風惡浪的顛簸之下獨自飄零。
時間已是深秋,暮色蒼茫之中,滿目是落葉繽紛,草木凋零,秋風蕭瑟的凄楚景象;一陣陣的涼風刮過,我的心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啊!我的上帝,請您給我指出一條光明之路,目前我正如俄羅斯大詩人普希金筆下的失了戀的歐根·奧涅金一樣的走投無路,心灰意冷。
日記斷篇之二
19XX年x月x日
今天我的心情沮喪極了,自從收到蘭給我寄來的“絕交信”后,三天過去了,在這短暫而又漫長的三天中,我真是度日如年,日不思食,夜不成寐。沒想到我日思夜想、魂牽夢縈的蘭竟然會對我如此的薄情寡義,她竟然會給我如此沉重的一擊,這一擊給我帶來的的痛苦是空前的,它在我的那顆脆弱的心靈上蒙上了如此令人窒息的陰影,它使我欲哭無淚、痛不欲生。
今天是星期日,一大早我就只身來到了棧橋上,棧橋張開它那長長的手臂一直伸向大海的深處;我獨步在晨光熹微的棧橋上,苦思冥想千回百轉,但仍愁思不斷,以致柔腸寸斷,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然而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我望著波濤洶涌的大海,真想縱身一躍跳進大海的懷抱,那么一切便就都會結束了,一切痛苦、一切煩惱、一切不幸便都會消失的無影無蹤。
正在我猶豫不決的時候,我突然想到了美國作家杰克·倫敦筆下的《熱愛生命》一書中的主人公在生死關頭與餓狼作殊死搏斗的驚心動魄的描述,在剎那間我覺悟了,我應該向那位與餓狼作拼死一搏的孤膽英雄學習,不屈不撓,不向命運低頭,不輕言放棄生命;既然生命是上帝送給人最好的禮物,那么我就不能辜負上帝對我的恩澤,我要頑強地活下去。愛情就如茫茫大草原上的野草一樣,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日記斷篇之三
19XX年x月x日
今天終于我有了工作,工作地點是坐落四方大沙路上的沙嶺莊倉庫,這座倉庫是屬于“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公司SD省分公司”的,和我一起來到這里工作的一共五個人;我們在四方火車站乘火車在沙嶺莊火車站下了火車后,風塵仆仆地一路來到我們即將在此覓食謀生的工作單位。
這座倉庫地處偏僻,大門口長滿野草,放眼望去,碧天如洗,四野茫茫,還真有點“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風光,盡管時令已交初秋,但仍有星星點點的艷麗的野花點綴在枯草叢中,煞是好看;遠處是煙云氤氳的層巒疊嶂,千巖競秀,萬壑爭流。
進了大門之后,我們一行人敲了敲辦公室的門,然后邁了進去;接待我們的是一位自稱姓田的五十多歲的人,還有一位姓李的,也是五十多歲,我們分別稱呼他倆為田大爺和李大爺;過了一會,從辦公室的里面套件里走出了一位身材矮小、小鼻子、小眼,其貌不揚的人,田大爺對我們介紹說這是倉庫主任我們便忙不迭地異口同聲地稱其為主任。
主任頷首微微一笑,算是作答;然后讓我們坐下,開口對我們介紹該倉庫的大致情況和今后工作的主要注意事項等等。主任一口地道的高密腔,讓同樣也是出身高密的我有一種“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的他鄉遇故知的感覺。
