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宮殿記憶法的前世今生
讓我們把時間線定位在2000多年前的古希臘。
傳說在古希臘時期,有個著名的詩人叫西蒙尼德斯(Simonides)。有一次,有位貴族在宴請賓客時,同時邀請西蒙尼德斯在宴席上吟誦一首詩,來歌頌自己的功績與財富。可氣的是當西蒙尼德斯朗誦完畢,這位貴族卻找借口對詩的內容表示不滿,只付給他一半的酬勞,并讓人把他趕出了宴會廳。
當西蒙尼德斯剛剛走出宴會廳的大門,整個宴會廳的房頂突然塌了下來,那位貴族和所有的客人全部被砸死在里面。更可怕的是所有人的尸體都被砸得血肉模糊,根本無法辨認。這叫前來認領尸體的親人們非常地為難。
這時候西蒙尼德斯驚喜地發現,自己能夠清晰地記得每位客人在宴席上所坐的位置以及他們的服飾特點,于是憑借自己的記憶幫助人們找到了自己親人的尸體。
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關于宮殿記憶法的文字記載。
我們再把時間跨越到1583年(中國明朝的萬歷年間)。
一位意大利的傳教士利瑪竇(利瑪竇是他的中文名字,他的原名Matteo Ricci,直譯為瑪提歐·利奇)來到中國,他有一本非常有名的著作《西國記法》。在這本書中,他詳細介紹了自己是如何擁有超越常人的記憶力的。
相傳1600年左右,在南昌的一次文人雅集聚會上,利瑪竇向人們展示他超凡的記憶能力。因為在場都是些熟讀四書五經的文人,而利瑪竇就給他們表演了真正的“倒背如流”,即真的按書上的順序直接從文章的最后一個字背到了文章的第一個字。
利瑪竇幾十年間游歷很多國家,用不同的語言寫下了很多的著作,而且能在短時間內精通中文及古漢語,這與他驚人的記憶力是分不開的。
讓我們再把時間線定位到2019年4月13日。
這一天,我正在火車站的候車大廳里候車,突然一條消息在朋友圈中出現。幾分鐘后,幾乎所有記憶大師的朋友圈都出現了同一條消息。
“托尼·博贊先生于今突發疾病去世……”
起初以為是有人惡搞,第二天便看到了官方消息,于是一種悲痛油然而生。
托尼·博贊(Tony Buzan,也有人翻譯為托尼·布贊),1942年生于英國倫敦,英國頭腦基金會的總裁,世界著名心理學、教育學家。如果您對這些“稱呼”還不是很敏感的話,那么對中國整個腦力行業影響了十幾年的“世界腦力錦標賽”的發起人就是托尼·博贊先生。
1991年,托尼·博贊發起了第一屆世界記憶力錦標賽(World Memory Championships,又名世界腦力錦標賽),到2020年12月,錦標賽已經舉辦了29屆,累計產生了近1000位世界記憶大師。這項賽事對推動記憶法在全世界的普及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除此之外,托尼·博贊先生一生著有腦力系列叢書多部,其中涵蓋快速記憶方法、思維導圖、快速閱讀等多個方面。由于其一生對腦力發展的巨大貢獻,被世人尊稱為“世界記憶之父”。
2003年,馬來西亞,第13屆世界腦力錦標賽,張杰和王茂華兩位老師榮獲“世界記憶大師”稱號,成為中國首位“世界記憶大師”。
此后,兩位老師開始在國內把這種高效的記憶方法教給更多的人,于是自2007年開始,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參與到這項訓練中來,并取得了世界記憶大師的稱號。
2010年,第17屆世界腦力錦標賽在廣州舉辦,自此把中國的腦力行業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也是從這一年開始,中國每年都會有幾十位甚至上百位世界記憶大師產生。
張杰、王茂華兩位老師為我們打開了記憶行業的大門,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現在整個腦力行業已經在全國遍地開花了。
張杰和王茂華老師培養了很多的記憶大師,可以說現在國內的記憶大師大部分都出自他們的門下。但兩位老師還有一位學生并沒有成為世界記憶大師,卻成了改變整個行業的領頭人,他就是張海洋老師。
張海洋老師自接觸這個行業以來,一直致力于高效記憶法在工作學習中的應用。雖然張海洋老師在競技上也有很強的實力,包括后來他也培養了一百多位世界記憶大師,但他最大的貢獻是把這些先進的記憶方法很好地應用到工作學習中,使記憶法與學科應用完美地結合起來。2017年,張海洋老師倡導發起了“中華經典記憶大賽”,把應用記憶技術很好地搬上了競技的舞臺。大賽主要比賽內容是《孫子兵法》《道德經》等十幾本中華國學經典共計12萬字的內容,為普及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以及記憶法的應用技術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2019年開始,“中華經典記憶大師”誕生,標志著應用方向的記憶法競技走向正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