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信任是為了更大的掌控

既然孩子的生命如波,再遇到孩子出各種狀況時,我們就不容易抓狂了。我們可以相信孩子的動機,他并沒有打算和誰作對,他只是在走自己的波形。

修習信任孩子的過程中,有一個練習是把孩子的話當話。

蓉蓉剛上小學,有天半夜忽然醒了,使勁拽身邊的媽媽,說:“媽媽把燈打開。”蓉媽心想:“這才幾點,就不睡了,明天還怎么上學?”她心里覺得煩,不想理孩子,假裝沒聽見似的,繼續閉著眼睛睡覺,暗自期待孩子就別鬧騰了。

蓉蓉鍥而不舍地對媽媽說:“媽媽,打開燈。”蓉媽又有個念頭升起:“哎呀,現在正在練習把孩子的話當話呢。好吧,我試試吧。”

蓉媽便起身把燈打開了。這時蓉蓉說:“媽媽,我要坐著。”接著,她又邀請媽媽也坐著。蓉媽順隨著,陪孩子坐了起來,用被子把孩子一起圍住。

蓉蓉依偎在媽媽的懷里,說:“媽媽,我做噩夢了。”蓉媽溫和地說:“是不是因為做噩夢不想睡了?媽媽給你做做按摩吧。”蓉蓉聽了,很順從地躺下,被媽媽按摩了沒一分鐘就睡著了。

蓉媽望著孩子熟睡的小臉蛋,心里暗自笑了下自己:“其實事情很簡單。為什么有時候孩子說話或提什么要求,自己腦子里會想好多?比如,要是滿足她會不會有什么后果,以后她就總不好好睡覺了怎么辦……真是多余。”

類似這樣的事情,我在浩途聽到了很多。

8歲的童童放暑假了,第二天要隨爸爸去外地游玩。早已分房間獨立睡覺的他,這天晚上不斷地叫媽媽過來,媽媽心中不耐煩地想:怎么還不睡覺?基于慣性的信任,她走進孩子的房間。

童童說:“媽媽,我明天很早就和爸爸走了,那時候你還沒醒來,我怕明早見不到你了。”媽媽聽了很感動。她溫柔地擁抱了童童,童童便安心地睡了。

很多事例都表明:信任孩子,更容易讓事情按照父母們原本的期待進行下去。

“信任竟然是為了更大的掌控”,這是我在浩途一分部被魔鬼訓練之后產生的公益分享話題。這個題目的產生讓我很震撼。一直認為信任代表著放手、授權,沒細想過放手和授權的目的也是為了更有效地掌控以實現心中的愿景。當時,我恰好在翻閱一本書——《失控:全人類的最終命運和結局》,書的最后一章赫然寫著:將宇宙據為己有。原來,主動失控的目的竟然是將宇宙據為己有。

想想也有道理。之所以我們修習和推廣接納力,也是因為接納力能夠成就孩子一生的幸福,更能夠高效實現我們心中的美好愿景。此掌控非彼掌控,是面朝愿景對大方向的掌控,不是盯著孩子的一舉一動,動輒得咎。

龍兒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有忘做作業的時候,有忘了作業是什么的時候,有忘了背書包回來的時候,甚至有忘了帶書包去學校的時候。我既沒有責怪過他,也沒有替他著急為他負過責任。記得初中一年級時,他有一次剛跑下樓又上來敲門,原來忘了帶書包了。他慶幸道:“幸好我剛下樓就想起來了。”我呵呵一笑,說:“你真是幸運。”

龍兒是左手寫字。有一次,一位朋友來家做客,和龍兒閑聊時拿起龍兒的語文作業本,看不懂,于是問龍兒寫的什么字。龍兒看看,也搖搖頭說:“呀,我也不認識了。”朋友引為笑談,說龍兒自己寫的字,過一個小時自己都不認識了。那時候,龍兒是小學三年級。我聽了呵呵一笑,沒理會。

我為什么如此淡定呢?因為我不以孩子的學習習慣、學習成績等為目標,我心中有更大的愿景激勵著我。我想讓龍兒在各種體驗中找到他自己的節奏,我希望他經由自己的體驗獲得成熟,走向自由,讓他的生命綻放于愛與善良之中。

實踐證明,我心想事成了。

龍兒現在上初三,學業壓力很大。學校把初三下半學期的課程都壓縮在上半學期來上,這樣學生在下半學期可以從容地準備中考。

我依然沒有過多關注過龍兒的學習,那早已是他的領地空間。

有一天晚餐時,龍兒對我說:“媽媽,我發現我有時候愛拖延。”

“哦?”我詫異地望著他,等待下文。

龍兒繼續說:“晚上吧,作業寫到八點半的時候,如果還沒有寫完,我就發現我不想寫了。”

“哦。那就不寫了唄。”我輕描淡寫地說著。

龍兒瞄了我一眼,說:“那怎么行?”

