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五、自然語文評課說

參與評課,與有榮焉。天地無人推,而自行;日月無人燃,而自明;星辰無人列,而自序;學生無人教,而自通。這才是教育的至高境界,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智慧課堂者,門徑之門徑,階梯之階梯。教育之為“樹人”,不拘泥于形式,勿小視于學生。所謂“曉之以理”“授之以漁”“繩之以法”“導之以行”“勉之以恒”“持之以恒”“學之以恒”“行之以德”“道之以德”。千百年來啟發有志之士效之、行之、教之、育之。教育最終要抵達的是,教中有學,學中有教,師亦生,生亦師。

評課者,評論公開課是也。人皆以為,公開課試教,仿佛天經地義。于是乎一次次備課,一遍遍試教,一回回推倒,一番番重來,折騰不止,筋疲力盡。尤為夸張,當數加“國賽”選手,一旦有幸被選中,就會走上磨課的“不歸路”。日里磨課,夜里夢課,死去活來,活來死去。于是乎,聽課者最終看到一節萬花筒般精致的課——動畫美輪美奐、音樂蕩氣回腸、語言氣勢如虹。置身其中,恍若觀賞一場藝術表演,讓人目不暇接。悲乎哉!愛悲哀哉!

評課功能重在引領,價值是對教師思想的引領。即通過評課指導教師怎樣上好課,如何處理好教材,如何處理好每一個環節等。評課的主體不同,結果就不同。專家評課往往高屋建瓴、居高臨下。同行評價可能會更貼切一點,因為大家都是執教一門學科的同行,旁觀者清。學生評價很重要。我們的教學對象是學生,不能忽略學生的評價。

善評課者,首先當從教學目標上分析。目標是人做事的內在動因,目標越具體明確,做事的自覺性和積極性越高,效率越高,反之亦然。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它的正確制訂和達成,是衡量課好壞的標準。所以分析課首先要分析教學目標。首先,從教學目標制訂來看,要看是否全面、具體、適宜。全面能從知識、能力、思想情感等幾個方面來確定;具體指知識目標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標要有明確要求,體現學科特點;適宜指確定的教學目標,能以大綱為指導,體現年段、年級、單元教材特點,符合學生年齡實際和認識規律,難易適度。其次,從目標達成來看,要看教學目標是不是明確地體現在每一教學環節中,教學手段是否都緊密地圍繞目標,為實現目標服務。要看課堂上是否更快地觸及重點內容,重點內容的教學時間是否能得到保證,重點知識和技能是否能得到鞏固和強化。

智評課者,必須從處理教材上入手做出分析。評析老師一節課上得好與壞不僅要看教學目標的制訂和落實,還要看教者對教材的組織和處理。我們在評析教師一節課時,既要看教師知識教授的準確科學,更要注意分析教師教材處理和教法選擇上是否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

評課之法,首先當從教學程序上分析教學目標是否在教學程序中完成,教學目標能不能實現要分析教學程序的設計和運作。因此,評課就必須對教學程序做到四看—— 一是要看教學思路設計符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符不符合學生實際;二是要看教學思路的設計是不是有一定的獨創性,超凡脫俗給學生以新鮮的感受;三是看教學思路的層次,脈絡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師在課堂上教學思路實際運作的效果。我們平時看課看到有些老師課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個原因就是教學思路不清,或教學思路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和學生實際。所以評課,必須注重對教學思路的評析。

其次要看課堂結構安排。教學思路與課堂結構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教學思路側重教材處理,反映教師課堂教學縱向教學脈絡,而課堂結構側重教法設計,反映教學橫向的層次和環節。課堂結構也稱為教學環節或步驟,課堂結構的不同,會產生不同的課堂效果。通常一節好課的結構是結構嚴謹、環環相扣,過渡自然,時間分配合理,密度適中,效率高。計算授課者的教學時間設計,能較好地了解授課者授課重點、結構安排。授課時間設計合理性體現在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與銜接是否恰當。評課者應計算教學環節的時間分配,看教學環節時間分配和銜接是否恰當,看有無前松后緊( 前面時間安排多,內容松散,后面時間少,內容密度大) 或前緊后松現象( 前面時間短,教學密度大,后面時間多,內容松散),看講與練時間搭配是否合理等。亦應計算教師活動與學生活動時間分配,看是否與教學目的和要求一致,有無教師占用時間過多,學生活動時間過少現象;計算學生的個人活動時間與學生集體活動時間的分配,看學生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和全班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無集體活動過多,學生個人自學、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作業時間太少現象。更應該計算學生活動時間,看學生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無學優生占用時間過多,學困生占用時間太少的現象;計算非教學時間,主要看教師在課堂上有無脫離教學內容,做別的事情。浪費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的現象。

