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八章 10000日元的變化

出處:第三十二卷 大富豪大雄

大雄在過新年的時候拿了一萬日元的壓歲錢,但總覺得還不夠。正在不滿的時候,又聽到了父母的抱怨,說最近的物價漲的太快了云云,比如在自己年輕的時候花三十塊錢就能吃到的一碗拉面現在丟幾百塊錢都不夠之類,聽的大雄怦然心動小算盤直打:如果讓哆啦A夢拿個什么道具出來把物價變回幾十年前,而自己手里的一萬日元還是一萬日元,那豈不是發大財了?

大雄有要求哆啦自然義不容辭,一部如意電話亭讓昭和五十年代(1975)的日本一下子變回了明治三十八年(1905),也別說三十塊一碗拉面了,連分,厘這種貨幣單位都給冒了出來,一本三百五十塊的漫畫只賣三分五厘,店老板看著大雄手里的那一萬塊日元頓時目瞪口呆:“面額太大了我們找不出來!”

頗有老電影百萬英鎊的感覺。

不過因為大雄過于張揚的緣故,使得社會各界都知道了這位新生富翁,于是麻煩也接踵而來,有要募捐的,有要投資的,還有來綁架的,最終兩人覺得有錢也不盡然都是好事,所以又讓世界恢復了原樣,這才使得一場鬧劇就此結束。

日本的貨幣被稱為“元”也就是日語中的円,是從明治四年(1871)開始的,當時日本為了和國際接軌順便重整國內經濟秩序,所以廢除了原先的金銀交易而采用了統一的貨幣,當時的日元單位分為元,錢和厘,一日元等于一百錢,一錢等于十厘,錢也能叫分,是一樣的。

明治年間的日元非常值錢,一萬元那絕對是個了不起的數字。以現在日本的物價來看,一個雞蛋大約在18日元左右,而明治三十八年(1905)的時候只要2錢4分,相差750倍。

現在賣4900日元的十公斤裝大米,在明治年間只要1元19錢,前者是后者差不多4000倍。

而外面店里賣的咖喱飯和蕎麥面之類的成品食物,那就相差更多了,基本上現在和以前的相差倍數都能超過一萬。

當然,物價在漲,工資也在漲。明治年間每天收入不過85錢的木工師傅,現在一天的薪金就能達到將近兩萬,漲幅高達20000倍;小學老師的每月薪水也從原來的13日元一下子飆升20000倍變成了今天的25萬日元。

不過,在這一切漲價和被漲價的東西里頭,漲幅最大的,還是土地。

以日本超黃金地段的銀座為例,上世紀初1坪(3.3平方米)土地的售價是300日元,今天的話則是9000萬日元,上升了整整30萬倍。

以上不過是絕對值的對比而已,并不能說當年賣300日元的土地現在賣9000萬,所以那會兒的1日元就等于現在的30萬,如果真的要很認真地問“當年的一日元是現在的幾日元”這么個問題的話,我只能大致給出以下的答案:

明治時代的前半段,截止到公元1900年,一日元等于現在的兩萬日元。

明治時代后半段,即1900年到1912年,一日元等于現在的一萬日元。

接下來一直到二戰結束前,一日元等于現在的五千日元。

以上這七十多年,我們可以稱之為日元很值錢的時代,接下來,就是日元很不值錢的時代了。

昭和二十一年(1946),即二戰結束后的第二年,一日元為現在的兩百日元。

昭和二十二年(1947),一日元等于現在的五十日元。

一夜之間,錢就變得不再值錢了,從那以后日元就一直處在一個暴跌的狀態下,一直到大雄他們那個時代,也就是昭和五十年(1975)這會兒,一日元和現在的相比,只不過是一比十而已。

以上的數字只是通過整體物價和國民收入估算出來的,個人表示對此負責,但同時也聲明,該數據并不具備權威性和絕對性,所以若是諸君打算搞學術研究這種很嚴肅的活兒的話,還望慎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车致| 阳曲县| 惠东县| 额济纳旗| 塔城市| 昌宁县| 琼结县| 皮山县| 伊宁市| 黄浦区| 沂水县| 饶河县| 惠来县| 遂川县| 定远县| 东乡族自治县| 盘锦市| 广南县| 常山县| 合山市| 扎兰屯市| 奇台县| 嘉定区| 宜城市| 宁波市| 子长县| 兴和县| 三穗县| 锡林浩特市| 晋宁县| 原阳县| 甘德县| 朝阳县| 定安县| 都昌县| 博兴县| 婺源县| 陆良县| 福海县| 扎鲁特旗| 玉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