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實用的日本史:輕松掌握100個日本史關鍵事件
- (日)后藤武士
- 587字
- 2021-06-11 09:55:06
No.10
(飛鳥時代)
白村江戰役
中、韓兩國和日本之間復雜的關系,其實早在1300多年前便已經萌芽了。
654年,孝德天皇駕崩,但繼位的不是中大兄皇子,而是先帝皇極第二次登上皇位(重祚),稱齊明天皇。那時,日本政權面臨的難題是外交問題。任那日本府早在1個世紀前就已經滅亡了。失去了在朝鮮半島上的橋頭堡后,日本本想避免同朝鮮半島扯上關系,無奈還是卷入滅了唐王朝與朝鮮半島三國之間的紛爭中。660年,三國中實力最弱的新羅同唐王朝結盟,消滅了親日的百濟國。幸存下來的百濟朝廷重臣鬼室福信為了復國,打出“復興軍”的大旗,請求日本皇室送還在日本受保護的百濟皇子余豐璋(即扶余豐)。齊明天皇接受了這一請求,并自行前往博多灣附近的朝倉。這一舉動事實上意味著將國都從難波遷到了筑紫,齊明天皇后在朝倉駕崩。
中大兄皇子再次選擇暫緩登基,僅以皇太子的身份理政,指揮戰爭(臨朝稱制),并派安云比羅夫率5000士兵護送余豐璋。雖然順利抵達了目的地,但余豐璋與鬼室福信產生了嫌隙。當阿倍比羅夫率領數萬大軍抵達朝鮮半島時,鬼室福信已經因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被殺。百濟一方士氣低落,余豐璋則對當地的地理環境和當前的形勢一無所知。
663年,在朝鮮半島西南、最終匯入黃海的白村江上,以唐朝水軍為主力的唐·新羅聯軍和日本·百濟聯軍相遇,發生激戰。因合作不睦,不熟悉地形等原因,復興軍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余豐璋逃亡。日本首次在對外戰爭中嘗到了慘敗的滋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