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總論

第一章 膏方養生的中醫基礎

第一節 為什么膏方可以養生

一、 臟腑的功能狀態是與自然界的陰陽消長相對應的

中醫學認為宇宙、物質、生命的本源是氣,氣分陰陽,而由陰陽再分為三陰三陽,即厥陰、少陰、太陰、少陽、陽明、太陽,再由三陰三陽與風寒暑濕燥火相聯系。厥陰與風相聯系,少陰與火相聯系,太陰與濕相聯系,少陽與火(暑)相聯系,陽明與燥相聯系,太陽與寒相聯系。這種與外界發生感應的密碼是“氣立”,它通過啟動一套程序,通過氣血陰陽的升降來保持與外界節令氣候協調關系;而調動我們體內的因素,調動機體的心肝脾肺腎跟“氣立”建立聯系的是“神機”?!端貑枴の宄U笳摗吩疲骸案谥姓?,命曰神機,神去則機息。根于外者,命曰氣立,氣止則化絕?!逼浔举|是機體的陰陽寓于六經之中,通過氣立與宇宙的陰陽發生聯系,而機體本身陰陽的變化則由神機調控。三陰三陽通過“氣立”與風寒暑濕燥火相聯系,從經脈歸屬上來看,三陰屬五臟,三陽歸六腑,而三陰三陽的物質基礎是五行,氣的運動本質上是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升、浮、降、沉運動,在人體則是五臟六腑的運動。由五臟六腑的運動引起機體表、里、寒、熱、虛、實、陰、陽的變化,臟腑功能協調是氣血陰陽產生、代謝的物質基礎。

《素問·四時調神大論》將自然界四季的特性歸納為“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三月,此為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夏三月,此為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冬三月,此為閉藏,水冰地坼?!彼募局g是密切聯系的,每一季的正常發展都為下一季正常發展提供保障,循環往復,生生不息。人體的陰陽也隨四季陰陽消長而變化,“春者天氣始開,地氣始泄,凍解冰釋,水行經通,……夏者經滿氣溢,如孫絡受血,皮膚充實。長夏者,經絡皆盛,內溢肌中。秋者天氣始收,腠理閉塞,皮膚引急。冬者,蓋藏血氣在中。內著骨髓,通于五臟?!贝合呐c秋冬之間陰陽消長之勢的不同造成了人體在四季中各個階段有不同的狀態。《素問·六節藏象論》曰:“心者,生之本……為陽中之太陽,通于夏氣。肺者,氣之本……為陽中之太陰,通于秋氣。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為陰中之少陰,通于冬氣。肝者,罷極之本……此為陽中之少陽,通于春氣?!迸K腑的功能狀態是與自然界的陰陽消長相對應的。

二、 膏方與養生

正是基于臟腑功能狀態與自然界陰陽消長相對應,中醫學在養生保健上非常強調順時而治的原則?!端貑枴ど瞎盘煺嬲摗吩唬骸皭氯?,和于陰陽,調于四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春三月……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夏三月……夜臥早起,無厭于日,使志勿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氦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泄,奉藏者少。冬三月……勿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币馑季褪窃诖合闹?,需使陽氣生發,情志舒暢,但不可過極,應少寐而多動,而秋冬之季則需使陽氣收斂,情志伏匿,勿耗散真氣,應多寐而少動,不要過度消耗體內的陽氣。

冬至日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最少,白晝達到最短。在一年中,夏至日地面接收的陽光最強,從冬至日到夏至日是陽光遞增的階段?!稘h書》有云:“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冬至一陽生”。這一天是數九的第一天,并不是最冷的時候,這是因為地球表面有大氣和水分,能夠儲存熱量,并不是“即存即失”,而有“積熱”。冬至之后,雖然太陽高度角漸漸高起來了,但這是一個緩慢的恢復過程,每天散失的熱量仍舊大于接收的熱量,呈現“入不敷出”的狀況。到了“三九天”,積熱最少,溫度最低,天氣也越來越冷了。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人身腎水封藏不及,陽氣浮越于外,從此時開始服用幫助陽氣收斂的膏方,可使初生的陽氣不致過于萌動,腎的封藏增強,儲備充足了,來年立春后體格才會強健,也就是民諺“冬至進補,春天打虎”的由來。

