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3章 43. 放了那個忘恩負義的小子!

龍門之戰,秦國大勝凱旋。一路走到雍州地界上,秦穆公這才召集群臣來商議一件要事——夷吾這小子該怎么處理?

照秦穆公的意思,要把這小子宰了,當做祭祀上天的“犧牲”,以示嚴懲。

公子縶表示支持:“就該照主公的意思辦。”

公孫枝表示反對:“不行,晉國是大國,咱俘虜晉民,又殺了晉侯,必會招來怨忿,將來整個晉國都會把咱們秦國當成不共戴天的仇人。”

公子縶說:“我又是說殺了晉侯,馬上迎回重耳來接位。殺了這無道昏君,替晉國立了個有道仁君,他們感激還來不及,怎么會怨我們呢?”

“公子重耳何等重仁義之人,當年不想借父喪得利,現在怎會肯借弟之死登位?要是立不成重耳,反讓別的公子鉆了空子,跟夷吾有什么不一樣?若是重耳肯做晉侯,必會因為弟弟的死而仇視秦國。與我國沒什么好處。”

兩個爭執不下,百里奚又送白乙丙回去治傷了,秦穆公委決不下,喃喃自語:“那到底是驅逐他?囚禁他?還是復立他更好呢?”

公孫枝進言:“關了他不過是一介匹夫,于秦國何益?驅逐他,必會招來他國接納又謀求復國。不如咱自己復立他為好。”

想起晉惠公忘恩負義的種種行徑,秦穆公恨得咬牙:“那咱們豈不是白忙活了嗎?”

“也不是。必須要求晉國割讓那河西五城的土地,并派世子圉前來秦國為人質,咱們才放回晉侯,與其講和。這樣的話,不但晉侯終身不敢小視我秦國,且今后父死子繼,世子圉也會親近我國。代代如是,豈不大好?”

“子桑算計得好啊,幾代都算到了!”秦穆公大悅,于是把晉國君臣人等都安置在靈臺山的離宮之中,派千名士兵把守。

安置停當,忽見一群秦宮內侍,身著孝衣衰服來了。原來是穆姬聽說秦軍俘獲了晉侯,便在后宮崇臺上堆積了數十層柴薪,只待晉君進城便要點火自焚。

秦穆公大喊慶幸:“幸好有公孫枝勸我不要殺了那小子,否則今日夫人要枉送一條性命!”

趕緊命內侍回報夫人,不日將送晉侯歸國,穆姬這才回宮。

被囚靈臺山的晉惠公聽說秦國有意放他歸國,忽地變得大方起來,無論是河西五城還是抵押兒子,無有不應的。只要能重新歸國復位,國土兒子皆可拋哇!馬上派大夫郤乞回晉國,吩咐呂飴甥交辦割地,質子之事。

呂飴甥不敢耽擱,立刻到秦國交上河西五城的戶籍,地圖,及錢糧,盡歸秦國。秦穆公沒看見世子圉和他一起過來,問其緣故,呂飴甥回答:“國中不和,只待寡君入境,世子便立刻入秦。”

又想搞什么幺蛾子?秦穆公心里膈應,可臉上依舊不露聲色:“晉國有何不和?”

“現國中有君子之見和小人之算。君子自知有罪于秦,感恩戴德,認為秦國守信之國,必會送寡君歸晉,支持送世子質秦。可小人以為貴國必不會歸還晉侯,不如改立世子以抗擊秦國。下臣以為您有霸主之志,定不會傷君子之心,激小人之怒。”

秦穆公微笑著同意先放歸晉惠公。但畢竟之前他一直謹守誠信仁義的原則對待自己的這位大舅哥,結果卻屢遭背叛,如今吃一塹,長一智。秦穆公終于懂得:用對待君子的方式和小人打交道是自己吃虧,對待小人就要有對待小人的手段。這是多么痛的領悟!

于是,他一命派孟明視前往接收河西五城,并分官拒守。安置停當后才遣公孫枝領兵跟呂飴甥一起護送晉惠公回國,以示修好之意。

九月龍門戰敗,待到惠公歸國時,已是十一月了。除了虢射病死在秦國,其他人都回來了。這一重大事件也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首當其沖的自然是深深得罪了晉惠公的慶鄭。

蛾晰來勸慶鄭:“主公這次回來,定不會饒你。不如逃往他國避難吧?”

慶鄭搖頭:“兵敗當死,將為虜亦當死。主公被俘我有責任,他若不回來,我也該率全家老小死在秦國以盡忠,何況他回來了呢!我便留在此地等著受死吧,稱了主公的心,也讓世人知道有罪不可逃,又何必要逃走呢?”

