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即我腦
- (荷蘭)迪克·斯瓦伯
- 2218字
- 2021-12-29 18:43:04
胎兒對聲音、振動、味道和氣味都有記憶
伊麗莎白一聽到馬利亞 ①1的問候,腹中的胎兒就開始跳動。
—《路加福音》
記憶所依賴的大腦回路在人出生后的最初幾年就成熟了,人們有意識的記憶通常只可以回溯到兩歲的時光。當然,也有些人是例外,他們對兩歲之前發(fā)生過的事情記得非常清晰。毫無疑問的是,外界信息在生命的最初兩年進入了幼兒的大腦中,子宮中的胎兒也會對外部刺激做出反應(yīng),但是這些證據(jù)還不能證明人們在那個時期就已經(jīng)保留了記憶。我們到底是像英國早期啟蒙運動哲學家約翰 · 洛克(John Locke)認為的那樣,出生時就像一張白紙或一塊白板,還是像畫家薩爾瓦多 · 達利(Salvador Dalí)想要我們相信的那樣,在一生中最美好的時期 ①1就擁有豐富的記憶的呢?
有大量的推測認為,人們是帶著心理負載離開母體而來到這個世界的,在子宮中的時光對人們的一生都會有影響。如今,美國成立了一些“產(chǎn)前大學”,教準媽媽們?nèi)绾闻c胎兒互動。在子宮內(nèi)的那段時間可以決定人們罹患多種精神病,例如精神分裂癥和抑郁癥的概率。不過,如果是像一些治療師聲稱的那樣,認為子宮內(nèi)的不良記憶是人們在日后產(chǎn)生高度特異性精神問題的根源就太夸張了。有些人聲稱,產(chǎn)鉗分娩或者分娩時胎兒所感到的疼痛是人們成年后產(chǎn)生頭痛的原因,女性有婦科問題是因為其出生時感到自己不受歡迎。某些治療師認為,戴著手銬進行性交的欲望可以歸因于出生時臍帶繞頸,而害怕性交則是因為母親骨盆狹窄所導致的延長的難產(chǎn)。這些治療師還聲稱,回溯療法可以可靠地檢測到這些問題,一旦你認識到這些原因,你的煩惱就消除了。
有一項對 412 位自殺者的法醫(yī)學研究,這些自殺者都是酒精或者藥物成癮者,該研究將他們與 2 901 位對照者進行了比較。研究表明,圍產(chǎn)期發(fā)生的事件與自我毀滅行為有關(guān)聯(lián):上吊自殺行為與出生時缺氧有關(guān);暴力型自殺行為與出生時機械性創(chuàng)傷有關(guān);藥物或酒精依賴與母親在分娩期間服用的用于止痛的成癮藥物有關(guān)。然而,在荷蘭最近的一項獨立研究中并沒有發(fā)現(xiàn)母親在分娩期間借助鴉片來止痛會導致孩子將來的成癮。我抱著極大的興趣期待著能夠看到可以證實其他關(guān)聯(lián)的研究結(jié)果。
薩爾瓦多· 達利不需要使用回溯分析或者 D- 麥角酸二乙胺 ②2就能回憶起他在母親子宮內(nèi)生存的詳細情形:“那是神圣的,那是天堂。子宮內(nèi)的那個天堂有著地獄之火的顏色—紅、橙、黃、藍。它是柔軟的、寂靜的、溫暖的、對稱的、雙面的、富有黏性的。我看到的最輝煌、最顯著的景象是一雙發(fā)出磷光的煎蛋。我只需要模仿胎兒的典型姿勢并把拳頭放在我閉著的眼睛前方,所有那些記憶就都會浮現(xiàn)在我眼前。”這些煎蛋可以在達利的多幅繪畫作品中找到。
人類胎兒在妊娠第 26 周左右開始對光線做出反應(yīng)。不過,即使達利的母親在懷孕時穿著比基尼躺在太陽下,這種可能性也非常小,因此小達利除了能感受到一些彌散的橙色光之外不會有其他的感受。可以說,詳細的視覺記憶可能是超現(xiàn)實主義者的私有財富。
然而,許多不同的種群存在著胎兒記憶的其他形態(tài)。鳥類的胚胎在鳥蛋內(nèi)就學會了辨認父母的叫聲,而人類母親在懷孕期間通過自己發(fā)出的聲音和孩子建立紐帶似乎的確是有用的。實驗結(jié)果表明,人類胎兒時期的記憶存在著三種形式:習慣化、經(jīng)典性條件反射和暴露學習。習慣化是記憶的最簡單形式,早在妊娠第 22 周就出現(xiàn)了,而經(jīng)典性條件反射在妊娠第30 周時出現(xiàn)。二者可以與振動和高音類比。振動可以作為一種條件性刺激,而高音可以作為一種非條件性刺激。由于無腦畸形胎兒也有這種條件反射,因此這種方式的學習可能是延髓或者脊髓的功能。更有趣的是,如果孕婦在每次放松時總是聽一支特別的音樂,那么過了一段時間后,每當播放這支音樂時胎兒都會開始活動。嬰兒出生之后,每當他聽到這支音樂時都會停止啼哭并睜開雙眼。母親說話的聲音可以影響胎兒語言系統(tǒng)的發(fā)育以及母親和孩子之間紐帶的形成。新生兒很喜歡聽自己母親的聲音,尤其是按照胎兒在子宮內(nèi)聽到的聲音而進行變音的母親的聲音,他們甚至可以辨認出母親在懷孕時重復(fù)念出的故事。胎兒對于聲音的記憶并非沒有壞處。弱小的嬰兒聽到母親在懷孕期間為之著迷的肥皂劇的主題曲時會有明顯反應(yīng)。他們會停止哭泣,專心聆聽熟悉的旋律。讓人擔心的是,要是今后那檔特別的電視節(jié)目沒有了,這些孩子是否還能活下去。
在子宮中接受到的嗅覺和味覺形式的刺激也會被嬰兒記憶下來。嬰兒出生后會立即辨認出自己母親的氣味,這可能對成功的母乳喂養(yǎng)有重要作用。新生兒一般都厭惡大蒜的氣味,但是如果母親在懷孕時吃大蒜,那么她的孩子對大蒜的厭惡感就會消失。由此可見,法國與荷蘭之間的烹飪差異在人們的子宮內(nèi)發(fā)育階段就形成了!
總之,胎兒對聲音、振動、味道和氣味都有記憶。因此,理論上人們不僅可能會因為吸煙、飲酒、服藥和吸毒而影響孩子的大腦,還可能會因為觀看垃圾電視節(jié)目而對孩子的大腦造成傷害。你可能會想,要是選一本好書,并大聲地朗誦給胎兒聽,孩子在出生后是不是就會成為讀書人了?順便說一下,這也不是一個新點子,早在公元 200—600 年《塔木德經(jīng)》(Talmud) ①1中就收入了關(guān)于產(chǎn)前刺激方案的參考文獻。我們還可以想出許多能在這個“最小的課堂”—子宮里做的工作。不過,子宮中的記憶缺乏細節(jié),僅僅能持續(xù)幾個星期,而并不像某些治療師以及薩爾瓦多 · 達利想要說服我們相信的那樣,可持續(xù)一生。
① John Zachary Young,英國動物學家、神經(jīng)生理學家。—編者注
①一對雙胞胎,羅馬神話中羅馬市的奠基人。—譯者注
① 即圣母馬利亞。—譯者注
① 指在母親子宮里的時期。—譯者注
② 一種強烈的半人工致幻劑。—譯者注
① 即《猶太法典》。—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