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遇見孩子,看見自己:寫給媽媽的心靈成長書
- 徐靜
- 1182字
- 2021-05-31 12:37:29
前言
我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也是一名教育心理工作者。在這本書里我想與大家聊聊自己在生兒育女和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反思,也有我作為女性在圓融家庭關系中的探索,有我在發掘內在力量過程中的成長與蛻變,也有我作為心理咨詢師在與來訪者真實互動過程中的案例記錄和感悟。
2014年,為了自己的孩子和有緣的家庭能享受到滋養心靈的教育,也為了讓最新的教育心理學研究成果落地,我辦了一所走心的幼兒園——愛可園,期待用愛與尊重陪伴生命的成長與綻放。所以,在這本書里你也會看到我作為園長和老師在幼兒園實踐過程中的心得體會。當然,我更希望自己作為一個宇宙中獨一無二的存在,與大家借由陪伴孩子這一機緣,探索生命的智慧與奧秘,發掘自己的天賦與才華,活出那個豁達、喜悅、平和與充滿愛的自己。
我們不光是在陪伴孩子成長,孩子也在陪伴我們一點點成長,書中多次強調父母自我成長的重要性。成長到底是什么?在我看來,成長絕不僅僅是長高、長知識或者長年齡,成長是真正承擔起自己生命的責任,隨時回歸生命的本質和內在源頭的探索,認識到所有讓我們不舒服的人、事、物不過是觸發了一塊舊傷,它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寶貴的機會去顛覆它、超越它。成長就是在育兒的過程中時刻覺察自己的喜怒哀樂與內心需求,越來越清晰生命的意義,不肓從、不刻意、不擔心、不用力,隨時隨地在紛繁復雜中看到美好,越來越能調動并信任自己和孩子內在的智慧。
我希望大家能領悟到我文字背后想要傳達的意義,而不只是看到言語層面的表達。我寫這本書也是希望父母們能不必執著于某一個被過度強調的理念或育兒方式,時刻提醒自己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莫失去最重要的那份平和與信任。
過去的幾年,我一直致力于倡導和宣揚科學育兒知識、心理學最新成果在育兒中的應用,以及最利于孩子成長的主張。從依戀理論到各種敏感期,從愛與自由的理念到如何幫孩子內化規則,從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到各種“孩子XX了,怎么辦”。這些知識真的很重要,但本書我會著墨于這些知識背后更重要的部分。
你若能讀到這些文字不是巧合,當你愿意看見自己,好奇孩子帶給你的禮物,才會翻開本書。希望這本書能幫你借助孩子走入生命中的每一個當下,收獲點點滴滴的成長。
孩子就像是一面鏡子,幫助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孕育、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也是孩子陪伴我們成長的過程,它仿佛賦予了我們一趟全新的生命之旅,真正活出人生全方位的精彩!
是的,孩子教會我享受和專注生命的每一刻,把地球上的體驗當成一次自助餐,在游戲規則中感恩它的豐盛、享受我們的自由。可惜有的人玩著玩著就玩兒得太認真,陷入了頭腦的評判和比較中,鉆進了利益的算計與權衡中。是孩子提醒我們憶起來地球時的約定,回歸生命的本質與初心。當我們理解孩子、敬畏生命,隨時保持好奇和敞開的心扉時,我們就不會再糾結于凌駕在孩子之上的基于某種擔心和恐懼的教導,就會放下狂妄自大的心,謙卑地感受孩子、傾聽孩子。
徐靜
2019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