蛾晰勸不動他,只能嘆息而去。

待到晉惠公行至絳郊,世子圉領著狐突,郤芮,蛾晰,司馬說,寺人勃鞮等出郊相迎。晉惠公一眼就看見了人群中的慶鄭,怒由心生,也顧不得什么風度了,立馬召他出來厲聲喝道:“你怎么還敢來見寡人?”

誰知那慶鄭既不慌亦不怕,緩緩答曰:“主公若一開始聽臣的話,報答秦國‘泛舟之恩’,則無征伐之禍。第二次若聽臣的,割地與秦講和,則不必出戰。第三次若聽臣的,不要坐‘小駟’,也不會被俘。臣一直忠于主公,為何不見?”

“難道你無罪嗎?”

“臣有死罪三項:一不能使主公聽從臣的忠言,二有卜言臣為車右最吉利,卻不能使主公相信,三為救主公去叫人,卻沒來得及讓主公不為他國之俘。臣請受刑,以抵此三罪。”

晉惠公覺得堵得慌,慶鄭的話宛如一個溜光堅硬的果殼,他找不到一個下口的地方,便示意梁繇靡代他說話。

梁繇靡說:“你所說的都不是關鍵。你犯下的死罪是如下三項。主公在泥濘中,召你相救,你不管不顧;我幾乎要抓住秦君了,你跑來打岔;我們都被俘了,你一不力戰,二不帶傷,全須全尾地跑回了國。有此三項,足可受刑。”

蛾晰想為慶鄭說話:“慶鄭寧死不避刑罰,勇氣可嘉!主公請赦免他,將來也好報韓原之仇。”

“晉已戰敗,又用這么一個罪人來報仇,豈不讓天下恥笑我晉國無人了嗎?”梁繇靡深恨慶鄭壞了自己立下不世之功的大事,必殺之以后快。

家仆徒勸諫:“慶鄭畢竟對主公進過三次忠言,以抵死矣。不如赦免他以成就主公的仁義之名。”

梁繇靡反對:“國家強盛靠的是法制。若亂了法度,人人都無所畏懼了。不誅慶鄭,以后晉國再不能用兵于外了!”

晉惠公不再猶豫,命令司馬說立即行刑,當場斬了慶鄭。此時,忽然天昏地暗,日色無光,在場諸大夫大多都流下了眼淚。蛾晰為報慶鄭載車之恩,為他操辦了后事。

慶鄭為什么不逃呢?都是為了兩個字——名節。中國古代的士大夫貴族,都是把這兩個字看得比生命還重的。頂著謀君的不忠之名外逃,必被人待見,還不如一死留個清白好名聲。何況自己那時怕是真的不盼著晉惠公的好來著,也不冤了!

不過,慶鄭這一死,晉惠公器量小不能容人的名聲也傳遍了天下,寫進了史書,天下英才莫不裹足,晉國想中興可就難了。

晉惠公是個牽著不走,打著走的貨色,這回學乖了,馬上派世子圉跟著公孫枝去了秦國當人質。秦國也夠意思,送回了屠岸夷的尸首,以上大夫的禮儀下葬了,其子孫世襲中大夫。

形勢漸漸穩定,可晉惠公的心里卻定不下來。每次他一有點什么事,國內國外總有人要迎重耳回來就位國君,看來這個人終是心腹之患,不除不行。

郤芮推薦,要殺重耳,寺人勃鞮是最合適的人選。當年他領兵討蒲城,割了重耳一個袖子,如今時時擔心重耳一旦復國,他必沒有好果子吃。要殺重耳,他比誰都積極。

果然,勃鞮一聽說此事,馬上出了個點子:“若領兵去討論伐,那翟國必然會興兵拒守,難以成功。不如悄悄地帶一隊刺客微服前往,乘重耳出游的機會,一舉擊殺,必能成功。”

惠公大喜,馬上給了勃鞮黃金百鎰做刺殺經費,還囑咐道:“三天內便要出發,事成之后,另有重賞。”

他們自以為機密,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狐突聽說勃鞮突然間變得揮金如土,訪求力士,心中疑惑。便找宮中相熟內侍細細查問,大略知道了個眉目。馬上寫了一封密信,派人星夜送往翟國,報與公子重耳知道。

欲知公子重耳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枣强县| 广平县| 延川县| 阜平县| 靖远县| 那坡县| 沁水县| 琼结县| 云梦县| 广昌县| 鹿泉市| 府谷县| 肥西县| 扶风县| 威海市| 栖霞市| 新乡县| 建瓯市| 高要市| 咸宁市| 长乐市| 开封市| 壤塘县| 稻城县| 齐河县| 聊城市| 郓城县| 铁岭市| 双辽市| 民乐县| 涪陵区| 宁化县| 泾川县| 惠安县| 洛南县| 扎兰屯市| 土默特左旗| 岱山县| 高尔夫| 湖南省| 武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