剎那間讓我突然覺得主任變得有些可愛起來,不像剛一見面時覺得他有些面目可憎。又過了一會,當掛在辦公室門外墻上的鐘,當當響起來的時候,從門外涌進來一伙邊說邊笑、邊打邊鬧的小姑娘,個個十六、七歲的樣子,而且個個貌美如花,我仿佛置身于紅樓夢中的大觀園里一樣。
這些花樣年華的清純少女令我眼花繚亂,盡管她們都身著式樣簡陋的粗布工作服,臉上不施脂粉,素面朝天,然而卻個個艷若桃李,容光煥發,周身洋溢著青春的氣息;和這些姑娘一起進屋的還有幾位中年婦女,看樣子都是鄰近莊戶人家的農村婦女,另外還有幾位年齡不等的男子,樣子形同干粗活的民工。
姑娘們一進屋便發現了我們這幾位剛來的陌生人,于是齊刷刷地把目光全都對準了我們,有的姑娘還放低了聲音,互相嘴對著耳朵竊竊私議,甚至不顧禮貌地指手畫腳,嬉笑風生。
我第一眼就注意到了其中的一位身長玉立的姑娘,兩只烏黑澄澈的眸子,燦若中秋夜空中的繁星;目光柔和溫馨,眼睫毛很長,兩眼一眨一眨的,顧盼生輝、清麗動人;令碰到這種目光的男子不由得不心蕩神怡。
后來我聽說她的名字叫臧玉靈,但大家都叫她“迎春花”;盡管她也還只有十八歲,但她發育得十分成熟,亭亭玉立,儼然一朵花蕾怒放、爭妍斗艷的海棠花;幽姿淑態弄春晴,梅借風流柳借輕。
其他幾位姑娘長得環肥燕瘦,各有千秋;但都是生機勃發,春意盎然的樣子;令我們這些新來的年輕人大飽了一場眼福。后來熟悉了之后,我聽這些姑娘們說她們大多是窮苦人家的女兒,家里生計維艱,父母已無力供應她們就學,迫于生計,這些成年的小姑娘只好輟學就工,在這座倉庫里干些力所能及的力氣活,如包裝一下成匹的綢子或打掃一下庫房,整理一下貨堆,把即將出口貿易的絲綢商品打包裝箱等;有時候倒也消閑自在,無活可干的時候,便可在庫房里談天說地,大擺龍門陣。
甚至有的小姑娘和情投意合的年輕小光棍漢們于光天化日之下,在無人注意的時候,在一排排的貨架子與貨架子之間的夾道里摟摟抱抱,可以隨心所欲地我行我素,倒很有點天高皇帝遠,可以逍遙自在的味道。
沙嶺莊倉庫一共分兩大庫區,分別稱為“南庫”和“北庫”;“北庫”即綢庫,顧名思義是專門用來儲存絲綢品的倉庫;而“南庫”則是一座聯合倉庫,是由紡織品進出口公司和五金礦產進出口公司及土產品進出口公司等幾家外貿公司聯合組成的一座大型倉庫,因此又被人稱為“聯合庫”。我們新來的幾位“合同工”及那些小姑娘們差不多都在綢庫干活,只有很少的幾個人在聯合庫干活。
我們新來的五個人的身份是“長期合同工”,所謂長期是意味著公司可以隨時根據需要繼續留用我們或辭退我們,而我們這些被烙上“合同工”烙印的“苦力”們是沒有選擇的余地的;我為魚肉,人為刀俎,人在屋檐下,焉能不低頭?我們只有聽從別人擺布的份兒,而沒有自我決定自己命運的權利。
我們只好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小車不倒盡管推,哪一天公司叫我們滾蛋,我們也只有卷鋪蓋走人。那些小姑娘們及那些中年婦女大部分也都是合同工。我和另外四個人的工資被定為一天一元五角錢,干一天一天的錢,月薪為每個月三十九元人民幣;這對一個剛參加工作的青年人來說,已經算是“高薪”了,一般工廠企業里的學徒工的月薪只有二十幾元,至多不超過三十元;而因為我們干的是“壯工”活,是老百姓口中的“出大力”的,因此工資也就比那些學徒工們稍微多那么一點點。
我們一起在這座倉庫里干活的五個人中,數那個綽號叫“眼鏡蛇”——真名叫楊恒的年齡最大,大約二十五、六歲的樣子,戴一副黑框寬邊眼鏡,很有點酸秀才自命不凡的味道,整日油嘴滑舌、陰陽怪調,擺出一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的架勢;而且仿佛總是在怨天尤人,憤世嫉俗,無時無刻地都在發牢騷;嘆人心不古,恨生不逢時。
