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左宗棠家訓譯注
  • (清)左宗棠著 彭昊 張四連選編譯注
  • 6905字
  • 2021-06-02 16:05:19

咸豐六年

與癸叟侄(務實學之君子必敦實行,丈夫事業非剛莫濟)

癸叟侄覽之:

郭意翁來,詢悉二十四日嘉禮告成,凡百順吉,我為欣然。

爾今已冠,且授室矣,當立志學作好人,苦心讀書,以荷世業。吾與爾父漸老矣。爾于諸子中年稍長,姿性近于善良,故我之望爾成立尤切,為家門計,亦所以為爾計也,爾其敬聽之。

今譯

郭意翁來軍中,我詳細地詢問他關于你的種種情況,得知你已于二十四日完成婚禮,諸事順利吉祥,我為你感到高興。

你現在已滿了二十歲,而且已經娶妻,應當立志做一個優秀的子弟,勤奮苦讀,繼承父輩或先輩的事業(將家族門風發揚光大)。我與你的父親已漸漸衰老。你在家族兄弟中年齡稍長,天性純良,所以我對你自立成人的期望更加迫切,這是為整個家族的未來考慮,也是為你的前途打算,你應該將我的話好好放在心上。

簡注

①癸叟:左宗棠侄兒,二哥左宗植之子。

②郭意翁:郭崑燾,字仲毅,號意誠,晚年自號樗(chū)叟,郭嵩燾大弟。兩家相距不遠,來往密切。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中舉人。郭崑燾與兄嵩燾,都以才名重一時。郭崑燾的主要著作有《臥云山莊詩集》八卷、《臥云山莊尺牘》八卷、《臥云山莊別集》(含試帖二卷、聯語三卷)、《詩文經字正誼》四卷、《臥云山莊家訓》二卷。

③嘉禮:婚禮。

④冠:帽子,古時男子二十歲行冠禮,代指成年。

⑤授室:把家事交給新婦。語本《禮記·郊特牲》:“舅姑降自西階,婦降自阼階,授之室也?!笨追f達疏:“舅姑從賓階而下,婦從主階而降,是示授室與婦之義也?!焙笠浴笆谑摇敝溉⑵蕖?/p>

⑥以荷世業:繼承父輩或先輩的事業。荷,繼承。

⑦成立:成人,自立。如李密《陳情表》:“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p>

⑧爾:你。

實踐要點

左宗棠對子侄輩同樣傾注了無限的關愛,對子弟中年齡較長的侄兒癸叟尤其如此。他希望侄兒能自覺意識到身上所肩負的責任,固守耕讀家風,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做同輩中的好榜樣。

每一個家族成員的德行修養,都將關系到整個大家族的和睦相處和穩定發展,甚至能影響到整個大家族的命運,所以有遠見的長輩都特別重視對每一位家族子弟的教育和培養,以期相互影響,共同成長,才能形成良好的家風。

讀書非為科名計,然非科名不能自養,則其為科名而讀書,亦人情也。但既讀圣賢書,必先求識字。所謂識字者,非僅如近世漢學云云也,識得一字即行一字,方是善學。

終日讀書,而所行不逮一村農野夫,乃能言之鸚鵡耳。縱能掇巍科、躋通顯,于世何益?于家何益?非惟無益,且有害也。馮鈍吟云:“子弟得一文人,不如得一長者;得一貴仕,不如得一良農。”文人得一時之浮名,長者培數世之元氣;貴仕不及三世,良農可及百年。務實學之君子必敦實行,此等字識得數個足矣。

科名亦有定數,能文章者得之,不能文章者亦得之;有道德者得之,無行誼者亦得之。均可得也,則盍期蓄道德而能文章乎?此志當立。

今譯

讀書不是為了博取功名,但讀書人唯有通過功名才能養活自己,因此為了功名而讀書也是人之常情。但是既然(追求功名)要讀圣賢書,就必須先識字。所謂識字,不僅是指當今漢學家所指的訓詁或考據方面的內容,認識一個字就要踐行一個字,這才是會學習的人。

