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多了寒
當我們談論四季氣候的時候,可能都會想起“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的詩句,是啊,在一年之內,四季變化,寒來署往,出現寒涼之氣也是非常正常的,可是,它對人體的影響是很大的。
中醫理論中有六癥之說,即寒、熱、溫、涼、虛、實。而且還有一句“萬惡淫為首,百病寒為先”的說法,由此就能看到寒氣對于身體的傷害是多么的嚴重,當身體內的寒氣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對身體造成很大的傷害。
一天,一個穿著露臍裝的時尚女孩到我這里看病,進來就說:“大夫,我的肚子這兩天非常不舒服,一開始覺得是吃東西把肚子吃壞了,我就吃了一些調理腸胃的藥物,可是肚子還是疼。怎么回事呢?”
我先是打量了女孩的著裝,然后詢問其病情,原來,進入夏天以后,她就是這樣著裝的,辦公室里面也有空調。聽了她的陳述,我非常肯定地說:“你的病不是腸胃的毛病,而是穿出來的。”
女孩感到非常奇怪,甚至表情有了變化,她滿臉疑惑地問:“穿衣服也會把病穿出來?”
我特別肯定地對她說:“肚子痛就是因為穿肚臍裝而引起的,所以說這病是穿衣服穿出來的。”
肚臍的位置就是“神厥穴”,是人體抵抗力最虛弱的地方,穿著露肚臍的服裝在吹空調的地方,因為受到冷熱刺激從而引起不良的反應,導致腹痛、嘔吐、腹瀉等多類型腸胃疾病。
確切的說,當寒氣侵襲人體的時候,人體外表的變化并不明顯,也沒有不舒服的癥狀或感覺。不同位置的寒氣從身體逐漸向外排出,癥狀都不一樣,當然應對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因此,了解寒氣產生的原因以后,最重要的就是學會如何處理寒氣向體外排出。
1.防護淋雨
一般來說,身體對于淋雨時所侵入的寒氣不容易祛除體外,因此癥狀并不是很明顯,大多數人也就很難察覺,日積月累人們對于淋雨已經完全不在意了。
其實雨水澆到身上或是頭上就會留下寒氣,經常淋雨的人,頭頂大多數會生出一層厚厚的“脂肪”,這些脂肪就是寒氣生成的。當身體內積蓄了大量的寒氣,就會通過不斷地流鼻水、打噴嚏排出體外,這時候會因為頻繁的打噴嚏、流鼻涕而被診斷為過敏性鼻炎。
2.清洗頭發,必須要吹干
不少人清洗頭發以后不會將頭發擦干,有些人喜歡用毛巾將頭發包住,這些行為都會促使一些寒氣浸入體內,這樣的做法與淋雨沒有差別。
3.游泳時應該注意的
游泳是一件非常有趣的運動,而且有益于健康,但是游泳的時候也是有寒氣會浸入體內。這些寒氣也不是當時可以感受到的,所以大家很少會知道寒氣與游泳有關系。
喜歡游泳的朋友最好選擇無風的室內游泳池,減少受寒的機會。同時在游泳前后喝一杯生姜水,這樣有利于增強身體的御寒能力。
4.休息好,御寒能力才能強
排出寒氣最好的方式就是休息。休息能很好的將能量保留起來,讓身體有足夠的力量對付寒氣,有助于康復。這時候如果用能量應對別的事情,例如工作,或耗費極大的體力,也會使相關癥狀消失,不過這種癥狀的中止并不表示寒氣已經完全消失,而是體內沒有足夠的力量將寒氣繼續驅出體外,所以導致癥狀的“中止”,身體經過充分休息之后,還會重新與寒氣進行戰斗。
5.經常喝暖飲
除了休息之外,寒氣重的人也可以喝一些暖飲,加速寒氣的驅出。最為簡單的方法就是喝一些傳統配方的飲料。當確定肺中有寒氣,可以服用姜茶;如果是膀胱內的寒氣,則可以通過紅棗桂圓茶來驅除。
如果患者采用錯誤的壓制性的治療手段,則極有可能適得其,寒氣不斷地積累,癥狀愈來愈重,恢復起來就會非常緩慢,從而形成多種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