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部分 屏蔽的力量

第一章 不要被平均數欺騙

平緩的成功只存在于“平均數”里。

教室后排的燈被熄滅了

中美洲最南端是貧窮的漁村凱米托港。你可能會戴著有色眼鏡看待出生在此地的人們。漁夫、修船工、生鮮加工廠的工人或者市場里販賣生鮮的人,這里的人們不過就是干這些活的窮人。這里的一切都與生鮮有關,而這里的人都靠著吃生鮮挨日子。

在這里,一噸生鮮產生的利潤只有一美元。對于在如此貧窮的地方長大的孩子們而言,即使再怎么努力也無法擺脫成為漁夫的命運。為了擺脫貧窮,每個人都苦尋各種方法,但最終還是會在父親的船上繼續干著父親曾經干過的活。就在這群人中有個名叫馬里安諾·李維拉的小船員。18歲的少年擁有挺拔而健壯的體魄。

洶涌的浪濤逼退所有漁船的時候,父親會獨自落帆,優雅地將最后一條魚收進漁網中,這是作為船長的父親留給李維拉最深的印象。

“漁網在船上是無法掙錢的。漁網在水中才能掙到錢。”這是父親最經常念叨的一句話,李維拉聽得耳朵都起繭子了。但因為漁船事故,漁業受到影響,李維拉放下漁網拿起了他最心愛的球棒。

這是相當明智的選擇。他身上隱藏著令紐約洋基隊球探們垂涎的控球能力。他不僅沒有放棄自己的才華,更是有針對性地加以苦練。他日趨閃耀的才華終被球探們發現,并登上了紐約的大舞臺。連一句英語都不會說的黑臉李維拉并沒有在數萬名美國觀眾面前表現出緊張。

“按說漁網在船上是無法掙錢的,而且我喜歡棒球……”

他輕松回應著他的粉絲們并創下了652次救援成功的紀錄,他把降臨在自己身上的機會和幸運優雅地收入了囊中。這是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MLB)史上名列第一的歷史紀錄。

“曾經在父親的漁船上干活,現在卻在美國職業棒球大賽上大獲全勝。這一過程中你學到了什么呢?”對于記者的提問,他用自己獨有的謙遜態度回答:“我沒想過自己是第一,相比之下,為了成為第一我曾不斷地努力。”他在一周7天工作制的文化中,發現了自己的才華,并在才華消失前明白了利用一周7天來好好磨煉自己的硬道理。如果才華和努力結合得如此完美,在某一領域聲名遠揚就是早晚的事了。我們不清楚我們身上到底潛藏了多少才華,所以作為成功的第一條件,我們必須全力以赴。

你付出了多少努力,就能得到多少結果。但,確實是如此嗎?社會在談論一個人成功的時候,會把這個人付出的努力看作最重要的因素。努力的重要性聽得我們耳朵都要起繭子了。當然,努力之外也會有其他因素。社會需具備能夠準確評價個人所付出努力的評價系統。而對于起跑線比較低的人群,我們的制度應適當放寬其基準線,以形成更合理的制度。而且我們自認為目前的社會制度就相當不錯。

我會用李維拉真實的例子來說明我想要闡明的內容。球探奇科·赫倫一直認為李維拉并不能勝任游擊手。但電話那頭要求奇科·赫倫再一次去確認李維拉的才華。

“作為游擊手,李維拉的才華已經被我試過了。”

赫倫對克勞迪諾·埃爾南德斯和埃米利奧·蓋斯說道。

“從沒當作投手看過吧,有必要再看一次。”

中外野手蓋斯如此說道。

“相信我。我接過他的球。不管什么方位這小伙子都能隨意扔出好球。”

作為投手,李維拉的可能性最終被赫倫肯定。赫倫也認識到自己的判斷失誤,立馬提出要和李維拉簽約。

可見社會系統并沒有糟糕到錯過那些真正有才華的孩子們。

大聯盟最后一次打擊率0.400的擊球員泰德·威廉斯這樣忠告大家。

“接下來就是練習,練習,再練習。我揮棒揮到手上起的水泡都被磨破了。我逼迫自己練習,直到手掌上起了又硬又厚的老繭。現在,你們可能見不到那么可怕的繭子。也可能是因為很多選手都帶著高爾夫手套練習擊球,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沒有人能像我一樣瘋狂地練習。這一點非常重要。”

每一個成功人士都強調自己付出的努力。“我不是聰明,只是研究問題研究得久一點而已。”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曾斬釘截鐵地否認自己的天賦。“才華比餐桌上的食鹽還要稀松平常。”斯蒂芬·金氣度非凡地修飾自己所付出的努力。

