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不知道的鼻炎秘密
- 龐宇峰主編
- 1524字
- 2021-09-01 15:54:51
你知道常見的鼻炎有哪些種類嗎?
鼻腔是人體呼吸系統的第一道門檻,空氣中存在的大量粉塵、煙霧、工業廢氣及病菌等都可能刺激鼻腔而引起炎癥或感染。鼻炎是指鼻腔黏膜和黏膜下組織的炎癥反應。炎癥反應是指人體組織對外界或自身體內的異常刺激情況作出反應的過程。這里的炎癥并不全是老百姓口中常說的發炎(細菌或病毒感染)。鼻炎患者表現多種多樣,如鼻子堵、流鼻涕、鼻子癢、打噴嚏等;不同學者對鼻炎有不同的認知,故而鼻炎的分類也就多元化。我們介紹幾種常見的鼻炎,便于讀者理解、認識。



1.急性鼻炎-鼻竇炎 急性鼻炎-鼻竇炎是指鼻腔、鼻竇內黏膜因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癥,具有傳染性,可經唾液沫傳播。發病初期,患者可有鼻腔內燒灼感,或有刺痛感,鼻子癢,需要通過揉鼻或挖鼻動作予以緩解不適,想打噴嚏,流清水涕,這些癥狀之后即出現鼻腔堵塞感。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展,鼻涕增多,并由清水樣變黏稠或膿樣,鼻腔堵塞癥狀加重,說話有明顯鼻音,嗅覺減退,聞不出味道,也可能同時伴有不同程度的發熱、怕冷、頭脹、頭痛等不舒服的癥狀。鼻腔黏膜明顯充血腫脹,鼻腔內充滿黏稠的鼻涕時患者可在光線明亮處通過照鏡子自行發現。當鼻竇內黏膜組織因炎癥后繼發細菌感染、化膿,即為急性鼻竇炎。患者出現頭痛,尤其是額頭、兩側眼眶下方或兩眼之間脹痛,并有大量黃膿涕。
本病常發生于春秋季節,因氣候變化不定,人們易受涼、過于勞累、抵抗力降低,或因鼻腔黏膜對外界異常刺激情況的防御功能受到破壞時,病毒侵入人體生長、繁殖而產生的鼻腔黏膜急性炎癥,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俗稱“傷風”或“感冒”。

2.慢性鼻炎-鼻竇炎 慢性鼻炎-鼻竇炎為鼻腔、鼻竇的黏膜和黏膜下組織的慢性炎癥,一般由急性鼻炎-鼻竇炎發展而來,常常與急性鼻炎發生細菌性感染、急性鼻炎治療不徹底和反復發作有明顯的關聯。鼻腔及鼻竇黏膜功能遭到破壞,黏膜內毛細血管擴張,血管通透性增高,黏液腺功能活躍,鼻腔分泌物增多,但無明確致病微生物感染。病程一般持續4周以上或以反復發作為特點。患者臨床表現可單一,或多樣性,常見的癥狀有鼻子堵、流黏稠涕或膿涕、嗅覺減退、頭面部脹痛(以額頭、眼眶下方及雙眼眶之間為多)、說話時有鼻音等。
3.肥厚性鼻炎 肥厚性鼻炎,顧名思義,鼻腔內部結構出現肥大、增厚。具體則是指鼻腔黏膜及黏膜下組織增生肥厚,也有些患者的鼻甲骨質同時出現增生。肥厚性鼻炎是慢性鼻炎的一種,鼻塞癥狀較一般性鼻炎嚴重,是長期慢性炎癥、血管擴張、血管壁增厚等因素造成鼻腔內部血液循環發生障礙,黏膜變性,功能受損。該類鼻炎患者鼻塞較為明顯,鼻腔分泌物難以擤出,且易形成干痂,嗅覺減退,鼻腔黏膜增厚、顏色暗紅、彈性下降,鼻腔通氣能力差,從而影響鼻的正常生理功能。

4.變應性鼻炎 這種鼻炎可能大家平時聽得比較多,俗稱“過敏性鼻炎”“季節性鼻炎”“花粉性鼻炎”。該類鼻炎患者均為過敏性體質,所謂過敏是指人體第一次接觸外界過敏原,如花粉、塵螨、牛奶、雞蛋、魚蝦等,體內即發生反應,產生對抗過敏原的抗體,并存留于體內,當再次接觸該過敏原后即發生過敏反應。變應性鼻炎患者的典型表現為鼻子癢、打噴嚏、流清水涕、鼻子堵,鼻腔黏膜發白,黏液腺分泌增多,鼻腔內有較多黏涕。

5.血管運動性鼻炎 血管運動性鼻炎自然與血管功能的變化有較為明顯的聯系,如精神緊張、環境溫度及濕度變化、粉塵、煙霧、酒精、內分泌功能紊亂等因素引起副交感神經遞質釋放過多,引起組胺釋放,造成鼻腔黏膜內的毛細血管擴張、腺體分泌增多,導致相應的臨床癥狀。主要以鼻塞為主,鼻塞可呈雙側鼻腔交替性、間斷性發作。發病時間上可有差異,有的患者早上較為明顯,有的晚上較為明顯。清水樣鼻涕多,偶有打噴嚏,且打噴嚏后可能出現鼻塞癥狀緩解。該類鼻炎易與變應性鼻炎混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