另一位與老楊年齡相仿,臉上長了滿臉大麻子的被人稱作“周大麻子”的名叫周信的、年近三十的老光棍,此人性格內向,不善言辭,寡言少語,貌似敦厚老實,實則城府很深,頗多心計。是個有一個麻子就多一個心眼的見風使舵滑得像泥鰍般的人物。
另外兩位伙計,一位名叫付永—人稱“座山雕”,其面孔酷似現代京劇里威虎山上的土匪頭子的年輕人;還有一位是長了一張大蛤蟆嘴綽號“癩蛤蟆”——實名龐光的人。
兩人都是二十歲出頭的樣子;“座山雕”長得尖嘴猴腮,一副奸賊心狠手毒的摸樣。而“癩蛤蟆”的那副尊容也實在是讓人不敢恭維:塌鼻子、三角眼、外加一張大蛤蟆嘴,怎么看怎么像《水滸》里的破落戶出身而一肚子花花腸子的高俅高太尉。
但你卻不要小瞧了這個其貌不揚、名不見經傳的幺麼小丑癩蛤蟆;他可是個初出茅廬便嶄露頭角,獨步當世而不可小窺的的風云人物;別看此匹夫口吃,說起話來結結巴巴、期期艾艾,但照樣可以舌戰群儒,語驚四座;與人辯論起來氣沖斗牛,于語無倫次之中顯辯才本色,從結結巴巴當中呈高士方略的末路英雄式的人物;而且還是個地地道道一肚子壞心爛腸子的老色鬼,一個見利忘義的偽君子。
日記斷篇之四
19XX年x月x 日
今天我被分配到七號倉庫干活,令我激動不已的是與我一起在七號庫干活的兩名女工中,其中的一位就是第一次見面就給我留下了極深印象而念念不忘的玉靈姑娘。她一雙美目轉盼流光,橫波入鬢,我的目光一下子就被她吸引住了。
今天她身穿一套粗布做的寬大蓬松的藍色工裝,但粗衣舊裳依然掩不住她那渾身散發出來的洋溢著青春魅力的芬芳;她那燦若繁星的大眼睛里似乎蘊蓄了那么多的溫馨和柔情,而她那奪人魂魄的抿嘴一笑更是讓人想入非非,傾倒眾生。
玉靈是沙嶺莊倉庫有名的帶刺的薔薇,恰如多情的詩人所吟詠的那樣“裊裊長數尋,青青不作林,一莖獨秀當庭心,數枝分作滿庭陰。”她美麗而不妖冶,矜持而不傲慢;也曾有些輕薄男子垂涎于她的美麗,對她欲行不軌,一律遭到她的嚴詞拒絕、橫眉冷對,最后一個個的灰頭土臉,滿面愧色狼狽而歸。
據傳綽號“蝦皮眼”的倉庫主任老趙,這個獐頭鼠目的老色鬼也曾對玉靈姑娘有過非分之想,也曾搜腸刮肚、挖空心思地想方設法把玉靈姑娘勾搭上手,來個金屋藏嬌,但最終也還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我們今天的任務是打開一部分綢箱,檢驗一下是否有霉爛變質的出口綢絲,活很單調,也很無聊;但由于玉靈姑娘的在場,使原本單調無聊的活計變得有滋有味,時間不知不覺地悄然而過,停工休息的鐘聲響了,我只好依依不舍地從七號庫步了出來;回頭張望了一下隨在我身后與同事并肩而行的玉靈姑娘,一股惆悵之情油然而生。
今天在與玉靈姑娘一起干活的時候,我沒有對她說一句話,她也沒有對我說一句話,但在我們偶而相遇的目光中,我已經猜到了她對我的心思,那就是她至少不討厭我,很多無形的東西只能意會而不能言傳。
幾天之后,我和玉靈姑娘開始熟悉起來,在有機會的情況下,我就會找她閑聊;從閑聊之中,我得知她住在一所專供窮人居住的大雜院里,那里的所謂房子都是用舊磚、泥塊和爛木頭搭建起來的臨時棚戶,因此臺西區云南路一帶的居民區又被稱為“棚戶區”;玉英的父親和兩個哥哥都是大港碼頭的搬運工人,她是家里唯一的女兒;家里很窮,是屬于城市貧民一類的家庭。