比爾·詹姆斯調查了數千名明星選手的統計材料之后畫出了著名的“老化曲線”(圖1-1)。

這個老化曲線與我們的直觀并不相左。如果覺得這個曲線僅僅是畫出了身體的老化過程,那么請再來看看圖1-2,它不僅指出了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平均獲獎年齡,還展現出了世界級天才們取得成功的過程。

比爾·詹姆斯的成功曲線好比公式,它適用于所有領域。生物學中大腦處理能力最強的時期是15—20歲之間。奧林匹克賽事中展現最強身體技能的年齡是二十幾歲。能成為數學家、物理學家的最高年齡不超過三十幾歲。作為醫生,救死扶傷率最高的鼎盛時期是四十幾歲。而能在全球范圍內運營最多資本的世界級CEO的平均年齡是55歲。

但只要過了這一年齡區間,不管你有多大的能耐,都將走向衰敗。而我們的社會體系也是隨著這一規律運作的。小學到大學按年級區分優等生和差生,名校在人類智力水平的最高點大量錄取學生。在奧林匹克賽事中,運動員只要過了平均獲獎年齡26歲,就開啟打烊模式。對超齡學生,大學招生辦感到為難。而公司會用簡歷輕松地過濾掉這些“超齡的”人。

但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有沒有錯過什么呢?教室后排昏暗的燈光下的孩子們、那些沒被球探們發現“才華”而消失的選手們,還有無名的科學家和三流音樂家,他們得到了應有的公平對待嗎?難道他們沒像李維拉那樣努力,或者確實是自己不夠優秀才被淘汰的嗎?

我想通過此書來揭示關于這個問題的嶄新的答案。為此,我們要了解心理學家們的新理論并要探訪他們的實驗室,還要給坐在昏暗燈光下的孩子們重新點亮心燈。

為什么亞裔學生在美國特別擅長數學?因為亞裔學生的成績過于優秀,常春藤都開始限制亞裔學生的入學配額。但為什么亞裔學生間相互競爭的時候,大家都變成再普通不過的學生呢?亞裔學生真的天生擅長數學嗎?努力的結果都相同嗎?

我們在羨慕第一名的同時,卻滅掉了自身的光芒。現在讓我們來看一看,我們到底錯過了什么。

流暢的成功曲線,以及它的謊言

黑框眼鏡、頭發稀疏的納特·西爾弗,一點都不像三十幾歲的人,他每次接受采訪時總給人留下眼神迷離的印象。但他正是美國乃至全世界矚目的統計學預言巨星。2008年他準確地預測了奧巴馬贏得選舉的具體細節和數據。他甚至在當選結果公布前,早已準確地預測到了35個參議院席位全部獲勝。有幾個記者稱他有“神力”相助,《泰晤士報》直接將西爾弗列入“全球最有影響力的100人”。

誰能入主白宮呢?在解答這類具有影響力的問題前,西爾弗建議我們到一所中不溜的普通高中,觀察幾天某一個班級的學生。

“我們來猜一猜這群孩子中誰將來能當醫生、律師或企業家,又有誰僅僅能夠勉強糊口度日?或許你會查看學生們的校內成績和SAT分數,可能也會查看誰交的朋友多。不管怎樣,大部分情況下你也只能‘依賴估算’。”

而得到答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看誰最后考上了哈佛。但是,這樣的預測大概率上依然是錯誤的。哈佛的前院長哈利·路易斯說過,“無數個學生在進入哈佛后,原地打轉虛度1—2年后才能真正打開眼界。這些學生根本不明白他們這么努力學習是為了什么”,這句話聽起來有那么點讓人感到失望啊。

但昏暗的燈光下,身處艱險的逆境中孩子們也可以成為未來的律師或企業家,而他們的成功才更具意義,西爾弗關注的焦點也在于此。他在判斷哪位選手能成為超級巨星,誰能入主白宮,哪一位候選人能重振企業的時候,不會依賴先前我們提到的直觀的成功曲線。

那么,讓我們重新研究一下詹姆斯的成功曲線吧。詹姆斯指出的“平均數”選手們在27歲時迎來自己的鼎盛時期。所以,球探們都在尋找27歲之前能夠畫出完美而平滑的上升曲線的選手。名校在選拔學生的時候,企業在錄取新人的時候,都懷有與這相似的期待心情。它們都在尋找以過去為基準的擁有流暢的上升趨勢的選手。

