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02
學習歷史的目的之二

由此浮現出學歷史的第二種目的,那就是借由歷史去連接人類經驗的廣度,去感知人類經驗的多元多樣性。我們只能活在自己的時代里,但我們不是第一代活著的人類,也不會是最后一代。歷史的一項作用是向我們全幅顯現:人類是多么奇特、獨一無二的動物,我們建立了文明,擺脫了本能的約束,創造了其他動物絕對無法比擬的復雜性。自然、本能同質相似性很高,文明卻可以天差地別。

一棵樹需要固定的水分、陽光和從土壤中得到的幾種化學成分。同樣品種的樹會長出極相似的樹皮,同樣分枝法產生的樹枝,以及形狀相同的樹葉。自然界同種的動物用基本上相同的方式覓食,尋找并食用相同的食物,而且吃東西的方式也大致相同。人卻不是如此。人給自己披上各式各樣的衣服,選擇吃成百上千的食物,用數不清的步驟、手法準備食物,也用數不清的不同方式進食。

通過歷史,我們看到過去的人類累積產生了多么豐富多樣的經驗。這才是人的真實面貌、完整面貌。

抱持這樣的目的學歷史,和前面一種目的學歷史,就產生了很不同的歷史。前一種是簡化的,是強調、凸顯“同”的,專注找相同的,以便歸納為人類行為律則;后一種則要盡量保留復雜性,強調、凸顯“異”,找到不同的現象就收入“歷史多樣性”寶盒里。越是不一樣的,越是應該被寫進歷史來。

用背誦標準答案的方式更不可能趨向這兩種學歷史的目的。甚至是以考試為手段的歷史學習法,都很難達成這兩種學歷史的目的。沒有固定答案無法考試,但每一個固定答案必然排除了許多相關的多元錯雜現象,取消了更豐富的多元可能性。從認識人類多元性的角度出發,比較容易明白為何不同時代會有不同的歷史,因為會用不同的方式整理人類經驗,而凸顯了不同的面向、不同的重點。

“一代要有一代的歷史”,還因為作為后代的人,我們有機會認識前代的人,前代本身成為歷史,于是我們會有第二序的自覺,去討論、去檢驗前一代的人為何相信這樣的歷史,訴說這樣的歷史。我們不可能也不應該天真地認定前人寫的歷史就是歷史唯一的答案,應該注意到他們會有自己的動機、理由這樣看歷史、這樣寫歷史。

歐陽修寫“五代史”,告訴我們五代發生了這些事,今天我們很清楚歐陽修是宋朝人,必然是以宋朝的本位立場去看五代的。他有從他那個時代去看才剛結束不久的五代的角度,意識到這件事,我們一方面就不會將歐陽修寫的五代歷史照單全收當作是我們的五代史,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換一種方式讀歐陽修的“五代史”,從中看出歐陽修及其時代所抱持的關懷與價值判斷。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安市| 遂宁市| 吴忠市| 乃东县| 天峨县| 新田县| 徐闻县| 遂溪县| 宁德市| 高安市| 彩票| 萨嘎县| 祥云县| 衡阳县| 北辰区| 习水县| 咸阳市| 南江县| 永兴县| 江华| 梅河口市| 全椒县| 深水埗区| 兴文县| 龙胜| 河北省| 许昌县| 长沙市| 青冈县| 晴隆县| 博白县| 嘉义县| 泰州市| 方城县| 海阳市| 珠海市| 神木县| 台中县| 永吉县| 武城县| 西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