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淺析薛寶釵的人物性格及命運

薛寶釵古典名著《紅樓夢》中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釵正冊與林黛玉并列第一,男主角賈寶玉的姨表姐、妻子。她容貌豐美,舉止嫻雅,善處世為人,識大體,是曹雪芹理想的化身。父親早亡,有一母(薛姨媽) 一兄(薛蟠)。寶釵進京主要是為了備選“才人、贊善”之職,但由于各種原因后文再未提及。進京后與母親薛姨媽、哥哥薛蟠寄住于賈府。

她掛有一把鏨有“不離不棄,芳齡永繼”的金鎖,與賈寶玉隨身所戴之玉上所刻之“莫失莫忘,仙壽恒昌”恰好是一對,寓意金玉良緣。紅樓夢八十回后失傳,據推測,賈寶玉與薛寶釵成婚,卻并不愛她,愛的是青梅竹馬卻已身亡的黛玉,賈寶玉沉浸在對過去美好生活的懷念和哀悼中,又無法忍受“轉眼乞丐人皆謗”的生活,十分絕望和痛苦,最終出家。而寶釵和寶玉無子,最終回到娘家(薛家),死在薛家,正應了那句“金簪雪里埋”。

寶釵捕蝶

31

在《紅樓夢》塑造的眾多個性鮮明、豐滿的人物當中,薛寶釵無疑是最難給予評價的一個。你無法像對其他小說人物那樣簡單地把她歸入“好人”或“壞人”之列。一方面,她集美貌與智慧于一身,而且穩重溫柔,識大體顧大局,是完美無瑕的大家閨秀的典范;另一方面,她在骨子里是一個追求現實功利的現實主義者,并且她的現實主義價值觀又不像王熙鳳那樣赤裸裸地暴露在人們面前,而是深深地隱藏在封建淑女的外衣之下,具有極大的迷惑性。也正因為如此,人們對她褒貶不一,眾說紛紜,使薛寶釵這一人物性格具有了更多的文化闡釋意義。下面將從個人外貌、生活環境、復雜又多變的個性及作者對她的態度來進一步分析薛寶釵的人物性格。

一、貌由心生,外貌描寫

首先我們來看看在書中是怎樣描繪薛寶釵的形象的。《紅樓夢》第八回中就有對她外貌的正面描寫:“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如水杏。”而眾人對她的評價“絕色的人物”,可見她的美麗。當然,在大觀園中,黛玉無疑也是美中翹楚,但是相對于“嬌襲一身之病”的黛玉來說,寶釵的健康美又要略勝一籌,而她的這種美又是在淡妝素服之下的一種自然美,這些從文中對她日常裝扮的描寫可以初見端倪:“水綠色棉襖,玫瑰紫二色金銀鼠比肩褂,蔥黃綾棉裙,一色半新不舊,看去不覺奢華。”

文章第七回中薛姨媽說她:“寶丫頭古怪著呢,她從來不愛這些花兒粉兒的。”她自己也說:“你看我從頭至腳可有這些富麗閑妝?”并且在《紅樓夢》第五十七回中“最怕熏香,好好的衣服,熏的煙燎火氣的。”她全身上下看不到一點奢華,唯覺淡雅。如果把這樣的裝扮與她“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的薛家家庭背景聯系起來,這又是多大的反差!曹雪芹是把寶釵的美表現為一種雍容嫻雅之美,從這些看似閑筆的描寫中我們可以窺見她性格中溫柔敦厚的一面。

二、環境影響性格

與賈寶玉、林黛玉的出場不同,曹雪芹筆下的薛寶釵一出場就是從非常現實的背景中向我們走來。她以世代皇商之女,金陵惡霸薛蟠之妹,皇宮待選秀女的身份入京,沒有神話,沒有詩意,甚至沒有美的氛圍。在她的周圍一切都是那么世俗,那么平凡,卻又籠罩著貴族之家的珠光寶氣。