“哦,還是需要寫完吧。但又覺得都寫到八點半了,該寫完了,該是可以玩的時間了,所以心里就不想再寫了吧。”我共情著兒子。

龍兒點點頭:“嗯。”

“那有什么媽媽可以幫忙的嗎?”

龍兒想了一下,說:“也沒啥。我就是發現不想寫的時候,就想趕緊寫完算了。這樣就能堅持寫完了。”

“哦,這樣呀。你還挺有辦法的嘛。”

這次聊天就如此結束了。

初三班級的微信群里,家長被要求更多關注和督導孩子的學習。每天都有老師發出各科的周測成績,我偶爾瞄一眼,看到龍兒成績一直處于優秀。有時,群里也有家長反饋孩子晚上寫作業到11點甚至更晚。班主任老師回應說:“初三了,該沖刺了,改錯題加上做作業,做到晚上11點也屬正常。”

我暗自欣慰,沒有家里這邊施加的情緒壓力,龍兒的心放松清亮,學習效能高。即使遇上題海戰術、高壓時期,他依然能夠將外界的要求納入自己的轄區,以最高效的方式達成要求,同時能給自己留出更多玩的空間,讓自己充滿幸福感地活著。他是他自己的主人。

對我來講,育兒效能也很高呀。沒有貼身陪伴做作業,也沒有協助過糾錯,就收獲這么一個自律的孩子。信任確實可以更好地實現掌控、達成愿景呢。

信任是一種勇氣,很多時候需要在放心之前敢于放手,在謀求更大掌控之前主動失控。

很多看完《接納力》第一冊并相信這是一條通往幸福之路的媽媽們,對“劃界限”章節中奇奇媽媽放手小學二年級的奇奇做作業的事情記憶猶新。一時間,不少小學生的媽媽仿效,即刻向孩子宣布不管孩子寫作業了。

很快我在父母接納力微信公眾號平臺收到了各種反饋和求助。

“孩子像翻身農奴得解放似的,開心得不得了,然后就不做作業了。怎么辦?由得他玩下去嗎?”

“剛開始讓他自己安排時間,他很興奮,基本都能完成,最不喜歡的英語也能完成。后來發現我真是不管了,也不檢查了,他就開始不認真完成,每天玩夠了才寫。因為玩得晚了,著急寫作業,所以就挑簡單的、會的寫,稍有難度點的就不寫了,有時候要寫到10點鐘。我好無力呀,不知道要做什么才能讓他安排好時間認真完成作業。”

“這周作業孩子又沒有寫完,老師和我說,批評孩子的時候孩子假裝聽不見。這怎么辦?”

……

就像生命的波形本來就有高有低一樣,放手本來就有兩種后果。如果只接受事情往好的方向發展,不接受相反方向,說明放手者在這件事上的接納力尚未達到這個容量,還沒有能力在這方面不以某種要求和條件來理解和接受一個人。

我欽佩這些媽媽們的勇敢,也愿意盡我所能給予護持,就像新手上路時需要教練陪伴一樣。

接納力課程上的學員燕子向我求助。她的兒子上小學二年級。

燕子說:“我放手孩子的學習有二十天了,心想他沒完成作業有老師管著呢,我就在家做好媽媽就行了。按海老師說的,家是講愛的地方,我把孩子的愛之杯蓄滿就好。可是,我剛接到數學老師的微信,說孩子作業沒完成,罰他第四節課到辦公室補作業,結果沒見著人。我心里氣呀,這孩子怎么能夠連老師的話都不聽了呢,這意味著什么。現在,我正在他的臥室里,除了老師要求的課外書目,我想把他其他的課外書都拿箱子鎖起來。我這樣做合適嗎?”

我立刻回答:“不合適。你的心慌亂了,先讓自己的心安定下來。莫怕,天塌不下來的。”

媽媽的心若慌亂了,孩子賴以生存的大地就震動了;媽媽若六神無主了,孩子就更找不著北了。

在轉換育兒方式前,媽媽們先要對自己有個清晰的認識。你之前所采用的育兒方式一定是你自己趨利避害選用的最佳方式,盡管盯著孩子做作業可能會破壞親子關系,但是孩子的作業由你這個成人做后盾進行監督保證,作業質量必然高。

而所謂的不管比管難多了,你所承擔的壓力遠遠大于你管的時候。

設想一下,老師把考試成績單貼在班級群里,點著你的名說:“請家長監督孩子按時完成作業,再無改進就請家長到校協助解決作業問題!”