如果整日讀書,而言行舉止還比不上一個鄉野村夫,那不過是一只會說話的鸚鵡罷了??v然能在科舉考試中獲得優秀成績、成為高官顯貴,對這個社會又有什么益處呢?對于家族有什么益處呢?不僅沒有益處,反而有害處。馮鈍吟曾經說:“子弟中培養出一個文人,不如培養出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子弟中產生一名高官,不如培養出一名善于耕種的農夫?!币驗槲娜酥荒艿玫斤@耀一時的虛名,德高望重的長者則能培養數代的元氣;高官厚祿最多傳不過三代,善于耕種的農夫的傳授可延續數百年。致力于追求真才實學的君子一定要督促自己切實踐行,與之相關的文字認識一些就夠了。

科舉功名有一定的氣數,文章寫得好的人可以獲取,文章寫得不佳的人也能獲取;品德高尚的人可以獲取,品行不端的人也可能獲取。(既然)都能夠得到,何不希望(自己)積聚道德品行的同時又能寫好文章呢?你應該有這樣的志向。

簡注

①漢學:清代把研究文字、音韻、訓詁、考據這幾門學問統稱為漢學。因繼承漢代學者注重文字和名物制度的研究傳統,故名。

②掇(duō)巍科:在科舉考試中獲得優秀成績。掇,拾取,摘取。巍科,古代科舉考試名列前茅者。

③躋通顯:升為高官顯貴。躋,登上、升上。通顯,通達顯貴,指高官威名。

④馮鈍吟:馮班,字定遠,晚號鈍吟老人,明末清初詩人。

⑤良農:善于耕種的農夫。

⑥務實學:致力于追求真才實學。務,致力。實學,真實的學問或才能,踏實而有根底的學問。

⑦敦實行:督促自己開展實際行動。敦,督促。實行,實際行動。

⑧定數:一定的氣數,定命。

⑨行誼:品行端正。

⑩盍:疑問副詞,何不。

實踐要點

這是左宗棠關于讀書求學的一段重要的話。他教導侄兒正確對待三種關系。

其一是讀書與功名的關系。功名不是首要目的,重要的是實現平生志向。讀書是為了增進學問,砥礪品行,將耕讀之家的寒素之風代代傳承。如果培養出只能顯耀一時的文人和高官,不如培養出可以言傳身教數代的長者與良農。一個家族如果能培養一個德高望重的長者,并將知行合一的操守和志向代代相傳,這個家族無疑就能福澤延綿,長盛不衰。

其次,學與行的關系。讀書是用來指導現實生活的,要致力于真才實學和督促自己勤于實踐。能夠學以致用才算是會讀書。“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弊x書要勤學,更要踐行,書本知識必須通過實踐去檢驗和印證。

其三是道德與文章的關系。兩者同等重要,相比之下,道德比文章更重要,首先應該考慮“蓄道德”,然后才考慮道德與文章二者兼而有之。

如何辯證認識這些關系,對于每一個求學者都很重要。這是左宗棠體悟人生的金玉良言。他在三次會試落第后絕意仕進,傾心經世致用之學,才為后來的文治武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如果一個人能盡早樹立遠大的志向,認識到自己不是為功名而是為求知成人讀書,決心在道德和篤行上下功夫,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同時講究文章之法,無疑會受益終生。

爾氣質頗近于溫良,此可愛也,然丈夫事業非剛莫濟。所謂剛者,非氣矜之謂、色厲之謂,任人所不能任,為人所不能為,忍人所不能忍。志向一定,并力赴之,無少夾雜,無稍游移,必有所就。以柔德而成者,吾罕見矣,盍勉諸!

今譯

你的性情氣質較為溫和善良,這是讓人喜愛的優點,但是大丈夫要成就一番事業,剛強是必不可少的。怎樣才算剛強呢?不是自以為了不起,不是外表強硬嚴厲,而是能擔當他人所不能擔當的重任,能夠做成他人所不能做成的事業,能在困苦的環境下堅忍不拔。志向一旦確定,就要全力以赴,沒有一點雜念,沒有絲毫動搖,這樣就必將有所成就。僅靠溫柔恭順而成就一番偉業的,我很少見到,與你們一起相互勉勵!