薛家與賈王史三家齊名,護官符上寫道“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小說中介紹說“家中有百萬之富,現領著內帑錢糧采辦雜料”,換言之,薛家就是當時一個支用國庫營商的大官僚家族。因此與賈府的那種純粹官僚式的貴族世家不同,其商業氣味很濃。在這樣一個大富商家族中,薛寶釵早年喪父,哥哥薛蟠“終日惟有斗雞走馬,游山玩水而已”,因而薛寶釵“自父親死后,見哥哥不能體貼母懷,她便不以書字為事,只留心針黹家計等事,好為母分憂解勞”。薛寶釵既懂得生計又有理家才能。林黛玉、史湘云看不懂當票,被薛姨媽取笑為“侯門千金”的呆子,而這對薛寶釵來說“本是玩慣了的東西”。再如王夫人叫人去買人參,寶釵說市面上的人參都不好,“雖有一枝全的,他們也必截作兩三段鑲嵌上蘆泡須枝,摻勻了好賣,看不得粗細”。舒蕪先生贊嘆說,她這就不僅知道一點醫藥道理,而且對藥材市場的真偽都洞若觀火。小說寫“我們鋪子常和參行交易”,可見寶釵懂得生計是與商人生活有關的。一個人的生活環境對其性格的養成有巨大影響,因此在她的身上不可避免的帶有以追求現實功利為目的的商人精神與色彩。并且她將這種功利主義價值觀融入到自己的思想體系當中,成為了她的一種生存哲學。

三、態度決定命運

想要深入了解薛寶釵的性格特征,首先一個問題是,作者曹雪芹對薛寶釵的態度是怎樣的。很多人認為曹雪芹對薛寶釵是持否定觀點、是批判的。其實不然,而且從各個細節描寫所表現出來的是作者對薛寶釵深刻熱烈的愛。如果沒有如此熱烈的愛,薛寶釵的形象也不能散發出如此迷人的光彩,讓讀者為她神魂顛倒,引出幾揮老拳爭執。但作者并不因為深愛薛寶釵這樣的形象而有意掩飾她那些不可理喻的思想和行為。在《紅樓夢》

第三十二回中丫鬟金釧由于對賈寶玉說了句情話被王夫人逼得跳井而死,這是《紅樓夢》中兩代人之間的首次激烈沖突,也是鮮花如錦柳如煙的人間仙境中的一場大悲劇,它對寧榮二府中人們的刺激是可想而知的。罪魁禍首王夫人承認:“這是我的過錯。”賈寶玉專門去了水仙庵祭祀年輕的冤死者,一向奴氣十足的襲人也不禁流下淚來,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且看薛寶釵的作為:她聽到金釧的死訊后既沒有傷感也沒有嘆息,而是徑直去了王夫人的房間,在那里她竭力勸慰王夫人:“她(金釧) 并不是賭氣投井,多半是她想下去住著,或是在井邊玩失足掉下去的。她在上頭拘束慣了,她一出去自然要到各處去玩玩逛逛,豈有這樣大氣的理?縱然有這樣的大氣,也不過是個糊涂人,也不為可惜,”“十分過不去,不過多賞她幾兩銀子也算盡了主仆之情了。”巧舌如簧、邏輯清晰的詭辯,轉瞬之間,使受害者成了找麻煩的糊涂人,害人者成了施舍恩惠的慈善家,在寶釵的意識里下人的性命比貓兒狗兒金貴不了多少,區區幾兩銀子既賠了性命還償還了良心上的債務。在我看來,這樣的說法更有進一步的目的,當王夫人說起沒有新衣服為金釧裝裹,又不愿意拿黛玉的新衣服頂替時,寶釵立即挺身而出:“姨娘這會子何用叫裁縫趕去,我前兩日倒做了兩套,拿來給她豈不省事?”王夫人也因此對她感激至深,贊賞倍至。這個結果難說不在寶釵的預料之中。籠絡人心的手腕耍得如此巧妙潤物無聲,在一個少女的身上,這樣的冷酷和圓滑著實令人膽戰心驚。這種行為僅僅解釋為受封建思想的影響是不全面的,它更多地來源于薛寶釵心里更深處的一種冷漠,性格中的冷酷無情。另一個明顯的例子在《紅樓夢》第二十七回,薛寶釵由于撲蝶偷聽到了滴翠亭里小紅和翠兒的談話,在就要被發現的緊急時刻,她故意放重了腳步,笑著叫道:“顰兒,我看你哪里藏!”于是小紅錯以為:“了不得了,林姑娘蹲在這里,一定聽話去了!”無論薛寶釵的行為在這里是有意還是無意的,都表現出她的損人利己。我寧可相信她的這個金蟬脫殼之計是迫于無奈無心而為,但是就算在無心行為之時都能自然而然地嫁禍于人,可見她的利己思想已經無藥可救,根深蒂固了。對于曹雪芹來說,寫清薛寶釵這個人溫柔善良性格背后的圓滑冷漠和愚拙守道背后的追名逐利,以上兩處的描寫是遠遠不夠的。所謂見微知著,對細節的精彩描寫才是寫活人物的關鍵所在。在第六十七回中她對柳湘蓮和尤三姐的悲劇缺乏同情心,在第二十二回中她只挑賈母喜歡的戲文與食物點,在第三十五回中她當著眾人的面夸獎老太太,在三十三回中她極力勸導寶玉走仕途、學經濟,在四十二回中她抓住機會向黛玉灌輸“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思想,等等。這些足以構成薛寶釵性格本質的體現,任何對寶釵褒獎有加的人都不得不面對這一尷尬。然而曹雪芹也并不吝嗇筆墨于寶釵性格中的冷漠、利己、圓滑和世故,同樣的,一旦失去這樣的描寫,薛寶釵實際上也就失去了性格中最吸引人的地方。作家周中明在其著作《紅樓夢——迷人的藝術世界》中提到薛寶釵在《紅樓夢》中的形象化丑為美,也是基于對曹雪芹描寫薛寶釵這個人物形象時著力刻畫其性格復雜性的深刻認識。從某些方面來說,我并不贊同薛寶釵人格中的美和丑是尖銳對立的,正如史湘云口中的陰陽之說,是一種樸素的辯證法。如果不用丑和美這樣尖銳的詞匯,那么我寧愿說薛寶釵一直處在追逐功利和回歸本真的矛盾之中。

