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社區與社區治理邊界

一、社區

社區是隨著社會發展和社會實踐逐步躍入研究者的視野的,1887年滕尼斯在《社區與社會》(又譯《共同體與社會》《禮俗社會與法理社會》)(德語翻譯為Gemeinschaft and Gesellschaft,英文版譯為Community and Society)一書中首次提出“社區”的概念。1933年,以費孝通為首的燕京大學的一批青年學生在翻譯美國社會學家帕克的論文集時,第一次將“community”譯為社區,之前的文獻多將其翻譯為地方社會、地方共同體社會或共同區域社會等。由于研究領域和研究目的取舍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理論界對社區的理解隨著社會發展而不斷變化,也因研究者的主觀選擇而千差萬別。美國學者桑德斯認為,即使在同一學科內,不同學者對社區的理解也存在差異。例如,社會體系論者往往傾向于把社區當作以某一地方為中心的比較持久的社會互動系統;社會沖突論者則認為社區是由于資源、財富、權利和聲望等分配不公平而產生的一種階層形態;社會場論者又把社區視為一種社會互動的場域。桑德斯根據不同學科對社區的理解將社區概念分為四種類型:①定性的理解,把社區視為一個居住的地方。②人類生態學的理解,把社區視為一個空間單位。③人類學的理解,把社區視為一種生活方式。④社會學的理解,把社區視為一種社會互動。(1)1981年,居住在美國的華人社會學家楊慶壟通過統計發現,有關社區的定義達140多種。(2)

對社區的定義或理解的差異主要是由于研究視角和定義方法不一致所致,總體看來,其定義方法和研究視角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從社區包含的要素和特點進行定義,這種定義方式被中外大多數學者采用,一般多采取描述性的方式,能夠比較直觀地體現社區的內涵;二是從社區的本質進行定義,特別是從社區的應然本質,如共同體、社會實體等本質屬性對社區進行理想性的闡述;三是從社區的功能進行定義,如認為社區是城市管理單位等;四是綜合性的定義,綜合以上要素、本質和功能的各個方面,進行綜合性的歸納性定義。對社區要素的不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到社區本質(如精神共同體和地域共同體的差別)和功能的確立,然而學界主流傳統恰恰多從社區要素進行描述性的理解和定義,從根本上說,對社區要素的不同理解,直接決定了對社區內涵與外延的理解和界定。因此,本書首先有必要對國內外學界對社區要素的理解進行歸納。

有學者認為社區要素可以分為基本要素和一般要素。基本要素包括“人口”和“地域”兩個方面;一般要素主要有經濟、共同的文化與制度、居民的凝聚力與歸屬感、專業分工和互相依賴關系、社區服務的公共設施等。(3)著名社會學者費孝通認為社區至少應包含以下四個方面要素:①以一定的生產關系、社會關系為基礎組成的人群;②有一定的區域界限;③具有一定特點的行為規范和生活方式;④居民在情感上和心理上的鄉土概念。(4)鄭杭生認為社區要素應包括地域環境因素(包括地理環境、資源環境和人工環境)、人的因素(包括人口、社會群體和個人體系)、文化要素(包括社區物質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以及社會活動和時間的分配等。(5)唐忠新認為社區要素包括三大類別:一是人群,包括社區人口的自然構成和社會構成、社區人口的結群形式等;二是自然物質要素,主要是地域和生產生活設施;三是社會文化要素,包括行為規范和管理機構、精神文化和社區意識等。(6)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平县| 元朗区| 临海市| 大连市| 辉南县| 石景山区| 千阳县| 昌都县| 安阳县| 板桥市| 唐河县| 繁峙县| 吉水县| 山阳县| 迁西县| 玉溪市| 民县| 定安县| 萨迦县| 泊头市| 延边| 乐亭县| 吴旗县| 德化县| 灯塔市| 夏河县| 郑州市| 宿松县| 西宁市| 弋阳县| 子长县| 尼勒克县| 德格县| 资溪县| 宁乡县| 万载县| 沂南县| 翁牛特旗| 绵阳市| 新闻| 克拉玛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