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救世:子產的為政之道
- 劉勛
- 510字
- 2021-06-11 16:46:19
子產:孔子的義兄(前言)
孔子說:“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本書的時代背景,就是“禮樂征伐自諸侯出”的春秋時期。當時的“天下”由名存實亡的周王室,晉、楚、齊、秦四大國,鄭、宋、魯、衛、曹、陳、蔡等主要諸侯國,以及大量小國組成。如果用一場大戲來比擬春秋史的話,那么四大國就是主角,各主要諸侯國就是配角,而大量的小國則是群演。
西周分封形成的這些國家構成了一個國際社會,而這個國際社會的政治秩序是由稱為“霸主”的負責任大國來構建和維護的。當時天下有兩個霸主——晉國和楚國,他們分別管控北方和南方的國際秩序,并且在南北方向上展開了將近一個世紀的政治軍事斗爭,史稱“晉楚爭霸”。
晉楚爭霸最常見的斗爭形式并不是直接交戰,而是爭奪中間地帶諸侯國的歸屬,而這兩個超級大國撕扯得最激烈的一個國家,就是本書詳細講述的鄭國。然而,就是這個長期深陷地緣政治困局的鄭國,在晉楚停戰后卻奇跡般地迅速扭轉局面、走向中興,它對外與大國巧妙周旋、不斷提升自身的國際地位,對內穩步推進改革、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實力,一躍成為主要諸侯國中最受尊重的“模范國家”。而鄭國中興奇跡背后的頭號功臣,就是本書的主人公——執政卿子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