第二節 膏方重在調整臟腑功能

一、 臟腑功能協調是氣血通暢陰陽平衡的根本

五臟是人體生命結構的基礎,一切生命活動無不通過五臟的活動而表現出來。脾合胃,主運化,為氣血化生之源泉;心主血,司神明,為五臟神志之總督;肝藏血,主疏泄,是氣機疏調之根本;肺主氣,司呼吸,為氣機宣降之保證;腎藏精,主氣化,為一身精氣之根本。五臟之間相互聯系,密不可分,任何一臟的陰陽失衡都會導致其他四臟的陰陽失調,而五臟之間的相生相克關系的正常與否是其功能活動是否協調平衡的根本保證,臟腑功能協調,才可能一身氣血周流暢通,運行無阻,人體陰陽平衡。五臟生克制化有序,氣血陰陽生化有源,陰陽互根,氣才能升降出入,生化無窮,“神機”才能與“氣立”相聯系,從而與外界氣候變化相聯系,也由此決定不同節氣機體五臟六腑的狀態及相應的陰陽氣血的變化。

人是一個整體,是由多個不同功能臟器共同構成的整體,每個臟腑具有不同的功能特點,并與其他臟腑共同完成人體正常的氣血生化、水液代謝等生理功能。而一旦罹患疾病,其生理功能的失衡與病理變化的表現不僅不同的臟腑有不同的表現,臟與臟、腑與腑、臟與腑之間都會出現相互關聯的病理變化,氣血津液也隨之發生相應的改變。人體由于受生活條件、社會環境、氣候變化等外部條件等影響,不同的體質、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情況均可發生不同的臨床表現。“謹察陰陽之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素問·至真要大論》)。任何疾病的發生、發展,尤其是慢性疾病及疑難雜癥均應以立體的思維模式去辨證、去思考、去治療。調節臟腑功能,使氣血通暢,陰陽平衡,以恢復患者臟腑氣血的整體協調平衡為指歸。

二、 膏方重在調整臟腑功能

膏方可由4部分組成,即主方、輔方、佐方、使方。膏方的作用是為了使初生的陽氣不要過于萌動,而陽氣萌動,腎水封藏不及,是由于肺金收斂的力量不足,肝木疏泄太過,腎水無封藏太過之病,腎水愈能封藏,陽根愈堅固。肺金與肝木功能的發生,是以中氣為根本的,中氣為營衛氣血的生化之源,是人體能量供應的基地,中氣的功能是由脾胃和少陽三焦相火共同完成的?!鹅`樞·五味》曰:“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兩焦,以灌五臟,別出兩行,營衛之道。”“胃者,五臟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臟六腑皆稟氣于胃。”“中焦受氣取汁,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脈,乃化而為血。”“食氣入胃,散精于肝,淫氣于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于脈。脈氣流經,經氣歸于肺,肺朝百脈,輸精于皮毛。毛脈合精,行氣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藏。氣歸于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狈螢闋I衛輸布之樞機,心肝為傳化之道,營衛氣血是經過肺的宣發和肅降輸布全身臟腑經絡的?!端貑枴ぶ琳嬉笳摗氛f:“少陽太陰從本……故從本者化生于本?!彼^“化生于本”乃指腐熟水谷化生營衛氣血的功能,少陽三焦相火猶如用鍋米水煮飯時的火,少陽三焦相火是營衛氣血的制造者,三焦腑腠理是營衛氣血的灌注通道,通過通調水道調節營衛氣血所包含的津液的功能?!叭拐?,人之三元之氣也……總領五臟六腑、營衛、經絡、內外、左右、上下之氣也。三焦通,則內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體,和內調外,榮左養右,導上宣下,莫大于此者也……三焦之氣和,則內外和?!逼⑽笧闋I衛氣血生化之源,而完成營衛氣血的化生是五臟六腑共同完成的。“天地合氣,命之曰人”。人體陰陽的平衡不僅需要營衛氣血源源不斷地供應,還要依賴先天之本及“神機”與“氣立”的相對應。膏方重在順應天時,整體把握,辨證論治,通過主方、輔方、佐方、使方的有機組合調整臟腑功能,未病救萌,既病防變,使“氣立”與“神機”相應,“陽涵于陰”而厚積薄發。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井冈山市| 泸水县| 巴林右旗| 定襄县| 武平县| 田阳县| 洛南县| 广宗县| 永丰县| 民县| 云阳县| 普陀区| 通辽市| 全州县| 永川市| 平江县| 建宁县| 河北省| 宁强县| 靖西县| 乌兰浩特市| 怀化市| 昔阳县| 水城县| 东光县| 祁阳县| 泸溪县| 柳林县| 阳谷县| 东丽区| 铜山县| 双江| 新化县| 泸西县| 社会| 海伦市| 保靖县| 双桥区| 昂仁县| 秀山| 宿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