簡注

①氣矜:自以為了不起。語出《尚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p>

②色厲:外表強硬嚴厲。

實踐要點

左宗棠認為侄兒癸叟性格比較溫和,先以一種平易近人的口吻表揚這是優點,然后指出應該多培養剛強氣質,再從反面和正面解釋了“剛”的含義,強調柔順不能成就大事業,最后鼓勵他取長補短、自我完善。

從當前家長們為子女報的興趣班來看,基本都是知識、藝術等方面的培訓,多注重分數與能力,不愿讓孩子吃苦,都盡可能為子女提供舒適的環境,很少想到培養子女的堅強意志。其實,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一個人只有從小就有意培養吃苦耐勞和堅忍不拔的品德,讓剛強的氣質成為人生的底色,面對困難毫不退縮,能夠心無旁騖地專注于志向,最終才會在追求人生理想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家世寒素,科名不過鄉舉,生產不及一頃,故子弟多樸拙之風,少華靡佻達之習,世澤之賴以稍存者此也。近頗連姻官族,數年以后,所往來者恐多貴游氣習。子弟腳跟不定,往往欣厭失所,外誘乘之矣。唯能真讀書則趨向正、識力定,可無憂耳,盍慎諸!

一國有一國之習氣,一鄉有一鄉之習氣,一家有一家之習氣。有可法者,有足為戒者。心識其是非,而去其疵以成其醇,則為一國一鄉之善士?,一家不可少之人矣。

今譯

我們家世代貧寒,科舉考試最高不過為鄉試舉人,家中田產最多不到一百畝,因此族中子弟多質樸純真,極少奢侈輕薄的習氣,祖先的恩澤因此得以稍微保存下來。近年來,我們家與官宦人家聯姻較多,我擔心多年以后,族中來往的子弟沾染富貴人家的惡習。如果子弟們心中根基不牢,往往就會好惡失宜,外界的誘惑就會趁虛而入。唯有真心讀書,才能使方向正確,使識別事物的能力堅定不移,這樣就沒有什么讓人擔心的了,你們不能不慎重呀!

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風氣,一鄉有一鄉的鄉風,一個家族有一個家族的家風。有可以作為典范的,有足以讓人引以為戒的。(一個人)心中要辨別是非,去掉毛病成就純粹,就可以成為一國一鄉中品行端正的人,一個家族中不可缺少的榜樣。

簡注

①樸拙:樸實坦率,不曲意奉迎別人。

②華靡佻達:奢侈輕薄。華靡,豪華奢侈。宋代司馬光《訓儉示康》:“吾性不喜華靡。”佻達,輕薄放蕩?!冻蹩膛陌阁@奇》卷四:“鄭子佻達無度,喜狎游,妾屢屢諫他,遂至反目?!?/p>

③貴游:沒有官職的貴族子弟。最早見于《周禮·地官·師氏》:“凡國之貴游子弟,學焉?!庇危瑹o官職者。

④腳跟:根基,根底。

⑤欣厭失所:好惡失當。失所,沒有安身之處,失宜、失當。

⑥外誘:外界事物的誘惑。

⑦趨向:途徑,方向。

⑧識力:識別事物的能力。

⑨疵(cī):毛病,缺點。

⑩醇:純粹,純正。

?善士:品行端正之士。

實踐要點

教育環境十分重要,無論是家庭環境還是社會環境,對家族子弟的熏陶作用都不可忽視。人在青少年時期,極容易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周圍環境氛圍的影響,言行舉止容易互相效仿,尤其是身邊的同窗或朋友。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左宗棠認為,家族子弟要認真讀書,端正家風,慎交朋友。良好的家風家教須落實在日常細小處,他希望子弟專心讀書,明辨是非,與賢為鄰,在增進學識的同時,提高自身德行修養,尤其不能沾染豪門子弟奢靡輕薄的習氣。

家庭之間,以和順為貴。嚴急煩細者,肅殺之氣,非長養氣也。和而有節,順而不失其貞,其庶乎

用財有道,自奉寧過于儉,待人寧過于厚,尋常酬應則酌于施報可也。濟人之道,先其親者,后其疏者;先其急者,次其緩者。待工作力役之人,宜從厚償其勞,憫其微也。廣惠之道,亦遠怨之道也。

今譯

家庭之間,和睦順心最重要。若性格嚴厲躁急,平時將心思放在一些繁雜瑣碎的小事上,就會充滿嚴酷逼人的氣氛,不利于培養良好的家庭氛圍。和氣而有節制,柔順而堅持原則,就差不多了。

