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動力系統和執行系統

我們知道心理產生于大腦或更廣泛意義地講產生于機體,因為軀體和大腦是相互作用的。有機體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它總是處于不斷地變化或運動之中,既然心腦具有同一性,那么機體的這種變化或運動也體現為心理的變化或運動。例如,當機體處于饑餓狀態的時候,一聽到“雞肉”這個詞就會分泌唾液,這是心理對機體的作用。然后,這種饑餓感能使人產生吃雞肉的行為,而這又是機體對心理的作用。這就是一個機體對心理相互作用的過程。雖然新理論支持一元論,但是采用二元論來解釋更容易理解。事實上,這就是對應原理,在書后面的寫作中我們假設讀者明確地知道對應原理的意義,也就是功能/范疇—表征—語言和行為在心理學意義上是對應的或同一的。

在我們所劃分的四個功能/范疇中,感覺、情緒和認知這三個功能是動力性功能,行為功能是執行功能。根據對應原理以及上面的論述,這種功能上的作用將體現在心理上,也就是語言和行為上。

前面只是簡單地說明了機體的變化會引起心理的變化,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在同一功能/范疇中,一般會有三種不同的機體狀態。例如,在調節攝食行為的功能中,一般會有饑餓、平衡、飽足三種不同的機體狀態。這三種不同的機體狀態也將產生三種不同的心理狀態。例如,如果身體處于饑餓狀態,那么“雞肉”這個詞將產生生理性作用,使其分泌唾液。同時,如果機體處于平衡或飽足狀態,“雞肉”這個詞不會產生生理性作用。在這個例子中,調節攝食行為的功能可以將其劃入感覺功能中,根據上面的現象可以認為作為一種動力性功能,無論是機體狀態還是心理狀態都可以將其劃分為三個方面:正向極化、反向極化和平衡。這三個方面在同一功能/范疇的心理學意義上都有其語言表述。例如,當你饑餓的時候你會說:“我餓了”,這是反向極化;當你處于飽足狀態的時候你會說:“我飽了”,這是正向極化;當你說:“我不餓或沒感覺”,這是平衡狀態。

除了感覺作為一個動力性的功能,情緒和認知也是重要的動力性功能。它們同樣遵守上面的原則,但還是有一些不同之處,例如,情緒的極化作用更強,無論是在機體狀態還是心理狀態都是如此。我們能很容易列出關于情緒的極化詞,如快樂、痛苦、興奮等。認知可能是這三個功能中最復雜的一個,它的生理狀態一般不太明顯,比較穩定,但是它同樣受極化作用的影響,如好、壞、對、錯等,這些都可以作為一種心理狀態,成為心理的動力系統的一部分。

現在說明作為執行系統的行為。行為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如果不包括行為的計劃和策略,一般的簡單行為只有激發和抑制兩種作用方式,如跑步或不跑步、吃飯或不吃飯。其實心理機制本身并不多,也不難,最大的困難是有太多的范疇性詞匯,各種范疇性詞匯以神經網絡的方式聯結在一起,這樣就出現了大量不同的神經組合。

將心理的動力系統和執行系統進行嚴格區分會讓人感覺我們眼中的機體或心理結構越來越像一臺機器。我們沒有任何理由排斥它是一臺機器的假設,而且是一臺智能化的機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台县| 仁化县| 固阳县| 玛多县| 互助| 涟源市| 股票| 宁乡县| 河西区| 开原市| 康平县| 连城县| 灯塔市| 蒲城县| 慈利县| 南通市| 兰考县| 宁城县| 承德县| 海丰县| 饶河县| 阜城县| 左权县| 灌阳县| 盘锦市| 渝北区| 寿宁县| 永定县| 凤山市| 托克托县| 奉新县| 龙山县| 呼玛县| 牡丹江市| 牙克石市| 新建县| 江安县| 雷州市| 平谷区| 凤翔县| 信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