寶釵另一個主要性格特點就是“會做人”,她雖然說過,對和尚道士所說的“金玉良緣”認為是胡說,又說金鎖沉甸甸的戴著無趣,但實際上并非如此。寶玉去看生病的寶釵,寶釵拿著他的玉“重新翻過來細看”又“念了兩遍”,再嗔怪丫環鶯兒為何不去倒茶,引出鶯兒笑說“和姑娘項圈上的兩句話是一對兒”,這正好達到以此引起寶玉注意的目的。然后再將本來戴著無趣的金鎖從里面的大紅襖上掏將出來。薛寶釵籠著紅麝串招搖過市也是同樣道理。本來她不愛花粉,衣著樸素,最不喜打扮,但金鎖專等玉來配,而紅麝串是元春獨賜予她和寶玉的,都是命定婚姻的征兆,所以以此才能來證明只有她才是得天運命堪配寶玉的人。虛偽而“會做人”的寶釵就是這樣,以“敦厚溫柔”的“淑女”身份為掩蓋,用她深隱的心機暗示和討好賈府的家長們。賈母要給她過生日,問她愛聽什么戲文,愛吃什么東西,她深知老年人喜歡熱鬧戲文,喜吃甜爛食物,就按賈母平時的愛好回答。她還當面奉承賈母說:“我來了這么幾年留神看起來,鳳丫頭憑她怎么巧,也巧不過老太太去。”結果賈母大夸獎她:“提起姊妹,我們家四個丫頭算起全不如寶丫頭。”她的思想言行表現出來的虛偽,也主要是因為封建道德本身的虛偽,她的頭腦里浸透了封建主義思想,她是一個忠實的信奉封建道德和封建禮教的淑女。她認為按照封建道德規范去做是天經地義的事,是最道德的。

四、真假完美妻子

鑒于以上寶釵的性格特點,我又想到在王昆侖的《紅樓夢人物論》中有這樣一段話:“直到今天,很多的中國人還有‘娶妻當如薛寶釵’之想。

誠然,寶釵是貌美的、是端莊的、是和平的、是多才的、是一般男子最感到‘受用’的賢妻。如果你是一個富貴大家庭的主人,她尊重你的地位,陪伴你的享受;她能把這一家長幼尊卑的各色人等都處理得和睦而得體,不苛不縱;能把復雜的家務管理得井井有條,不奢不吝。如果你是一個中產以下的人,她會維持你合理的生活,甚至幫助你過窮苦的家計,減少你的許多煩惱。如果你又多些生活的賒余,她會和你吟詩論畫,滿足你的風雅情懷。她會使你愛,使你敬,永遠有距離地和平相處,度過這一生。不合乎禮法的行為,不近乎人情的說話,或是隨便和人吵嘴慪氣的事,在她是絕對不會有的。尋找人間幸福的男子們沒有不想擁有寶釵這樣一個太太的理由罷?”

