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7章 27. 衛懿公好鶴亡國

衛懿公就是那個害死急子壽子的衛惠公朔的兒子,于周惠王九年繼位,到如今也在位九年了。他在歷史上的風評很差,最突出的一點是他有一項特別的愛好——喜歡仙鶴。

在現代社會,一個人在工作之余有點個人愛好是好事,可以怡情雅趣。可放在那個時代的國君身上,極容易引上亡國之禍。這位衛懿公和那位飯牛的王子頹有的一比,只不過喜歡的動物一個是牛,一個是鶴,結果都是玩物喪志,身死國滅。

懿公愛鶴,凡有人進仙鶴與他,則必有重賞。這個宮苑內外,四處養鶴,何止數百。而且他把鶴當人來養,每只仙鶴都有品級俸祿:上等鶴享受大夫的俸祿,次一等的享受士官的待遇。養鶴的人也有高工資。懿公出行,都帶著這些寶貝仙鶴,大搖大擺地在軒車上隨行,人稱“鶴將軍”。

養這么多鶴,這么多人,錢從哪來?自然是披刮衛國民眾了,為了鶴們養尊處優,不知強掠多少民脂民膏,害得多少人家破人亡,衛懿公毫不憐惜。

其實衛國人還牢牢記著二子乘舟的冤屈,自惠公復位后,百姓們日夜詛咒他不得好死。及料他竟得了個壽終正寢,兒子懿公又是這么個荒唐德行,衛人無不憤恨。此時急子壽子黔牟俱是絕后,只有公子碩與宣姜生的公子毀素有賢名,百姓人心歸附。

但公子毀見自己不知該叫他哥還是叫他侄子的懿公如此行事,自知衛國遲早必亡,于是找了個借口長期留在齊國不回來了。齊桓公倒看重他,嫁了個宗室女與他為妻,長居臨淄了。

眼見民怨日沸,大夫石祁子(大義滅親的石大夫之后)與寧速共掌國政,也常常勸諫衛懿公,可人家不聽啊!

所謂戎狄一家,齊桓公滅了山戎,可北狄尚在,那狄主名瞍瞞,此時已控弦數萬,兵強馬壯,時時想著掃蕩中原。行派出二萬騎攻伐邢國,大大地搶掠了一番。又聽說齊國要來救援邢國,于是移兵轉向衛國。

衛懿公正載著鶴們打算出游呢,聽得狄人入侵頓時大驚失色,立時斂兵授甲,準備迎戰。可百姓們都逃避山野,不肯響應號召來當兵。好容易逮著百來個人,懿公心中疑惑,詢問他們為什么不肯當兵保家衛國。

百姓們答曰:“主公只用一物,便可以抵御狄人,哪里用得著我等?”

“何物?”

“鶴。”

“鶴哪能打仗抵御狄人呢?”

百姓們氣憤地說:“鶴既不能戰,是無用之物,那主公為什么逼我們這些有用的能戰之民去養活那些無用之鶴,百姓們不服!”

衛懿公還算有些理智,終于向人民認錯了,下令將所養的鶴全都放了。可這些仙鶴好日子過慣了,哪里肯回歸自然呢?全都圍著懿公的軒車不肯飛離,沒辦法,衛懿公狠下心親手掐死了兩只鶴,這才勉勉強強招集了一些人,湊起一支部隊。

為表現自己知錯就改的誠心,衛懿公力排眾議,決定親自率軍出征迎敵。將國中所有政務委托給石祁子與寧速兩人,自己召集兵車步卒往滎澤而去。

一路上,只聽軍中有歌云:“鶴食祿,民力耕;鶴乘軒,民操兵。狄鋒厲兮不可攖,欲戰兮九死而一生!鶴今何在兮?而我瞿瞿為此行!”

衛懿公知道自己因為好鶴如今已失盡民心,心中更加悶悶。

等行近滎澤,見有狄軍千人,行進得毫無章法。大夫渠孔心生輕敵之意,下令進軍,誰料這是敵人的誘兵之計。待衛軍進入伏擊圈,,立時呼哨而起,四面殺聲大作,全軍被狄人截成三段。衛國軍隊本就是湊合起來的,此時人人丟盔棄甲而逃,只想逃命,不想殺敵。

渠孔讓衛懿公微服下車逃走,可到了此時,衛懿公倒生出幾分豪情說:“孤寧一死,以謝百姓!”

不過須臾片刻,衛國全軍覆滅,懿公與渠孔先后被狄人砍為肉泥,尸骨不存。

太史華龍滑,禮孔被俘,狄人本欲殺他們,可他們說:“我們是執掌衛國祭祀的太史,若殺了我們,鬼神不會庇護你們。”

北地狄人最是相信鬼神之說,瞍瞞便放他們登車而歸。

二人回城,將敗績告知于寧速之后,禮孔說:“吾將事君與地下!”遂拔劍自刎。華龍滑為了保護衛國史籍則入城。

寧速與石祁子商議后,為避狄人鋒芒,決定帶著宮眷百姓棄城而走。人們攜老扶幼,爭相逃命,哭聲震天。狄兵長驅直入進入衛城。老百姓落在后頭的,盡數被屠殺。

其實兩位大夫這個決定有些不智。老百姓的兩條腿怎么趕得上游牧騎兵的快馬?若不逃,憑借著城墻和護城河,怎么也能抵擋一陣,以待他國救援。這樣把手無寸鐵的百姓帶到曠野之中,正有利于狄兵縱馬殺戮,以己之短,適人之長,不死何待?