我很驚異這樣清貧人家出身的女兒竟然也能夠出落得如此美麗,簡直就是雞窩里飛出金鳳凰。玉英可以與任何階級或階層的小姐們并肩媲美,而且我敢斷言她這個窮苦人家出身的小家碧玉絕不會輸給任何一位風姿綽約的大家閨秀;在她身上你既能看到富貴之家小姐的雍容華麗,又能見識到殷實人家女兒的落落大方以及貧窮人家閨女的矜持倔強和冰清玉潔;換言之她既有玫瑰花的瑰麗,薔薇花的潔身自好和松柏的堅忍不拔。
我在等待著玉靈能成為我的紅顏知己的那一天的到來。
日記斷篇之五
19XX年x月x日
今天傍晚下班后,在沙嶺莊火車站上我和玉靈又不期而遇了,車站上的鐵軌旁站滿了等待上車的人們,火車一到,人們便一窩蜂似地一擁而上。我們乘坐的是人們俗稱的“馬籠子”貨車,車上只有門,而沒有窗,也沒有座位,乘客只能垂直地站在車上;每節空間不大的車廂里,人滿為患,濟濟一廂,密密麻麻的乘客把黑暗狹窄的車廂塞得密不透風.。
辛苦勞累了一天的人們,在車輪的飛馳和氣笛的轟鳴之中昏昏欲睡;我和玉靈被人們擠到車廂的一個角落里,身子互相貼在一起,臉對著臉,四目相視,即使在黑暗中我也能分辨得出她那秋水盈盈的雙眸的晶瑩剔透,那眼光透露出來的含情脈脈令我神清氣爽,心曠神怡。
我們一路無話,只是默默地對望,此時無聲勝有聲,我兩相互之間的那種眉語目笑已經足夠了,這種眉目傳情的方式我倆都心有靈犀一點通;我把手臂圈住了她柔軟的腰肢,就這樣在火車的轟鳴聲中,不知不覺地到達了火車終點站——老站,即青島火車站。
我本應該在四方火車站下車,但我為了多陪一會玉靈,于是決定和她一起也在老站下車,下了車之后,玉靈并不急于回家,而是與我一道沿著前海沿一帶漫步。銀色的月光傾瀉在大海上,海面上波光粼粼,小青島上的燈塔一閃一閃地為在大海上航行的船舟導航。
憑欄遠眺,極目四望,那碧海藍天,那紅瓦綠樹,那琴島燈塔,那點點孤帆無不一在霧鎖煙迷之中,一切都顯得那么朦朦朧朧,如入迷幻之境。我和玉英手挽著手,一路上欣賞著者迷人的夜景,陣陣夾著咸味的海風撲面而來,恰如一只少女的纖纖酥手在輕撫你的面頰;這真是一個充滿了詩情畫意的夜晚。
我和玉靈仿佛置身于五彩斑斕的童話世界里:幽靜的云霧繚繞的仙臺亭榭,金碧輝煌的玉宇瓊閣,恍惚如在眼前,火樹銀花不夜天,流光溢彩白云間。我望著玉靈那一雙澄澈的秋水雙瞳,在不時地流波送盼之間,露出醉人的姿采。我好似沐浴在春風雨露之中,在我身邊伴著我的是令我心旌搖搖的美女,我覺得今天晚上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我和玉靈就這樣手挽著手,肩并著肩地一直沿著前海沿、太平角一帶走下去,忘了疲勞,忘了饑餓,忘了煩惱,忘了一切。我和她一路靜默著,我倆在一起的時候,似乎不需要過多的言語,僅僅一次對望,一次目光的流盼就夠了,因為那里面蓄滿了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濃濃的情義。
待走到了她家門口時,時間已經是夜深沉的時分了,我讓她趕快回家,但她執意要再送我到我乘車回家的汽車站,盛情難卻,于是她又陪著我走到了汽車站,但我又不放心她孤身一人步行回家,于是我又堅持把她送回了她家門口,而她并沒有進家門,而是又返回頭把我送回汽車站;我倆就這樣她送我、我送她地重復往返了好幾次,最后,她畢竟拗不過我,還是我把她送回了家門口后,我便急轉身跑向汽車站,她就是再想送我也已經是望塵莫及了。
我回到家的時候,家里座鐘的時針指在午夜十二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