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蘇州觀前街
- 游記:秋天的思考和冬天的告白
- 現代劍客
- 2006字
- 2021-07-04 12:32:35
前段時間在網上和大家交流,很多人感嘆時光的流失,都異口同聲地說要珍愛剩下的歲月......
心動不如行動,元宵節,決定陪太太一起去觀前街逛逛。來蘇州三年了,居然還沒有去過!
觀前街因其地處玄妙觀前而得名。它的得名迄今已有150多年的歷史,一直以匯集稻香村、乾泰祥、黃天源等多家名優特色的百年老店而名滿天下。
從蘇州高新區的住處出發,坐1號地鐵,20分鐘后來到了觀前街。一看,還好,比上海的城隍廟人少!
只見各大百年老店依然青春常在,風采不減當年!
來逛街的中年人和年輕人居多,看來還真“傳承有序”。
現在的觀前街,已經不是一條街的概念了,它把附近的一些橫向的和相鄰的街道都連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個以觀前街為中心的休閑逛街區域。其中有個大陳坊,就是觀前街中的小吃一條街,是去觀前街游玩時的必去之處。
來到大成坊上的小吃一條街,只見男女老少都有。不過這里的小吃還是保留了原始的路邊攤的風貌,個人感覺這比正規的店堂更接地氣。
這里傳統的各式蘇州糕點,讓人看了不僅胃口大開!無奈嘴只有二張,胃也只有二個,無法一一品嘗。
想起了中國有句俗話:“吃不了兜著走”,那就買點回去吧!
不過,隨著“全球化”的推進,蘇州的小吃早已不僅僅局限于本地的了,你看,XJ的碳烤羊肉串,味道還真不一樣!
啊呀,這是來自湖南長沙的臭豆腐,當年老毛還親自題字。前不久中央電視臺也報道過,曾有不吃長沙臭豆腐,等于白來長沙的說法。不過,這個長沙臭豆腐和我們上海的不一樣,是黑色的,據說這一家的臭豆腐都是每天從長沙空運來的。嘗了一下,味道還真不一樣——一點不臭!
還有烤豬蹄,錫紙花蛤,真是“美不勝收”,只恨胃太小!
不僅全球化了,而且現代化了,還有各種蛹,蝎子等,太恐怖了!
到了觀前街,不能不去太監弄!因為觀前街上是各種百年老店——賣糕點的、南貨的和絲綢的,而太監弄上則全部是百年名餐館!
松鶴樓不會不知道吧?!松鶴樓的松子桂魚可是“名譽天下”!!!
這是哪里?不知道?!太孤家寡聞了吧!!如果你已經記不得“得月樓”,應該一定還記得60年代家喻戶曉的喜劇片“滿意不滿意”吧?!!!
還是想不起來?再給你一點提示吧!“肉就是排骨,排骨就是肉”,這可是當年的流行語啊!!!
到了太監弄,不得不說說這個朱鴻興!這里是蘇州吃面最有名的地方,特別是素什錦面和鱔糊蝦仁面!前段時間蘇州電視臺還專門報道,今天我們就是來專程來“登門拜訪”的。
既來之,則吃之!來一碗素什錦面15元,鱔糊蝦仁面55元,還真不貴。看著眼饞吧?那就下次來蘇州嘗嘗吧!
12、往事如煙
走了一圈,一看時間,三小時,累了,坐到路邊買了個烤豬蹄啃了起來,啃著啃著,不禁眼前一陣迷糊,仿佛回來了70年代......
那時的每年春節,我們一些從小長大的“發小”們要聚在一起吃我們自己的年夜飯,這個傳統一直從1971年我中學畢業延續到1988年我去美國。
當時是一個物質生活極端貧乏的年代。買糧食要糧票,買油要油票,買糖要糖票,買布要布票,買肉要肉票,買魚要魚票,買手表要手表票,買縫紉機要縫紉機票,買自行車要自行車票......
總之,無論你買什么都要票!
因此每年除夕的這頓聚餐,桌上的雞鴨魚肉就成了問題——需要每家都“割點肉”出來。
此外,不是有了票就一定能買到東西的,還要排隊,比如買菜吧,每天凌晨2點就得去排隊,否則買不到。
當時,絕大部分都是雙職工家庭,每天都是一早要上班的,天天半夜2點去排隊買菜可受不了,因此就產生了一個職業,專門幫人買菜的。
不要小看了我,曾經也是買菜的“好手”,每年除夕的這頓“發小”聚會,買菜的事都是我負責!凌晨2點,叫上樓下的二個“發小”,一個叫小鳴,一個叫小弟,然后帶上一幫弄堂里放寒假在家沒事干臨時客串買菜家務活的小孩,出發了。
跑到菜場一看,傻了,只見不管是賣肉的攤位,賣魚的攤位,還是賣菜的攤位前,都密密麻麻地排了一長溜的磚頭、稻草繩、偶然也有幾個小板凳!
什么意思?
就是那些專門幫人買菜的“阿姨”們,每天凌晨2點就要起來去菜場買菜也受不了,因此就想出了這么一個辦法,在攤位前擺上塊磚頭或稻草繩之類的,給自己先占個位置。
令人叫絕的是,在那個毫無法制可講的年代,這些沒有任何生命特征的“東西”居然還真管用,就像原始森林里的老虎啊狼的,跑到這里撒泡尿,說這是我的地盤。
我一看,這還了得,按這個陣勢,今年年三十這頓聚餐鐵定要“黃了”——因為“排”在這么后面,還有什么會剩下的?!
于是我一聲令下:“全給我踢了”!然后又加上一句:“踢得遠一點”!!
我帶去的這幫小孩,都是唯恐天下不亂的料,加上在學校憋了一個學期了,因此還能干出什么好事來?
寒冷的夜晚終于快過去了,東方開始露出魚肚白,菜場是早上5點開秤。此時,只見那些買菜專業戶,三三倆倆地來了,這時只聽其中一個尖叫一聲:“我的磚呢?”,又聽另一個喊道:“我的草繩呢?”。
我們在旁不禁啞然失笑。
一陣忙亂之后,只聽那邊有人埋怨:“嘿,我在賣肉攤位放的磚頭怎么跑到了賣魚的攤位底下?”一會那邊又有人怒道:“我在賣豆制品的攤位放得稻草繩怎么到了陰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