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人有名不顯者
【原文】
《溫公詩話》云:“唐之中葉,文章特盛,其姓名湮沒不傳于世者甚眾,如:河中府鸛雀樓有王之奐、暢諸二詩。二人皆當時所不數,而后人擅詩名者,豈能及之哉!”予觀《少陵集》中所載韋迢、郭受詩,少陵酬答,至有“新詩錦不如”“自得隋珠覺夜明”之語,則二人詩名可知矣,然非編之杜集,幾于無傳焉。又有嚴惲《惜花》一絕云:“春光冉冉歸何處,更向花前把一杯。盡日問花花不語,為誰零落為誰開?”前人多不知誰作,乃見于皮、陸《唱和集》中。大率唐人多工詩①,雖小說戲劇,鬼物假托,莫不宛轉有思致,不必顓門名家而后可稱也②。
【注釋】
①工:善于,擅長。②顓(zhuān)門:自成一家,獨立門戶。顓,通“專”。
【譯文】
《溫公詩話》說:“唐代中期,文學創作十分盛行,籍籍無名,沒有作品在世上流傳的作家有很多。例如:河中府鸛雀樓中有王之奐、暢諸二人的兩首詩。這兩個人在當時都是無名之輩,但是后代那些擅長寫詩的名家,難道就比得上他們嗎!”我看到《少陵集》中上面記載的韋迢、郭受的詩,杜甫酬答的詩中,有“新詩錦不如”“自得隋珠覺夜明”這樣的句子,如此看來兩個人在當時的名氣是可以知曉的,但是如果不是因為編入了杜甫的文集中,那么可能就不會流傳下來了。還有嚴惲的一首絕句《惜花》中寫道:“春光冉冉歸何處,更向花前把一杯。盡日問花花不語,為誰零落為誰開?”前人大部分都不知道這是誰寫的,原來是在皮日休、陸龜蒙的《唱和集》中看到了。粗略來講,唐代人大部分都十分擅長寫詩,即便是創作小說戲劇,用假話鬼物來影射現實,也無不情節曲折、富于情趣,不一定非要專業的作家才是值得稱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