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房公渠決堤
- 大唐之骨鯁忠臣楊國忠
- 快跑啊小泥鰍
- 2106字
- 2021-08-05 17:07:46
鄉農們剛剛在打谷場里盛了涼,提了小板凳回家,還沒來得及吹燈睡覺,就聽見一串串雜亂的腳步聲從屋旁經過。
有膽大的佃農好奇地出了屋。
只見一大路人正提著各式工具,朝一個方向快速地跑去。
黑夜里,他也辯不清這些人的長相。
正好奇時,一個人朝他走近了。
這人他認識。
他想躲,但已經晚了,被迎頭一頓臭罵:“死鄉巴佬,看什么看?都給老子滾回屋里去!”
佃農都很熟悉這個聲音,立即乖乖地回了屋,再不敢朝外多看一眼。
那人意猶未盡,還在屋外叫罵道:“今晚你們也沒有看見。誰要是敢往外亂說一句,老子叫他永遠也開不了口。”
那人罵完,才隨著自己的隊伍繼續前進。
一行人帶著鐵杵、鏟子、蔑籮等工具穿過天度鄉,來到回雁崗前。
想到那狗縣尉曾在這里風光無限,領頭之人朝著地上啐了一口。
隨后朝著身后喊道:“兄弟們,開工了!”
也有人猶豫了,確認道:“真要挖啊?修這水渠可不容易,花了莊里不少錢財……要不要回去請示下當家的?”
“都特么閉嘴!老子喊挖就挖,誰再多說半句,小心他的舌頭!”
…………
房公渠決堤了!
一大早,楊釗才剛剛起床,就被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給震住了。
房公渠的主渠采取了三段式的挖掘方式。
目前只挖掘了第一段,即從溪水開口處到回雁崗這一段。
能在不足的一月的時間內挖成這段長五里、寬六丈的水渠,在這個全靠人工作業、工具無外乎鐵錘鐵鏟扁擔的時代,可說是效率驚人了。
能取得這樣的效率,自然是縣衙和玉溪園雙方都很重視,都傾注大量心血在上面……
可怎么就決堤了呢?
莫不是跟前幾天雨水過多,整個渭河流域都處于伏汛期有關?
一想到正處河流汛期,楊釗坐不住了。
如果決堤嚴重,渠中的水流量過大,其后果可不就是耗費財力、耽誤工期這么簡單了,一旦釀成了洪災,將有不計其數的良田房屋被毀,甚至鬧出人命來……
楊釗連臉都沒來及抹一把,也沒來得及通知楊鉚,就騎上毛驢,直奔回雁崗去了。
騎在路上時,楊釗還在思考為何會決堤的問題。
他想到,當初陳工提出三段式挖掘方法時,他就有過質疑。
可陳工解釋道,三段式挖掘是根據地形走勢決定的,而且每挖成一段,便會在附近尋一低洼處建成水池,短期內足以分擔水流的壓力,還可以起到排沙的作用。
等到三段全部挖成,引來的水流也可立即貫通,極大地縮減了時間。
楊釗不懂水利,聽陳工說得有理,便同意了他的方案。
楊釗再想,照陳工的方案來看,目前主渠第二段尚未挖成,溪水上游必然不會完全開口,只會有少量河水灌入第一段主渠。
即便這幾天雨水量不小,也不至于新修筑起的堤壩,就突然決堤……
來到回雁崗前。
可以看見主渠東側已被完全沖毀,至少有長達半里多的堤壩變為了一地破碎,便像是這片土地上的一道醒目的傷口,令人看了心疼。
順著堤壩被毀處向遠處看去,本是栽種著作物的田地,如今被渠內決出大水沖得一片泥濘,顆粒無存。
唯一的好消息是主渠內的水量并不多,此次決堤沒有釀成洪水滔天的慘劇。
楊釗沿著尚完好的西側堤壩走了一圈,在一群看熱鬧的民眾中找了陳工。
楊釗將陳工叫了出來:“到底怎么回事?”
為了趕房公渠的工程,陳工渾身上下曬得黑黢黢的,本已是憔悴不堪,此時又見水渠被毀,整個人都快垮了。
見楊釗問起,他竟一下子哭出聲來:“為了修這條水渠,不知道費了多少財力,又耗費了上千的人力……一下就沒了,全沒了!陳工有罪啊,我對不起楊縣尉,對不起所有跟我一道辛苦修渠的人……”
“先別說這些了。”楊釗打斷了他,問道:“災情如何?毀了多少地?有沒有傷人?”
陳工茫然地搖著頭:“我不知道,我收到消息后便來到壩上了……”
隨后又是嚎啕自己有罪,請求楊釗的處罰……
楊釗見他精神渙散,知道暫時問不出來什么,便胡亂安慰了幾句。
這時王倫騎馬趕了過來。
楊釗安排王倫趕緊回縣衙,去聯系所有有糧的鄉紳大戶,準備購糧賑災。
隨后,楊鉚,史大個,李審等人依次趕來。
楊釗再安排他們沿著毀堤的方向尋去,將災情統計出來。
等這些措施安排完畢,陳工也稍微清醒了些,主動來找到楊釗匯報情況。
“楊縣尉,我有一個疑問。”
“講。”
“渠堤……是有人蓄意毀壞的。”
楊釗等的就是這句話。
在他第一眼看見決堤的口子時,就猜到了是人為毀堤。
很簡單一個道理,要想沖開堤壩,那水勢必定洶涌蓬勃。可沖開的堤壩下方,只是一片泥濘罷了,沖出去的水連地面都沒有完全淹沒。
就這么點水,怎么可能毀得了堤?
“我方才只顧著傷心,沒有考慮到,主渠內的水量有限,決計沖不破渠堤。”陳工繼續講述他的分析,“于是我又去水庫看了一眼,那里面關的水尚不足十一(即十分之一),水流避高而趨下,渠里的水不向下、流去水庫,反倒逆向去沖擊堤壩,豈非怪事?”
陳工接著道:“我心里有了疑問,便接著再去詢問那些跟著我修渠的民夫,他們告訴我,昨晚有人來過這里。我再問哪些人是誰,他們言詞閃躲,不敢回答。”
楊釗心里了然。
能震懾住這里的佃農,讓他們不敢吐露真相,只能是玉溪園里的人。
“我知道了。”楊釗道,“既是人為,此事便與你無關,你也別太自責了,趕快召齊人手,搶修破壞的堤壩吧。”
“謝楊縣尉。”
陳工離開了。
楊釗心里又有了新的疑惑,房公渠是玉溪園和縣衙聯手修筑的,而且自從修渠以來,所有錢財都是玉溪園墊付的。
可以說,這條水渠能修成,全是玉溪園的功勞。
既然如此,他們為何又要將自己耗費大量心血和財力的水渠毀掉?
這也太荒唐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