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話短說,準確傳達觀點
我們都知道,與一般的演講形式相比,脫稿演講更難把握,也更容易出錯,因此,那些演講大師在脫稿演講時都不會打持久戰,而是采取簡短有力的演講方式。然而,我們發現,現實的脫稿演講中,不少人說話都有一個明顯的弊病,那就是非常啰唆,他們把一些極為簡單的問題復雜化。本來可以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的問題,非要重復無數遍,結果越說越離譜,自己也搞不懂在說什么。
從另一個方面說,現代社會,人們的時間觀念都很強,沒有人愿意花費太多的時間來聽你的長篇大論。所以,我們在說話的時候,切忌兜圈子,而是把話說到點子上。有話則說,長話短說,無話不說,這樣才更能準確傳達你的思想。
林肯在這次演講中靠什么取勝?那就是簡潔的演講,他那簡短有力的演講比長達兩個小時的精彩演講更深入人心。很多時候,言簡意賅的講話比那些長篇大論更容易被人們所接受,所謂“濃縮的就是精華”,因為簡潔,所以它所闡明的思想更有深度;因為簡潔,它所表達的意思更加清晰;因為簡潔,它所彰顯的內容更有力度。
同樣,脫稿演講中,我們要想自己的講話獲得較好的效果,就必須講究語言的簡潔、精練,這樣才能使聽眾在較短的時間里獲取更多有用的信息。反之,如果你只是空話連篇,言之無物,那么無疑是浪費時間。在很多時候,我們哪怕只講了一句話,也能獲得滿堂的掌聲,而有的人講了整整一個小時,卻獲得稀稀拉拉的掌聲,這就是語言是否簡潔的效果。
那么,我們該如何做到語言簡潔呢?
1.觀點鮮明
我們在選用開門見山這一開場方式時,就要觀點鮮明。演講觀點鮮明,顯示著我們對一種理性認識的肯定,顯示著我們對客觀事物見解的透辟程度,能給人以可信性和可靠感。演講稿觀點不鮮明,就缺乏說服力,就失去了演講的作用。
2.語言有力度
我們講話應該注重簡練的語言,太過煩瑣的語言會讓你所表達的意思不夠準確,也會占用聽眾更多的時間,結果就是你既沒有講明白你的意思,下面的人也有苦說不出,強忍著聽下去。簡潔的幾句話顯得更有力度,也更容易被聽眾所接受。
3.把話說到點子上
總之,在脫稿演講中,我們陳述觀點傳遞信息的時候,要讓所說的話有力度,能夠讓人聽得進去,才是好的說話方式。我們講話一定要做到一針見血、言簡意賅,這樣才能讓聽眾明白你到底說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