花費錢財要有原則,對待自己寧可節儉,對待他人則寧可寬容大方,普通的應酬交際做到符合基本禮儀的花費就可以了。周濟他人的原則是,先幫親人,再考慮關系稍遠一點的;先幫情況危急的,其次是不那么緊急的。對待干苦力活的人,應該略微提高他們的勞動報酬,這是考慮到他們身份低微生活不易。盡量幫助和救濟他人,也是遠離怨恨的方法。

簡注

①嚴急煩細:嚴厲躁急,繁雜瑣碎。

②肅殺:嚴厲而有摧殘的力量。

③貞:封建禮教所推崇的一種道德觀念,指女子不失身,不改嫁。這里指堅持原則,堅定不移。

④其庶乎:差不多。

實踐要點

“家和萬事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尊老愛幼、夫妻互敬互愛等,正是這種觀念的體現。家庭成員之間彼此和諧相處,樂而有節,既其樂融融,又不逾越原則,符合倫理規范,是家庭和家族的大幸。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重視家庭和睦,重視家中親情。我們無論身處哪個時代,都要“和而有節,順而不失其貞”。

錢財消費方面,左宗棠的原則是儉以待己、寬以待人。接濟親人的原則是先親后疏,因為關系越親,感情越深,自然應該施以援手,患難與共。身邊的人有窮急之難的時候,先救急,這也符合我們中國人常說的“救急不救窮”的道理。至于家中雇傭的那些窮苦之人,在報酬方面,不僅不能克扣,反而應在原來的基礎上給得略微豐厚一點,以體現我們的憐恤之心。這些都充分體現了左宗棠守禮和仁愛他人之心。左宗棠深知教育子弟的重要性和不容易,也付出了非常多的心血,對于即便不在身邊的侄兒,他也以長輩的身份給予生活和學習上的指導,可謂關懷備至。

人生讀書得力只有數年。十六以前知識未開,二十五六以后人事漸雜,此數年中放過,則無成矣,勉之!

新婦名家子,性行之淑可知。妃匹之際,愛之如兄弟,而敬之如賓,聯之以情,接之以禮,長久之道也。始之以狎昵者其末必暌,待之以傲慢者其交不固。知義與順之理,得肅與雍之意,世家之福永矣。婦女之志向習氣皆隨其夫為轉移,所謂“一床無兩人”也。身出于正而后能教之以正,此正可自驗其得失,毋遽以相責也。孟子曰:“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

今譯

人的一生,真正用來讀書的時間并不多。十六歲之前沒有主動學習知識的想法,二十五六歲之后人事漸漸紛雜,如果中間的這十年疏忽懈怠,則會一事無成,切記!

你新娶的媳婦乃名門淑女,一定是品行淑慧的。你們新婚不久,應該像愛護兄弟一樣愛護她,像對待客人一樣尊重她,平時多溝通交流,這才是夫妻長久的相處之道。開始時過于親昵的后來不一定能夠契合,彼此傲慢對待的則感情難以穩固。夫妻之間相處,若能明白道義與順從的道理,體會嚴正與和睦相結合的意義,家族世代的福氣就會永遠持續下去。妻子的志向,通常是以丈夫為轉移的,所謂“一張床上不睡兩種人”,否則就是同床異夢。做丈夫的能端正自身走正道,然后才能對妻子施以潛移默化的正面影響,通過你對妻子的影響正好可以驗證自身得失,切記不要互相苛責,彼此多體貼包容。孟子說:“自己不遵道而行,那么要求妻子兒女遵道而行也是不可能的?!?/p>

簡注

①妃匹:指結婚或配偶。

②狎昵:過于親近而態度不端莊。

③暌(kuí):分開,離別。

④得肅與雍之意:肅,表示莊重。雍,表示和諧。即體會嚴正與和睦相結合的意義?!对娊洝び蓄罚骸懊C雍和鳴,先祖是聽?!?/p>

⑤遽:遂,就,因此。

實踐要點

癸叟新婚不久,左宗棠教他如何與新媳婦相處。齊家然后方能治國,經營好家庭是人生的重要目標。對待妻子,應愛敬并用,多體察對方的情感需要,體貼包容,這樣夫妻之間才能夫唱婦隨,志同道合。左宗棠對于夫妻之道,具有難得的平等意識,他反對丈夫對妻子居高臨下,隨意差遣。他認為,尊妻、愛妻,平等視之,才是丈夫應有的風度和胸襟。做丈夫的要在家庭中起引領作用,夫妻之間要互相提攜,共同進步。