也許寶釵是這世間男子追求的完美妻子,其實不然,細想我覺得寶釵又未必是一個真正完美的妻子。我們不妨仔細看,在《紅樓夢》書中并沒有描寫寶玉和寶釵戀愛的史實!可寶玉和黛玉初見的時候,如但丁與比特麗絲橋上的相逢,西廂記張生在佛場中的“驚艷”相近,是一見面便觸動了心靈的悸動。而寶玉和寶釵的初見,卻是彼此認那個寶玉和金鎖——兩件命定婚姻的象征物。象征物自然是具有極大的威力的,但這時作者指出寶玉和寶釵的關系是從外而來的物質上的。我們看得見黛玉為寶玉悲傷,寶玉為黛玉而癡迷;雖能看到寶玉欣賞寶釵時而沉醉,可在寶釵這方面卻永遠是那么平平淡淡的。換句話說,黛玉要的是寶玉的真心,是愛情;寶釵則要的是寶二夫人的地位,是要婚姻。在當時的正統思想看來,戀愛不但是不正當的,而且是無必要的。青年們應當嚴防那些浪漫傳奇的誘惑,男女婚姻是“人之大倫”,終不能避免的。以賈府門閥之高貴,寶玉地位之重要,這個孫媳婦的寶座是值得取得的。寶釵就以此種觀點為根據而作戰。黛玉只以心上的血、眼中的淚向寶玉一人傾訴,而寶釵卻以智慧和手腕向周圍的人做功夫。她曾勸過寶玉學些應酬,講些仕途經濟的學問,寶玉卻“不管人臉上過得去過不去,他就咳了一聲,拿起腳來走了”;寶釵頓時羞的臉紅,說又不是,不說又不是。在這種人生意態相沖突的關系下,“真真是有涵養,心地寬大”的寶釵“過后還是照舊一樣”,這是為什么?

因為她深知戀愛的選擇固然在于寶玉,而婚姻的決定卻在旁人。因此她在行跡上故意躲避寶玉,她只在意自己怎樣成為一個讓賈母、王夫人、鳳姐以及各方面都愛重的人。當得知被確定為寶玉候補侍妾的是襲人,寶釵也意識到必須與襲人交好,使襲人感覺到寶姑娘比林姑娘容易相共,總之她總是能抓住成敗關鍵的。

寶釵的存在對于“太太”這個角色可以說是亦正亦邪的人物形象。她具有當時模范老婆的所有優點:美麗、端莊、智慧、持家。但是她對于愛情、感情來說是一張白紙,她時刻以自己的目標為根據而戰,克己復禮、步步為營。為了獲得寶二夫人的寶座,她用盡手段討好身邊的所有人,她把一家長幼尊卑的各色人等都處得和睦而得體。可獨獨忽略了要成為她丈夫的寶二爺的情感,她不知道寶二爺所愛的是什么樣的人,她也不管這些情啊、愛啊的,因為她深知這個庭院深深的賈府里不允許愛情存在,從司棋、晴雯、林黛玉到尤三姐,有愛的人結局都是悲慘的,愛情的結果就是死。取而代之的是需要一個端莊得體、賢良淑德的寶二奶奶,寶釵的“愛情”觀則是符合當時主流價值體系的。于是她便謹守封建婦德,幾乎放棄個人的思想感情和要求,成為封建統治階級眼中的完人,體現著封建時代貴族女子正統的風范。這只能說是以完美突顯悲劇,這樣的妻子對于這個封建貴族來說是合格的、是完美的,但對于她的丈夫來說是不完美的、是冰冷的。這些也進一步說明了寶釵在封建思想熏陶下的現實利己、平淡冷漠。

五、徹底的輸家

另一方面寶釵又是封建時代最完美的女性,她身上幾乎凝聚了那個時代的女性最讓人推崇的所有品格:美麗、大方、溫柔、賢淑……這一切也對賈寶玉產生極大的誘惑,也曾使得他“見了姐姐,忘了妹妹”。寶玉在寶釵的美麗溫柔和黛玉的翩然不俗之間目眩良久,在愛情上寶玉最終還是選擇了黛玉,舍棄了寶釵。寶釵“動人”的一面代表了封建禮教“溫情”“美好”的表象,寶釵越是動人越顯出寶玉黛玉反抗時代的頑強。而當寶玉終于離開寶釵精心編織的溫柔鄉時,寶玉也便徹底地認識到了所謂世俗理想的庸俗、功利和殘酷。寶玉最終的“懸崖撒手”無疑是對寶釵世俗理想最徹底的批判。隨著寶玉“懸崖撒手”,寶釵也被徹底地犧牲掉了。她用高明的處世哲學得到的婚姻也命不長久,壽終正寢了。她嫁給了一塊不走仕途之路的“頑石”,她“夫貴妻榮”的理想不能實現;她把自己的一生付給了一個“懸崖撒手”出家為僧的人,留一個“寶二奶奶”的頭銜于她又有何用。這樣的人生,這樣的結局無疑是作者對現實功利主義者的最深刻的嘲諷和憐憫!如果黛玉是贏了愛情,輸了婚姻,那寶釵就是既輸了愛情,也輸了婚姻。她雖極力想爭取美滿幸福的生活,但最終還是難逃羅網,成為封建禮教的殉葬品,他們三人之間的愛情婚姻悲劇是封建禮教殘害青年幸福的結果,更是一個社會的悲劇、時代的悲劇。

