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感知到對方燃燒起來的憤怒火苗
在人類的成長過程中,憤怒這種情緒出現得比較早。據說,出生三個月的嬰兒就會有憤怒的表現,其原因主要在于家長限制了嬰兒探索外界環境。比如,我們約束嬰兒身體的活動,強制嬰兒睡覺,限制他的活動范圍,不給他玩具等等,這些都可以引起他的憤怒。盡管我們面對一個出生不到三個月的嬰兒,但依然可以感知到其內在的憤怒情緒,通過其憤怒的表情,諸如哭鬧、手足舞動等,我們就可以判斷出他在發脾氣。當然,對于成年人來說,憤怒的強度和表現與其修養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這給我們判斷對方是否處于憤怒情緒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因為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是一個面無表情的人,也可能內心燃燒著熊熊怒火。對此,我們需要察言觀色,及時抓住對方憤怒的微表情,以此感知到對方燃燒起來的憤怒火苗。
看完這個故事,我們不禁為那位愚蠢的縣令捏一把汗。在整個對話過程中,我們是可以感受到上司憤怒情緒的,諸如“吃驚”“勉強說出了姓某”“更加驚異”,直至最后的“勃然大怒”。其實,憤怒的情緒從產生到爆發,是一個由淺到深的過程。如果縣令懂得察言觀色,在前面的幾次對話中,及時地感受到上司的怒火,那也不至于落到了被免職這樣的下場。
通常一個人憤怒情緒的外顯表情是以下幾種。
1.臉色的變化
一個人處于憤怒情緒中,但因情境所迫,不好當場發作,他便會強忍著這種憤怒情緒。這時因內心情緒的強行積壓,難免會給其臉色帶來影響。當一個人在強忍怒火的時候,其臉色是紫色的,我們常說“臉都漲成了豬肝色”,實際上就是這個道理。
2.聲調的變化
當一個人情緒處于正常情況時,他的聲音是不高不低,就好像一條平靜流淌著的河流一樣。但如果他遇到了一件非常憤怒的事情,那聲調可能會突然拔高一個調子,就是聲音突然大了起來。當然,也有人越是生氣,聲調越是平和沉靜,這時我們就需要從其他微表情觀察了。
3.姿態表情
一個人在憤怒時通常還會伴隨著一系列姿態表情。比如一個人生氣時先是呵斥幾聲,然后臉紅脖子粗,繼而拍桌子叫板,這是大多數人在生氣時的拿手好戲。因此,當我們發現其姿態表情有異樣的時候,就需要注意了,有可能對方正在憤怒中。
心理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