胡云閣先生乃吾父執友,曾共麓山研席者數年。詠芝與吾齊年生,相好者二十余年,吾之立身行事,詠老知之最詳,其重我非它人比也。爾今婿其妹,仍不可當鈞敵之禮,無論年長以倍,且兩世朋舊之分重于姻婭也,尊之曰先生可矣。

爾婚時,吾未在家。日間文書紛至,不及作字,暇間為此寄爾。自附于古人醮子之義,不知爾亦謂然否?如以為然,或所見各別,可一一疏陳之,以覘所詣也。

正月二十七夜四鼓季父字

今譯

胡云閣先生是我父親的摯友,他們曾經一起在岳麓書院求學多年。詠芝與我同年出生,已是二十多年的老朋友,我為人做事的作風,他最為了解,他對我的推重是其他人所不能相比的?,F今,你和他的妹妹結婚了,不能以平輩的禮節待他,無論是因為他的年紀比你大了一倍,還是因為兩家人世交的情誼比姻親分量更重,你都應該尊稱他為先生。

你結婚的時候,我不在家。我平日里文書往來繁冗,來不及向你表示祝賀,今天我略有空閑,借此在家書中寫下這些話送給你。好比是婚禮儀式中父親對兒子的鼓勵,不知你是否認同?如果你認為是這樣,或者有別的見解,可以寫信來一一陳述,讓我們共同分析各自認識所達到的程度。

簡注

①胡云閣:胡達源,胡林翼的父親。字清甫,號云閣。曾以一甲第三名進士及第,直接入翰林院,授編修。后官至詹事府少詹事,為四品京堂。湖南益陽人。

②研席:硯臺與坐席。亦借指學習。

③詠芝:胡林翼,字貺生,號潤芝,晚清中興名臣之一,湖南益陽人,湘軍重要首領。道光十六年進士。授編修,先后充會試同考官、江南鄉試副考官。歷任安順、鎮遠、黎平知府及貴東道,咸豐四年遷四川按察使,次年調湖北按察使,升湖北布政使、署巡撫。撫鄂期間,注意整飭吏治,引薦人才,協調各方關系,曾多次推薦左宗棠、李鴻章、閻敬銘等,為時人所稱道,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并稱為“中興四大名臣”。在武昌咯血死。有《胡文忠公遺書》等。

④姻婭(yīn yà):親家和連襟,泛指姻親。也作“姻亞”。這里指 1856 年胡林翼的妹妹胡同芝嫁給了左宗棠二哥左宗植的長子,即癸叟。

⑤醮(jiào)子:古冠、婚禮所行的一種簡單儀式。尊者對卑者酌酒,卑者接受敬酒后飲盡,不需回敬。笄者行禮后從正賓手中接過醴酒,輕灑于地面表示祭祀天地,然后象征性地抿一點酒。

⑥覘(chān):窺視,觀測。

⑦詣(yì):學業或技能所到達的程度、境界。

實踐要點

左宗棠細心關注晚輩的成長,涉及日常小事和婚姻生活,且沒有擺一點尊者長者的架子。他以商量的口吻講了四點理由,希望侄兒尊稱新婚妻子的哥哥胡林翼為先生,而不用平輩禮儀,并鼓勵侄兒來信說出自己的見解。真誠平實,娓娓道來,是亦師亦友的平等交流。父母與子女相處時,如果只是一味灌輸說教,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甚至厭惡;如果能做到平等相待,自然就能拉近距離,贏得子女的好感,教育的引導效果才能凸顯。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阳县| 鲁甸县| 江源县| 新巴尔虎左旗| 浠水县| 兴和县| 宜黄县| 武鸣县| 东乡族自治县| 通山县| 罗定市| 兴山县| 新疆| 尼勒克县| 保亭| 中卫市| 克拉玛依市| 雅江县| 北川| 防城港市| 洪泽县| 漳浦县| 高安市| 曲松县| 谷城县| 舟山市| 镇康县| 鹤峰县| 平罗县| 潜江市| 德昌县| 息烽县| 宜兰县| 肥西县| 靖宇县| 吉水县| 绥德县| 鄢陵县| 大渡口区| 天祝| 射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