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悼公聽說趙氏尚存孤兒趙武,便叫韓厥召他們來。韓厥說:“可如今那屠岸賈還在朝中,主公若想召他們來,必須秘而不宣。”
“寡人知道了。”
韓厥出了宮門,馬上親自駕車前往盂山迎接趙武。回來時,程嬰駕車,當(dāng)初是從舊絳都出走的,如今卻進(jìn)的是新絳的城門,城郭迥異,不由得不感傷。
韓厥引趙武入宮拜見晉悼公之后,便藏于宮中。
次日悼公稱病不朝,韓厥率領(lǐng)百官前來問安,當(dāng)然屠岸賈也跟著來了。悼公說:“你們知道寡人是什么病嗎?只因為功勞簿上有一事不明,所以心中不安,以至成疾。”
眾臣叩問:“不知是哪件事不明?”
“那趙氏一門,趙衰與趙盾兩世有大功與我晉國,怎么忍心絕了這一門的血脈?”
“趙氏滅門是在十五年前,如今主公便是想追復(fù)其功,也無人可立呀!”
晉悼公這便喚趙武出來拜見諸臣,大家很是奇怪:“這位小郎君是誰呀?”
韓厥介紹:“這便是那趙氏孤兒趙武,之前被摔死的是門客程嬰之子。”
再去看屠岸賈,早嚇得魂不附體,拜伏在地上,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晉悼公恨恨地說:“此事都是這屠岸賈所為,今日不族滅其家,何以慰趙氏冤魂于地下?”
吩咐左右將屠岸賈綁了斬首,命令韓厥與趙武領(lǐng)兵包圍屠岸家宅,將其全家無論老幼通通誅殺。趙武將屠岸賈的首級,放在父親趙朔墓前祭奠。晉國上下無不拍手稱快。
晉悼公誅了屠岸賈,便于朝堂上拜趙武為司寇,之前趙氏的封邑爵祿,全部發(fā)還給趙武。又感念程嬰的勇義,要用他為軍正。程嬰不肯,說:“我之所以不死,就因為趙氏唯一的孤兒未立業(yè)。如今趙武既已復(fù)官報仇,我怎能獨自貪戀富貴,卻讓公孫杵臼獨死呢?我必將去地下找他了!”
程嬰自刎身亡。趙武是撫尸痛哭,厚葬其與云中山,與公孫杵臼為伴。此二墓被稱為“二義”冢。趙武為程嬰守孝三年,以報其恩德。
晉悼公立趙武為卿,又從宋國召回趙勝,將邯鄲仍舊封給他。之后,大修國政,群臣中賢者立,能者任,論前功,赦小罪,使得群臣各安其職,無不用命。具體是如何任用的?且說些重要的職位與有名的臣子。
韓厥為中軍元帥,士匄為副;荀罃為上軍元帥,荀偃為副;欒黡為下軍元帥,士魴為副;趙武為新軍元帥,魏相為副;祁奚為中軍尉,羊舌職為副;魏絳為中軍司馬,張老為侯奄。這是軍中。
行政上頭,韓無忌掌管公族大夫的事務(wù),士渥濁為太傅,賈辛為司空,欒糾為悼公的親軍戎御,就是為悼公駕車的。荀賓為車右將軍,程鄭為贊仆,鐸遏寇為輿尉,籍偃為輿司馬。
自此,晉悼公與百官戳力同心,減稅斂,輕役使,百姓民心順暢。宋魯?shù)葒犝f,無不來朝見,表示歸附之意。只有那鄭成公,因楚共王為他失了一只眼,感念于心,死心塌地依附于楚,不理會晉國。
楚共王鄢陵之戰(zhàn)中吃了大虧,損了一只眼,兒子又被俘了,如何不怒。最初聽說晉厲公被殺了,喜形于色,正想著如何舉兵報仇呢。接下來又聽說立了個有能力的新君,大有復(fù)興霸業(yè)之勢,又轉(zhuǎn)喜為愁。遂召集群臣來商議,怎么樣才能擾亂中原,讓晉國的霸業(yè)不成?
令尹羋嬰齊什么主意都沒有,反是公子壬夫進(jìn)言道:“中原諸國,惟宋國爵位最高,何況宋國位于晉國與吳國之間。若想擾亂晉國的復(fù)興之業(yè),必拿宋國開刀。如今宋國有魚石,向為人,鱗朱,向帶,魚府五位大夫,因與右?guī)熑A元不和,出奔在我楚國。如果咱們借些兵馬給這五人,讓他們?nèi)ビ懛ニ螄艄ハ鲁且乇惴饨o他們,還愁他們不用全力?這便是以敵攻敵。晉國若是不求,則失去諸侯之心;若救宋的話,必會攻魚石他們,我們可坐觀其成敗,豈不是好?”
楚共王覺得這法子好,遂拜羋壬夫為大將,以魚石等人為向?qū)Вy(tǒng)率大軍伐宋。
說起來也是有趣,晉楚兩個大國為爭霸幾十年間斗得烏眼雞似的,但主戰(zhàn)場卻從來不在本國境內(nèi),反而不是在宋境便是在鄭國。晉國看楚國不順眼,往往會找鄭國開刀,晉伐鄭,楚國來救;楚國想找晉國麻煩,卻總挑宋國的刺,楚伐宋,則晉國必來救。年年如此,歲歲如斯。
周簡王十三年夏四月,楚共王親率大軍,邀上鄭成公一起討伐宋國。魚石等奔楚叛宋的五大夫為前導(dǎo),很快攻下了彭城。共王留下三百乘兵車給魚石,讓他們負(fù)責(zé)守衛(wèi)彭城,說:“晉國是故意與吳國交好,借以為難楚國,而彭城是吳晉往來的必經(jīng)之路。如今留下重兵給你們,進(jìn)可以將宋國分割為二;退可以使吳晉兩國斷絕往來交通。你們要用心駐守,不要辜負(fù)了寡人的重托啊!”
楚共王安置妥當(dāng),便回郢都去了。
或許彭城這個地方對于宋國真的很重要,當(dāng)年冬天,宋平公便派大夫老佐領(lǐng)兵圍了彭城。老佐,姓氏為老,名為佐,不是年紀(jì)很老的意思。魚石率隊出城迎戰(zhàn),被老佐擊敗。
楚國令尹羋嬰齊親自領(lǐng)兵來救援彭城,那老佐勝了一場,難免貪功輕敵,被誘入楚陣,中箭身亡。公子嬰齊乘勝追擊,繼續(xù)進(jìn)兵,直逼睢陽。宋平公戰(zhàn)栗不安,只好派右?guī)熑A元前往晉國求救。
韓厥對晉悼公說:“先文公的霸業(yè),便開始于救援宋國。我晉國興衰之機(jī),在此一舉,不能不發(fā)兵啊!”
晉悼公同意出兵,同時派出使節(jié),前往其他諸侯國相邀共同出兵救宋。他自己帶著大將韓厥,荀偃,欒黡等人,預(yù)先陳兵于臺谷,等候諸侯聯(lián)兵。公子嬰齊聽說此事,便班師回了楚國,讓魚石他們自己去對付晉軍。
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魚石他們能守住彭城嗎?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