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離不開的思維導圖
- 吳帝德
- 1234字
- 2021-06-21 17:51:26
愛因斯坦生平
相對于前面的幾張思維導圖,這張圖信息分類更多,通過標題我們可以知道這是一張歸納愛因斯坦生平的導圖,所以在閱讀這類導圖的時候,主干閱讀順序應該是相對固定的。我們通常有這樣的經驗,一本厚厚的書你全部讀下來,讓你增加的知識可能占一部分,對你能實際有用的知識又在這一部分當中占一小部分,也就是說到最后,對你而言可能一本書的有用內容就只占20%,幾個月甚至更長時間過后,你能記住的僅僅占百分之幾。讀這張導圖的時候,我們需要先大致瀏覽一下整體介紹的內容,初讀一次后我們可以發現,這張導圖是按照愛因斯坦的年齡經歷來進行歸納總結的,因此,第一條主干應該是右上角的“學習期”,其次是順時針下來的“創造期”,再其次是“鼎盛期”,最后才是“獲獎經歷”。
這張導圖的設計初衷是將愛因斯坦標志性的凌亂爆炸頭頭發延長作為主干和分支,這樣既有趣味性,也能增強中心圖和主干的整體感。每一個分支都采用了不同的顏色,學習期比較刻苦因此選用了冷色調的紫色,創造期比較溫馨和熱情,所以用了淡淡的橘色,鼎盛期就像樹葉一樣繁茂盛開所以選用了綠色,獲獎經歷自然就用火紅的紅色。所以,思維導圖主干的顏色是繪制者自己內心所想的具體表達,關于顏色,并沒有標準答案,換句話說,除了熒光色以外喜歡什么顏色就用什么顏色,熒光色太吸引眼球,既會破壞導圖的平衡,也會讓導圖失去美感。
從第一條“學習期”開始閱讀,可以知道愛因斯坦小時候曾經被開除,下一條分支進行了原因的說明,因為不服兵役。另外一條分支說明他在瑞士進行了學習,學習的同時還談了戀愛(同一條線上有兩個關鍵詞),然后找了工作,分別有三次嘗試,第一份是氣象員,之后是代課老師,然后是在專利局做專利員并固定下來結了婚,配圖一朵小花加強可視性。第二條“創造期”的兩個分支,一個是論文,可以清楚地看到1905年愛因斯坦拋出了五篇震撼性的論文,由上到下分別表示了論文的先后順序,雖然最后的狹義和廣義相對論最被人們所熟知,但獲得諾貝爾獎的是第一篇“波粒二象性”的物理理論,即光同時具有波的特征和粒子的特征。另一條分支則說明,這段時間,愛因斯坦作為一個編外教師,像普通人一樣過著養家糊口的日子。按同樣的方式,仔細閱讀另外兩條主干的內容就能將愛因斯坦輝煌的一生有一個大致了解了。

從《外來蔬菜與水果》再到《愛因斯坦生平》,掌握一張思維導圖的閱讀方式可以讓我們深刻體驗導圖的樂趣和優勢。有的導圖看似簡單,但如果不懂得如何閱讀那也僅僅是當作涂鴉看一眼就忘了;有的導圖分支眾多,需要耐心地閱讀,當你閱讀完所有信息,你就會對內容有深刻的掌握。這張《愛因斯坦生平》思維導圖正是我閱讀厚厚的兩本《愛因斯坦傳》后所總結的內容,讀兩本書我用了整整兩天,但看一張導圖只需要幾分鐘的時間,我們拋開了書中的潤色成分,直接閱讀書的精華。思維導圖讓我們復習起來不必再重新翻閱兩本書,讓我們高效地獲取了知識,斷開的關鍵詞之間我們通過邏輯推理和分析將他們聯系起來,對整個知識有了清晰的脈絡,這就是閱讀思維導圖的妙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