再次,要從教學方法和手段上分析評析教師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不是教師孤立的單一活動方式,包括教師教學活動方式,還包括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的方式,是“教”的方法與“學”的方法的統一。評析教學方法與手段主要是四看:一看是不是量體裁衣。優選活用我們知道,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是一種復雜多變的系統工程,不可能有一種固定不變的萬能方法。一種好的教學方法總是相對而言的,它總是因課程、因學生、因教師自身特點而相應變化的。也就是說教學方法的選擇要量體裁衣,靈活運用。二看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教學方法最忌單調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會令人生厭。教學活動的復雜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所以評課既看教師是否能夠面向實際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同時還要看教師能否在教學方法多樣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課堂教學超凡脫俗,常教常新,富有藝術性。三看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評析教師的教學方法既要評常規,還要看改革與創新。尤其是評析一些素質好的骨干教師的課。既要看常規,更要看改革和創新。要看課堂上的思維訓練的設計,要看創新能力的培養,要看主體活動的發揮,要看新的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要看教學藝術風格的形成等。四看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現代化教學呼喚現代化教育手段。“一支粉筆一本書,一塊黑板一張嘴”的陳舊單一教學手段應該成為歷史。看教師教學方法與手段的運用還要看教師是否適時、適當運用了投影儀、錄音機、計算機、電視、電影、電腦等現代化教學手段。

評課之智,要從語文教師教學基本功上分析。教學基本功是教師上好課的一個重要方面,所以評析課還要看教師的教學基本功。細節評價,會令人豁然開朗。評課要評板書。好的板書,首先,設計科學合理,依綱扣本;其次,言簡意賅,有藝術性;再次,條理性強,字跡工整美觀,板畫嫻熟。評課之重要評教態。據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表達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聲音+7%的言辭。教師課堂上的教態應該是明朗、快活、莊重,富有感染力,儀表端莊,舉止從容,態度熱情,熱愛學生,師生情感交融。評課還要評價教學語言。教學也是一種語言的藝術,教師的語言有時關系到一節課的成敗。教師的課堂語言,首先,要準確清楚,說普通話,精當簡練,生動形象有啟發性;其次,教學語言的語調要高低適宜,快慢適度,抑揚頓挫,富于變化。評課還要細看操作,評價教師運用教具,操作投影儀、錄音機、微機等熟練程度。

評課智者,當會美化語言。善美者不言。大美不言,止于至善。比如——目標設置合理,并且整節課緊緊圍繞著當堂的目標來進行。環節非常明晰,并且環環相扣,有落實,有測驗,有反饋,有鞏固,有發展。本節課流程設計科學性高,自然流暢,圍繞目標,突出重點,張弛有度。教學信息多項交流,互動充分,反饋及時,矯正有效。教師開課娓娓導入,給學生以平靜而實在感,注重方法指導,給學生以方向感,能因材施教,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師生互動,學生參與度高。老師是導不是演,常見有的老師在課堂上滔滔不絕、侃侃而談,激情飛揚,學生聽得津津有味、陶醉其中。教師能有效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教師能合理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對學生的即時評價具有發展性和激勵性。學生能夠自學的內容,教師讓學生自學;學生能夠自己表達的,教師鼓勵學生去表達;學生自己能做的,教師放手讓學生去做。教師能夠有效地組織和引導學生開展以探究為特征的研究性學習,使接受與探究相輔相成,學生的學習境界更高,學習效果更好。目標設置合理,并且整節課緊緊圍繞著當堂的目標來進行。環節非常明晰,并且環環相扣,有落實,有測驗,有反饋,有鞏固,有發展。教學基本功扎實,教學目標明確,通過訓練入手,讓學生總結規律,教師評析,符合教學規律。

自然語文要建立一個自然的、和諧的、美好的、多元的、可持續發展的最適宜于師生共同成長的教育生態系統。在綠色教育生態形成過程中,師生感受到愉悅、輕松和歡快。只要我們推開教育這扇門,它就應該是陽光和鮮花,它能給孩子帶來自信和快樂,給老師帶來幸福和歡笑,促進學校全面、和諧和可持續發展。

自然語文關注教師“非專業”素養的提高,教師自身也應在教育教學中,有意識提升“非專業”素養。在注重學生學科素養培養的今天,自然語文教師的文化底蘊對學生的影響不可替代。自然語文教師的文化底蘊表現在其科學素養、人文素養、審美素養等方面,對學生的影響全面而深刻。從實質上說,教育過程其實就是“文化化人”的過程。所以,對文化的追求應成為教師的自律和自覺,而教師的“非專業”素養和“專業”素養相輔相成,不可割裂。自然語文教師只有在專業研修中得到提升,教師才能成為真正的“人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交市| 安塞县| 祁连县| 如皋市| 肃宁县| 白玉县| 新郑市| 龙江县| 澳门| 田阳县| 师宗县| 福泉市| 讷河市| 石家庄市| 碌曲县| 凤山县| 延吉市| 玉田县| 清新县| 定襄县| 阳春市| 琼中| 岱山县| 韩城市| 福建省| 周口市| 秦皇岛市| 蚌埠市| 石林| 会宁县| 灌南县| 姚安县| 伊春市| 洛川县| 商城县| 湖南省| 股票| 兴山县| 永嘉县| 滕州市| 徐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