但詹姆斯的曲線準確無誤地落入平均數的“陷阱”里。西爾弗斷言這就和“平均擁有1.7名子女的美國家庭”的表達方式一樣,是個毫無意義的平均數。最重要的是,他指出我們已知的成功曲線其實包括了“很多噪聲”。他甚至強調“多到令人難以置信”。

在底層咬緊牙關重整旗鼓的人的未來和我們崇拜的偶像的隕落,這些都無法用“平均數”來解釋。所以,加里·哈科比在去掉“平均數”后,重新分析了數千名選手的數據,其結果如圖1-3所示。這里藏著很多出乎意料的故事。

第一,讓大家翹首以待的選手們并沒有超出我們的預期,相當一部分人因頂不住壓力而被淘汰。第二,當初以為是泛泛之輩而被滅燈的選手們,反而顯示出快速的上升曲線,突飛猛進。第三,我們固有的有關成功的想法是錯誤的。平緩的成功只存在于“平均數”里。

美國心理學領域的殿堂級人物、達拉斯大學的托馬斯·韋斯特教授指出,“大部分創意非凡的人會在年少時——按平均來講會在20歲之前將自己最無與倫比的創意構想出來。但與此相反的模式也有必要‘深入’地研究一番”。

為此我們要回顧一下全球知名的物理學家兼化學家邁克爾·法拉第的一生。因為極度貧窮,他沒有經歷過學校生活,所以他只會簡單的加減法運算。20歲之后,他有幸接觸到化學的入門書,隨之被這門學科深深地吸引。他并非天賦異稟。因為直到最后,他在數學方面也只會簡單的代數運用,甚至連三角函數都不會運用。法拉第的文化課水平還不如一個小學生,當二十幾歲的法拉第闖進科學領域后,有的科學家甚至質疑道:“去看看這家伙到底是不是認真的?”但是法拉第堅定的意志讓他忽略了他人的看法。韋斯特教授說道:

“現如今隨便一個街頭的流浪兒都比小時候的法拉第幸福。但比這更重要的是法拉第瘋狂地熱衷于自我啟發。他幾乎沒怎么上過學,但從少年時期開始,他狂熱地嗜讀艾薩克·瓦茨的《精神啟發》等自我啟發類書籍。”

在線條流暢的曲線中,其實很難捕捉到類似的能夠沖破逆境的堅強的意志力。法拉第在科學領域并沒有得到迅速的發展,但他的成就推動了人類的生產力。當他的成功曲線達到轉折點以后并沒有開始下滑。相反,他的成就所包含的意義反而變得更加深刻。

法拉第在30歲的時候完成了電磁轉動實驗,在他40歲的時候發現了電磁感應,在他54歲的時候發現了磁光效應和抗磁性。通過后者的發現,他55歲才得以信心百倍地發表自己的磁力線概念。

與這相反,有不少人從小被當作神童,但成年后僅僅在固有的思維上有所進展(甚至能猜到其發展方向),要不然就是固執地堅守原有的立場。他們的人生軌跡就如同哈科比的曲線,他們原本是我們翹首以待的選手,但因頂不住壓力最終免不了被淘汰的命運。

讓我們再次回到高中教室,看看這群學生中誰將來能當醫生、律師或企業家,又有誰僅能夠勉強糊口度日吧。和謹慎的西爾弗一樣,對這個問題哈佛也只是謹慎地做出了自己的推測。嘴上說著只是推測而已,實際上,我們對于一流大學篩選出的孩子們賦予了過多的含義。

當我們推測誰能考取名校的時候,或在選拔未來球星的過程當中,有多少“法拉第”們沒能等來自己頭頂上的燈光亮起,而早早地被放棄了呢?流落到三流大學后,孩子們可以重新懷抱騰飛的希望嗎?事實上,大部分孩子會認為自己已經失敗。

羅伯特·羅森塔爾的手指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羅伯特·羅森塔爾在舊金山市的一所小學隨機選出其中20%的學生,并把名單提交給了他們的老師。他聲稱他們是高智商的學生。8個月后奇跡出現了,被選中的學生的平均成績大大提高,其程度超過了其他所有同學。

羅森塔爾在實驗過程中無須做任何事情,但這次的實驗依然成了羅森塔爾最偉大的實驗。我只是說了“我是哈佛教授,認為這些孩子們很特別”這句話,然后隨便挑了幾個孩子,可被我選中的孩子們的命運卻發生了變化。

或許根本沒必要讓西爾弗預測哪個學生能成功,這還不如借用羅森塔爾的手指選出幾個孩子來得有效呢。社會傳遞給我們的信號如此強烈地影響著我們。但試想一下,如果羅森塔爾的手指并沒有指向我們,其結果會怎么樣呢?