付出了近一半人命的代價,這才到了黃河邊,幸好宋桓公早派兵來接應,船也早備下了。趕緊星夜渡河,狄兵追到黃河邊這才悻悻而走。將衛國府庫及民間財物搶掠一空,一把火燒了城,滿載而歸。

衛國有個大夫弘演,此時正從陳國出差回來。聽說衛懿公死在滎澤了,便去尋找他的尸身。一路上只見骸骨累積,血肉狼藉,心內傷感。忽看到衛國大旆倒在一旁,心想:“既然王旗在此,主公的尸身應該就在附近了。”

走了幾步,見一個小內監手臂骨折,倒在路邊呻吟,便問:“你知道主公死在何處了么?”

那內監手指著一堆血糊糊的肉塊說:“這便是主公了。吾親眼看見主公被殺,吾因臂折不能走,特臥在此地等國中有人來為主公收尸。”

弘演見那堆血肉零落不全,只有一片肝還算完整。于是捧起它來一拜再拜,對從人說:“主公無人收葬,吾將以此身作棺安葬主公。待我死后,埋我于林下,等立了新君,再告之我葬身之處。”

說完,弘演拔刀剖開自己的肚子,將那片肝裝進去,倒地而亡。從人將他掩埋后,載著小內監渡過了黃河,再去打探消息。

那邊石祁子過了河查點人數,連官帶民只剩下七百二十人了,狄人殺人之多,可見一斑。雖說公子申可立為君,奈何人民太少了。于是從共與滕二邑,再抽十分之三的人口過來,一共四千多人,湊成五千之數,在漕邑立公子申為君,是為衛戴公。

可戴公先前已有病在身,沒幾天便薨了。這就有了寧速前往齊國,要接回公子毀為新君。齊桓公因為沒及時救衛心中有愧,便贈與公子毀良馬,祭服,牛羊豬雞,以及木材無數,幫他自立門戶。

公子毀剛到漕邑,弘演的從人與那個小內監也到了。聽到弘演納肝之事,公子毀感其忠烈,一面為懿公戴公發喪,一面追封弘演,表彰其忠。這是周惠王十八年冬十二月的事了。

來年春,公子毀改元,是為衛文公。整個衛國此時只有車三十乘,衛文公自己連個像樣的住處都沒有,還寄居在別人家中,甚是荒涼。

管仲建議齊桓公擇一地為衛國筑城,以防御戎狄,桓公深以為然。正商議間,忽邢國遣人來報,說狄兵又來侵犯了,乞望齊國相救。

齊桓公傳檄宋魯曹邾各國,合兵救邢,于聶北會合。宋曹兩國先到了,管仲說:“狄人剛剛來犯,邢國尚有力量防御,此時去救,彼國尚未到力竭之時。不如等一段時間,邢力不能支時,咱們以逸待勞,能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戰果。”

通俗一點講,就是等兩方打個兩敗俱傷時齊國再出面,既有功勞又不用付出太多。于是借口魯邾兩國人馬還未到,屯兵于聶北,按兵不動。

不知不覺兩個月過去了。邢國終于支持不住,防線崩潰了,邢國男女百姓,像決堤的河水般向聶北涌來。其中一人哭倒在齊桓公面前,正是邢侯叔顏。

齊桓公再次救援不及時,又很羞愧,馬上大軍開拔。可那狄主瞍瞞此時聞聽消息,早就放一把火后,望北飛馳而去。望著已成一片廢墟的邢城,桓公問:“此城還能住嗎?”

邢侯說:“百姓大都逃到夷儀去了,吾愿將社稷遷往夷儀。”

于是,齊桓公命三國各具版筑,修建夷儀城,又從齊國運去物資無數,邢國君臣,如歸故國,歡聲雷動。

管仲說:“既然咱們為邢國修了城,也要為衛國修好城,否則衛國該怎么看咱們?”

到了漕邑,衛文公毀已遠遠出迎。只見他大布為衣,大帛為冠,仍穿著一身孝服,齊桓公不由心生惻隱:“寡人欲為君定都,不知何處為宜?”

“孤已占卜得楚邱為吉地,但我國已亡,無力筑城!”

“此事便無需君操心了。”

于是,在齊國鼎力相助下,一座新城在楚邱而起,衛文公感念齊桓再造之恩,作《木瓜》詩以詠:“投我以木瓜兮,報之以瓊琚。投我以木桃兮,報之以瓊瑤。投我又木李兮,報之以瓊玖。”

存邢城衛,是齊桓公對華夏民族最大的歷史貢獻。當時的中國,四夷環伺,中華文明不絕如線。孔子說過:“微齊桓管仲,吾將披發左衽矣。”若沒有齊桓公與管仲的積極作為,那么以當時周室衰微的力量,決不可能團結中原諸侯之力共同抵御戎狄,中華文明能否延續,是個未知之數。幸好有齊桓管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出国| 乌拉特前旗| 卢氏县| 福鼎市| 中山市| 天镇县| 塔河县| 漯河市| 江陵县| 霍州市| 永泰县| 科技| 盘山县| 平凉市| 广灵县| 平遥县| 罗山县| 谷城县| 龙游县| 张家界市| 宜宾市| 海宁市| 墨玉县| 疏附县| 怀化市| 吴江市| 新宁县| 南充市| 集安市| 西林县| 石渠县| 大姚县| 杨浦区| 宁都县| 巴塘县| 竹山县| 沾益县| 古丈县| 阿克苏市| 密云县| 外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