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么擔心,事情就能好轉嗎
現代社會,不管是精神文明還是物質文明,都進入高速發展的時代。因為生活節奏的加快,也因為工作壓力的增大,人們的心理問題越來越多,其中最廣泛的就是焦慮問題。其實,焦慮已經成為非常普遍的一種社會現象,不管是高層的社會精英還是底層的農民工,幾乎人人都無法擺脫焦慮的困擾。打個形象的比方,焦慮就像一場重感冒,是很容易擴散和傳播的。要想避免焦慮無限蔓延,我們就要讀懂焦慮的本質,不要與生活背道而馳。不管遇到什么問題,擔憂、焦慮都無濟于事,我們唯有坦然接受,然后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法,才能避免過度掙扎導致的傷害。
近來,人到中年的老王失業了,他的女兒剛上小學,又開始學習鋼琴,一個月孩子的支出多了幾千元,他前一年換了房子,換房子時他并不知道自己會面臨失業的窘境,因而他每個月還要承擔近萬元的月供。如此一來,他突然間覺得人生晦暗無光,似乎一切都失去了希望。為此,老王整日在家蒙頭大睡,還時常喝得醉醺醺的,覺得人生毫無方向。
對于老王的狀態,妻子剛開始時并沒有過分擔憂,她也什么都不說,只想給老王一個緩沖與發泄的時間。然而,一個月過去了,老王的狀態依然沒有改善,妻子不得不發聲了。
一個周五的晚上,妻子做了一桌子的好菜,說:“明天就是周末了,今晚上咱們好好喝一杯吧。”酒過三巡,妻子先安排好孩子睡覺,然后又與老王推杯換盞。
這次,他們夫妻二人在醉意中彼此敞開心扉,交談了很多平日里不曾提起的內心深處的話題。最后,妻子說:“我想,人生總是有時風雨有時晴的。我們應該坦然接受,工作丟了沒關系,還可以再找。只要咱們一家人在一起高高興興、平平安安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聽了妻子的話,老王感動得流下眼淚,說:“放心吧,我會振作起來的。我還有你和女兒,我很富有,我也肩負著責任。”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里,老王每天都在四處奔波找工作,雖然因為年紀大了而處處碰壁,但是他毫不氣餒。最終,老王找到了一份很理想的工作,不但工資不比以前少,而且福利待遇也更好了。
很多時候,我們喜歡和命運較勁,因為不知道命運的洪流到底會把我們沖到何方。無論如何,當我們與命運背道而馳時,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一團糟。既然很多事情一旦發生就是無可更改的,與其抱怨或者悲泣,不如鼓起勇氣接受和面對。
很多情況下,我們之所以焦慮,正是因為對于自己的生活過度期待。一旦不如意,就會陷入擔憂之中,然而,我們沒有認識到的是,過度擔憂對事情的改善毫無用處,唯有更好地面對未來、憧憬未來,我們才能從實現目標的喜悅中得到自信的滿足。
那么,在難題出現后,我們如何避免焦慮而將問題解決呢?
你可以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問題一:究竟出了什么問題?
問題二: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問題三:這一問題還能找到其他什么解決方法?
問題四:你建議用哪一種方法?
面對生活中的暴風雨,你可以彎下自己的腰,選擇順從,保護自己;你也可以繼續頑強地反抗它,不過要做好受傷的準備。如果你為此憂慮,你首先要學會接受那些無法改變的事實。
總而言之,既然生活不可預料,我們就不能抱怨,更不能焦慮,而應該順其自然,坦然接受,并努力尋求最好的解決途徑,進而讓事情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