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8章 財政赤字

“請楊縣尉放心。”

王倫、袁大頭二人齊聲答道。

“那就好。”

楊釗單獨囑托王倫:“你明日就發出通告,告知鄉里管事的人來縣衙里聚會,再把新式記賬法傳授給他們,以后都要按照這個法子來記賬,若有不從者,盡管來告訴我,由我來處置。”

“謹遵教誨。”王倫應下了。

楊釗再單獨囑托袁大頭:“用新法子記賬,比往常要辛苦些,這個重任,可就托付給你了,若有什么難處,隨時可以提出來。”

“請楊縣尉放心,小老兒一定會記好賬簿的。”袁大頭也滿口應下了。

“好。”

一番折騰后,早過了下差的時間,楊釗向王、袁等人道一聲辛苦,便讓他們各自回去休息了。

…………

第二天卯時,楊釗帶著楊鉚準時來到縣衙當差。

他再次取過那三本賬簿來。

更新記賬方法,不過是他臨時起意,他真正要做的,是通過這些賬簿了解全縣的經濟狀況。

其實他昨天粗略看了一遍,已經大概察覺了其中存在的問題。

不過財務工作是嚴謹的,每一個數字后面擔負著無數人終年的奔波,不能單憑著感覺來下判斷。

楊釗取來了紙墨,對照賬簿上的出入款項,換算成他更數字的阿拉伯數字,一筆筆謄抄下來。

光這一步就花去了一個時辰。

隨后又花去了半個時辰,將這些數字分類、歸納、匯總。

再核實一遍。

扶風縣的賬務清單便算列出來了,如下——

天寶元年:共入三萬一千二百余貫石匹端;出三萬零四百余貫石匹端。

天寶二年:共入兩萬八千七百余貫石匹端,出三萬一千一百余貫石匹端。

天寶三載:共入兩萬六千五百余貫石匹端,出三萬零四百余貫石匹端。

即便拋去折耗不算,接連兩年,扶風縣都是財政赤字。

要換成現代社會,有了現代的國家信用體系,這點財政赤字根本不值一提。

發行公債、提高個別稅種、增發貨幣、降低預算……政府有太多方式可以合理規避財政赤字帶來的風險。

但這可是在古代社會啊,沒有政府公債、經濟形式和稅種單一、以金屬為貨幣且金屬貨幣還未全面流通的唐代,根本不具備任何規避財政風險的基礎和手段。

事實也是,在現代國家信用體系建立之前,一個健康的社會,是絕不容許出現財政赤字的。

一旦出現了,便意味著政府行政能力急劇下降,社會安全即將失衡……

楊釗看著他算出來的這份賬單,想到了他在城外鄉村見過的大片荒蕪的田地,想到了官道旁賣兒鬻女的貧苦百姓,想到了城內清冷的街市,想到了破敗失修的縣衙,想到了庫房內空空蕩蕩的貨架……

這些畫面本是一幅幅獨立存放在他的腦海里,而此刻卻交織在了一起。

因為財政赤字,衙門只有加重盤剝,街市便變得清冷;

因為財政赤字,衙門只有加重賦稅,課戶大量棄逃,田地荒蕪,逼得百姓靠賣兒鬻女來度日;

因為財政赤字,連維修縣衙的經費都沒有,庫房內也早沒了存貨……

而以上的一切反過來又進一步減少了縣衙的收入,加重了財政赤字。

惡性閉環依然形成,并在加速內卷。

另一個問題也浮現出來,扶風縣衙是如何填補上這些財政赤字的?

不過這個問題還不算關鍵。原主曾任過縣尉,楊釗通過提取原主記憶,大概知道在財政赤字還不算太大的時候,地方政府總能通過一些增加雜稅、向大戶募捐等灰色手段填補赤字。只是這些應急的手段都是以長期利益來緩解眼下的困境,實則是把政府拖向了赤字泥潭的更深處……

眼下再追究這些已經沒有太大意義。

關鍵的還是第一個問題,扶風縣為什么會淪落到收不抵支的財政赤字的地步?

只有弄清了這個問題,才能從源頭上解決。

接連三年,扶風縣的財政收入都曾下降趨勢,而且下降的幅度高達兩千多貫石匹端,對于一個年收入只有三萬貫石匹端不到的縣級單位來說,同比跌幅接近百分之十,這就十分嚇人了。

考慮到現在正處于大唐盛世,社會穩定,戶數人口和可耕種土地正在穩步增長,財政收入的持續下降就更嚇人了。

再考慮到這個時代的地方財政收入來源單純、且穩固,收入下降的問題就有點危機即將到臨的預警的味道了……

可,財政收入為什么會下降?

此時的唐帝國還沒有征收商業稅,扶風縣也不存在什么商業活動,街市上的那點盤剝,基本用來維持縣衙差吏們的生活。

財政收入全部來自農業賦稅。

具體來說:

首先是“租”,依據壯丁數收取,朝廷規定男子滿二十一歲成丁,丁男每年需繳納粟兩石,或稻三石,是為租。

其次是“調”,按戶數收取,每戶每年需向官府輸絹二匹,或綾、絁二丈,或綿三兩,或麻三斤;若是繳納布匹,在原定額度上追加五分之一。

再次是“庸”,所有丁男皆有免費服勞役的義務,具體時間為每年二十日,遇閏年追加二日。若是不愿勞役,則需繳納絹三尺,稱之為“庸”。

以上三者便是“租庸調”,是大唐的基礎稅額。

“租庸調”稅是由朝廷明文規定的固定稅額,屬于實物稅,所以其中還涉及到一個運輸的問題。

要將這些稅物運至朝廷指定的官倉,才算是繳納完成。

百姓們可以選擇自己運輸,但一般都會交由地方縣衙代為統一運輸,縣衙既沒有能力、也不會白白地為當地百姓免費輸送,所以還會同時收取輸送費用,稱之為“腳布”。

腳布是地方州縣自行收取的,沒有統一的額度。

楊釗記得新都縣每年向當地百姓收取的腳布為布五丈,他暫時不清楚扶風縣的腳布是多少,但他看了扶風縣的賬務后,心中已經了然,此地收取的腳布絕對在五丈之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澄江县| 新源县| 阜平县| 资阳市| 韶关市| 武宣县| 宝丰县| 凤庆县| 静宁县| 永清县| 周至县| 江油市| 长岛县| 乌审旗| 天津市| 周宁县| 蒲江县| 郯城县| 两当县| 崇州市| 绥化市| 陇西县| 逊克县| 赣榆县| 图木舒克市| 福贡县| 东港市| 岑溪市| 阜新| 泰兴市| 沧州市| 永善县| 大化| 遵义县| 酉阳| 涿州市| 宝山区| 定安县| 新丰县| 泽库县| 醴陵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