薛寶釵是一個以身衛道的實踐者呢?還是一個為了自己而殘害別人的自私者呢?我們不以簡單的善惡做宣判。如果人們說她是善良的人,她比李紈善良得深刻吧?如果人們說她是一個罪惡的人,她比王熙鳳罪惡得高明吧?至少她是一個堅決而完整的強者。黛玉是在戀愛,寶釵是“做人”!

秉著自己時代的教養,她學習一切,她應付一切,她努力要完成女性生活的最正常最標準的任務,她有權利為了做成一個人的妻子而戰斗。想不到那鐫著“不離不棄,芳齡永繼”字跡的金鎖,正是引導著她趨于慘敗的魔鬼。黛玉沒有被金鎖鎖住,卻被拋在時代外面去了,寶釵死抱著自己的金鎖,卻被活埋在時代的里面!

薛寶釵是在封建道德和封建禮教正規教育的熏陶下成長起來的貴族少女,她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思一想都是遵照封建道德規范進行的,即謹守封建禮教行事處世。封建時代的貴族女子的正統風范在薛寶釵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詮釋。她是一個封建禮教的虔誠信奉者,自覺的恪守者。

她身上所體現出來的所有性格特征都是統一于這個基礎之上的。

總而言之我們不能用簡單的善惡標準給薛寶釵下定義,也無法用一兩句話簡單地去概括人物性格特征。薛寶釵這一人物形象是十分豐富生動的。她集合了多方面、多層次、多成分的性格特點。

品讀與探討

1. 黛玉與寶釵你更欣賞哪一位?說說你的理由。

2. 為何賈寶玉最后選擇出家當和尚,而不愿意和寶釵廝守終生?

3. 閱讀下面的片斷,簡析寶釵的形象。

寶釵逶迤往瀟湘館來。忽然抬頭見寶玉進去了,寶釵便站住低頭想了想:寶玉和林黛玉是從小兒一處長大,他兄妹間多有不避嫌疑之處,嘲笑喜怒無常[庚辰側批:道盡二玉連日事。];況且林黛玉素習猜忌,好弄小性兒的。此刻自己也跟了進去,一則寶玉不便,二則黛玉嫌疑[甲戌(庚辰、蒙府) 側批:道盡黛玉每每小性,全不在寶釵身上。]。罷了,倒是回來的妙。想畢抽身回來。

剛要尋別的姊妹去,忽見前面一雙玉色蝴蝶,大如團扇,一上一下迎風翩躚,十分有趣。寶釵意欲撲了來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來,向草地下來撲[甲戌(庚辰、蒙府) 側批:可是一味知書識禮女夫子行止?寫寶釵無不相宜。]。只見那一雙蝴蝶忽起忽落,來來往往,穿花度柳,將欲過河去了。倒引的寶釵躡手躡腳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嬌喘細細[庚辰側批:若玉兄在,必有許多張羅。]。寶釵也無心撲了[庚辰側批:原是無可無不可。],便欲回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湛江市| 海南省| 固安县| 巴东县| 公主岭市| 桐城市| 闽侯县| 明光市| 广南县| 蕲春县| 黄陵县| 邢台市| 安徽省| 五原县| 星子县| 新乡市| 广安市| 安龙县| 山东| 沙雅县| 淮安市| 建德市| 普宁市| 聊城市| 肥东县| 瑞安市| 广西| 宝清县| 宣威市| 公主岭市| 南安市| 竹山县| 西林县| 伊春市| 建昌县| 石河子市| 南岸区| 富裕县| 蒲城县| 阿拉尔市| 交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