或者說,孩子成績下滑,而你是一個全職媽媽,老公用手指著你說:“你不就在家帶個孩子嗎,怎么連個孩子都帶不好!才小學,成績就這么差。”

這時候,你的自尊心、價值感受到巨大挑戰,你還扛得住嗎?當你無法搞定自己的時候,怒氣就會加倍地發泄在孩子身上。

燕子當時在家里坐立不安。她后來分享道:“沒得到海老師的提示之前,我滿腦門子想的都是,等兒子回來看我不把他痛揍一頓!他怎么敢連老師都不放在眼里了?!哼!他總愛看這些閑書,吃飯的時候也忘不了抱本書看幾眼。老師布置的課外書,卻沒見他翻過。今兒我非把這些閑書全都給他沒收了不可,誰讓他不好好完成作業!可是,海老師說了之后,我想想也確實不合適,這些書都是我給孩子買的,他也因此養成了閱讀習慣。”

等了一會兒,孩子開開心心地回來了。燕子忍著,靜靜地看著兒子。兒子很自然地和媽媽打了個招呼,去冰箱里拿了一包酸奶,打開書包,準備去做作業了。

天真的沒有塌下來!

媽媽們需要給自己上個警鐘,一旦覺察到自己的心慌亂了,那就什么都別對孩子做,只需要關注自己的呼吸,讓自己先安定下來,默念口訣:“我若安好,便是晴天。”或者:“莫怕,天塌不下來的。”《三傻大鬧寶萊塢》這部影片中的臺詞,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img

心底無“憂”天地寬。

A:“那天我明白了人心是很容易陷入恐懼的,你得哄哄它,無論問題有多大,告訴你的心,all is well。”

B:“這就能解決問題?”

A:“不,但你增加了面對它的勇氣!”

我當時對燕子說:“一、傾聽下自己的慌亂來源于哪兒?二、在孩子到家之前讓自己的心安定下來。三、孩子到家后,傾聽孩子。在這個劇目里,孩子是主人公,你需要了解下這個主人公是怎么想的,有什么困惑,需要什么幫助。”

燕子在兒子開始做家庭作業前,平和地問了兒子,才知道第四節課是科學課。上上周兒子因為補語文作業沒去上科學課,曾經被燕子狠狠訓斥過,這次怕再被媽媽修理,所以去上了科學課,沒去數學老師的辦公室補數學作業。

原來是這樣。燕子感到些許欣慰。當天是燕子的生日,她鼓勵兒子抓緊時間做作業,做完作業就算送媽媽生日禮物了。

每件事情的發生,都有其美意。請相信并記得,你是被愛的,所有一切的發生都是來成就你的生命走向柔軟和完整的。

基于這份相信,請養成一種習慣,就是珍惜所有的情緒點。心理學中的合理情緒療法認為:誘發性事件和情緒困擾之間,必然會有一個不合理信念。導致一個人有強烈情緒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你對事件的看法及看法背后的信念。每當拆走一個信念,即拆臺,就會讓我們的心胸容量擴大一點,讓我們的心靈更自由一分。

接納力是一種能力,簡言之是一種能讓自己不抓狂的能力。當且僅當你真的拓展了自己的心胸容量,類似事情不再讓自己抓狂時,那一份虛、弱、柔才是給孩子成長空間的保證。

燕子真正的生日禮物應該是對自己的傾聽和梳理。

我鼓勵燕子,不要放過這次成長的機會。若不切實增長自己的接納力,類似的事情還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成長從傾聽自己開始吧。

燕子開始了傾聽自己,從事件、情緒、看法、價值觀及其形成逐漸展開來。

事件:數學老師要求孩子第四節課到辦公室補作業卻沒見著人。

情緒:燕子擔心起來,進而著急和生氣了。

看法:接到數學老師信息的時候,燕子正和朋友在一起,朋友也看到了,說了句:“喲嗬,連老師的話都敢不聽了,厲害呀!”燕子心里一咯噔,是啊,才小學二年級呀,就不完成作業,不聽老師話了,這樣下去還得了!

價值觀:燕子一直希望孩子成為一個正直的、有責任心的人。

價值觀的形成:燕子離異,真心希望孩子不要像他爸爸那樣……

燕子開始上路了,雖然尚是新手。

列出了這些價值觀,就有了重新審視它們的可能。慢慢來,不管別人走了多遠,每個人的目的地,只能靠自己一步一步走過去。疲累的時候,就暢想下,當你有能力允許自己、信任孩子的時候,兩代人各自駕馭著自己生命的小舟,體會各自生命旅程的豐盛,多么美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喜德县| 正宁县| 潞西市| 田林县| 陇南市| 弥勒县| 彰化市| 富锦市| 南乐县| 仁寿县| 扎鲁特旗| 太康县| 柞水县| 吉木萨尔县| 莱西市| 获嘉县| 兴山县| 全南县| 胶州市| 牡丹江市| 荃湾区| 江达县| 广汉市| 靖西县| 湘西| 临湘市| 泰和县| 吉林省| 天气| 镇雄县| 乡城县| 阳曲县| 宜川县| 道真| 含山县| 德昌县| 泌阳县| 周口市| 房山区| 海伦市| 那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