讓我們重新回到李維拉的棒球場吧。當大家只關注像李維拉一樣的明星選手的時候,我們來簡單地拜訪一下昏暗的休息室吧。

休息室最里面的角落里坐著一位選手,名叫達斯汀·佩德羅亞。年僅25歲的他身材瘦小,而且禿頂。略緊的隊服使他的大肚腩更加明顯。就他這樣的樣貌,即使他拿出選手名牌也沒有工作人員相信他是選手,反而會叫來安保人員制止他入場。

甚至第一次見到佩德羅亞的教練一臉凝重地給球隊經理人打電話問到,難道這就是新選出的運動員?況且,他也不像其他“丑小鴨”們,有著深藏不露的獨門秘訣。

“佩德羅亞的爆發力和揮棒速度不足以對抗其他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MLB)的投手們,而且他也不屬于力量型選手。如果佩德羅亞能維持0.26的打擊率,那他還有發揮空間。但也只能成為替補三壘手或游擊手。”

評估未來之星的雜志《美國棒球》(Baseball America)選定了100位新人選手,而他僅僅排在第77位。

他在棒球界毫無存在感,喬治·布萊特批評他時就像是在教訓考試考砸的學生一樣。

“矮個子佩德羅亞的揮棒幅度非常大。如果身材矮小,就應該采取相應的動作。比如壓低揮棒動作,把球往地上打,這樣會更好些。”

“隨你!無所謂!我現在只在乎球棒和球。”佩德羅亞不顧周圍的無視與質疑,只留下這么一句話,之后他連續打了15個安打。佩德羅亞的這一招屏蔽方法將落到0.15的賽季打擊率,直接提高到0.36,他開啟了詹姆斯的平均數曲線無法說明的嶄新的成功公式。

2007年,佩德羅亞榮獲“美國聯盟新人王”稱號,次年他輕松碾壓美國的其他精英選手榮獲MVP(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最有價值球員獎),隨之“一億美元”的合同也送到了他的書桌前。

最終,布萊特承認了自己的失誤。而佩德羅亞用實力證明了布萊特的失誤。但為什么之前誰都沒有發現佩德羅亞的潛能呢?(作者注:納特·西爾弗準確地預測到佩德羅亞能成為偉大的選手。但佩德羅亞連續幾次的失誤,讓西爾弗也對他逐漸失去信心。)哈佛錄取一名新生、蘋果錄用新員工,其冷血程度和客觀程度都無法與棒球產業的選拔過程相比。因為,這是一個僅憑一名選手就能左右幾千萬美元的商業帝國。也正因為如此,哈佛、耶魯的經濟學畢業生們夜以繼日地埋頭苦干,為的就是不放過任何一名選手的潛在可能性。

這些世界級的精英們,為什么判斷佩德羅亞是個“身體素質一般”、個矮、揮棒姿勢怪異的,再普通不過的選手呢?為什么數千萬美元的預測失算了呢?

當然,佩德羅亞的禿頂與此毫不相干。這和我們迄今為止都未曾了解過的核心部分有關。為了得到答案,我們有必要在最根本的地方尋找蛛絲馬跡。

除此之外沒有更重要的

佩德羅亞是擊球員。在棒球界,能成為優秀的擊球員意味著什么呢?對于擊球員的打擊,威廉斯如下定義。

“我想說的是,‘打擊’必須要自己領悟。慎重考慮,掌握狀況,分析對方。最重要的是認清自己。為了認清自己,要不懈地努力。在球場上,擊球員是最大的變數。”

但是現在,就如同威廉斯所說,擊球員們“很難”聚精會神地打球。如果你揮出漂亮的一棒,賬號內就會多出幾千萬美元,那么你會產生什么樣的心態呢?一想到這么多錢,想做的事兒應該是不計其數了吧。而那些哈佛的畢業生們,就像狗仔隊一樣對你的一舉一動評頭論足。而那些記者們會不停地按相機的快門。但一想到這一切都有可能化為烏有,你就會時刻感到不安。還有,休息室里到處都是盼望著你退役的年輕選手們。

現在的棒球選手們被這些眼花繚亂的干擾因素包圍著,所以在他們還沒認清自己的情況下,周圍反復的評價已經替他們塑造了個人形象,而選手們也把這個塑造出來的形象當作其本人。

