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越高的人,看事情就越客觀,他們遵從人性和規律辦事。而認知越低的人,看事情越主觀,容易被表象迷惑,越容易有偏見,喜歡盲從,只能被操控。這就是強勢文化和弱勢文化的區別。
我們都知道,財富是驅動社會運轉的能量系統,是流動的。當一個人的財富大于自己認知的時候,社會會通過很多方式將你的財富轉移到別處,也就是收割,這是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靠運氣賺到的錢,最后往往又會因實力不濟而虧掉,這是一種必然。所以,強勢文化不會貪求一夜暴富,而是基于社會經濟發展趨勢進行理性投資。而弱勢文化則渴望通過投機和冒險讓自己迅速獲利,但最終都不免以悲劇結尾,要么招災惹禍,要么上當受騙,要么恣意妄為。
在人際關系處理方面,弱勢文化通常采用的方式是:1、講道理。依賴他人的道德期望,甚至對他人道德綁架;2、發脾氣。退行為孩童解決沖突的方式,對他人進行暴力脅迫或者破格獲取;3、刻意感動。以非理性的方式刻意討好和情感綁架。這些方式都是基于對他人進行操控來獲取利益,而不是出于建構自己的心性體系,故無法與他人保持平等尊重的關系,不利于雙方的心性成長和持續發展。強勢文化則會依照客觀規律,與他人保持理性的人際關系。要看到真正能維系父子、夫妻、親子、摯友這些關系的并不是情誼,更不是交易(比如養兒防老、利益互換),而是道義。摯愛生貪,親朋生怨。人與人之間往往是恩害相生、禍福相隨的,這是一體的兩面。覺悟就是跳出這些反應模式,隨緣、惜緣,而不攀緣,從而解放自己。
天助自助者,只有正視自己的問題,才能找到改善現狀的辦法。對于普通人而言,由于資源有限,犯錯成本巨大,想改變命運首先要做的不是捕捉機會,而是要控制風險。為了避免受制于人和迫于生計,只有讓自己變得更專業、更強大,才能進而解決后續的發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