相反,威廉斯活躍的20世紀40年代,選手們坐10個小時以上火車是常有的事。沒有智能手機,火車上的大部分時間都被選手們用來探討棒球和“打擊”。就在這一列列的火車上,誕生了殿堂級的王牌擊球員和職業打擊率歷史排名第二的擊球員等超級巨星。其中有一位名叫喬克·羅寧的教練,他是選手們選出的最優秀教練。他經常和選手們一起討論“打擊”方法,從而引導選手們思考并教選手們如何提升自我。

“當時沒有電視。因為收入不多,所以也沒有閑錢做投資。在這樣的環境下,大家都只專注于棒球。”佩德羅亞謹遵威廉斯的教誨。波士頓紅襪隊里,他永遠是第一個出現在賽場的選手。禁酒是必須的,除了棒球之外,他甚至沒有任何其他嗜好。他以驚人的毅力屏蔽了周圍一切撲向自己的雜音。

詹姆斯如此說道:“幸運的是,佩德羅亞是充滿自信的人。如果是一個怯懦的容易聽信他人的性格,他早就消失了。這家伙從不聽別人的話。他很固執,只一心一意地練習打擊。其結果是,他迎來了新的局面。”

在佩德羅亞還只是個普通選手的時候,他也從來沒有一邊研究詹姆斯的成功曲線,一邊忙著計算退役年齡和賬戶余額。也沒像其他選手那樣斤斤計較每一次的勝利能帶來多少獎金。

相反,佩德羅亞的種種行為總能讓業界所有的人感到不可思議。獲得MVP后,他就隨便簽訂了價值4050萬美元的合同,然后直接回到球場繼續練習。連球隊領隊西奧·艾普斯坦都因為“合約金太低”而深感內疚。關于薪資問題,佩德羅亞的態度很明確,他認為長期的薪資談判只會讓自己分心而已。

有一次隊友大衛·歐提茲在破曉時分去球場訓練,發現佩德羅亞早已在球場開始訓練。歐提茲佩服地說道:“在我的職業生涯里,我從沒見過像佩德羅亞一樣完全沉浸在棒球里的人。”

如果能屏蔽雜音,就可以專心致志。而這個“專心”可以超越被一些人斷言的“平庸”。這就是威廉斯給出的教訓。佩德羅亞獲得MVP后,記者們問了佩德羅亞成為超級球星的秘訣。

“您知道嗎?我對那些數據或統計統統不予理會。我只在乎勝利和失敗。除此之外,沒什么更重要的了。”佩德羅亞直言不諱道。通過一些采訪,我們也能看得出佩德羅亞曾被傷過心。佩德羅亞打破所有人的預期,如彗星般崛起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采訪中把故鄉加利福尼亞的伍德蘭比作“垃圾場”,它曾評價佩德羅亞只是個泛泛之輩。

“我會對我說過的話負責。我真的不在乎。”

錯過佩德羅亞的伍德蘭的球探曾匿名表示,非常惋惜自己錯失的一億美元。

“我們評估的依據很明確,當時佩德羅亞連變速球技術都不會使用,他的比賽成績說好聽點能達到平均水平,說難聽點其實很多時候都在平均水平以下。如果在這樣的前提條件下,我還執意要在第一輪選秀中選中佩德羅亞,沒人會認為我是正常的。錯過佩德羅亞雖然很可惜,但當時佩德羅亞確實是平均以下的水平。”

果真如此嗎?球探必須開誠布公地回答這個問題。“是,我當時的評價就是這樣的。但這家伙居然能成功,該死的,還真的成功了。”

值得我們關注的是,佩德羅亞完全忽視了專家們苛刻的評價。這一屏蔽舉動,讓佩德羅亞畫出了全新的成功曲線。佩德羅亞斬獲MVP,毫不在意球探們驚訝的神情。因為他只專注于球和球棒。而專心致志讓他成為超越所有曲線的新星。

把一億美元收入囊中的第二天凌晨5點,當人們還在睡夢中的時候,他一如往常,獨自一人在球場揮棒訓練。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仪征市| 巫山县| 揭阳市| 武夷山市| 潢川县| 梁平县| 琼结县| 琼结县| 南雄市| 揭西县| 鄂伦春自治旗| 梧州市| 新河县| 洪洞县| 丹凤县| 古丈县| 依安县| 都江堰市| 贺州市| 扶绥县| 新晃| 白玉县| 建湖县| 太保市| 赤壁市| 赞皇县| 澎湖县| 磐安县| 旺苍县| 馆陶县| 庆安县| 海盐县| 高要市| 蓬溪县| 义马市| 晴隆县| 大名县| 克什克腾旗| 玛曲县| 固安县| 三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