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論山徙

【原文】

夏桀之時厲山[1]亡,秦始皇之時三山[2]亡,周顯王三十二年[3]宋大丘社亡,漢昭帝之末,陳留、昌邑社亡。京房《易傳》曰:“山默然自移,天下兵亂,社稷亡也。”故會稽山陰瑯邪中有怪山,世傳本瑯邪東武海中山也,時天夜,風雨晦冥,旦而見武山在焉。百姓怪之,因名曰怪山。時東武縣山,亦一夕自亡去,識其形者,乃知其移來。今怪山下見有東武里,蓋記山所自來,以為名也。又交州山移至青州朐縣。凡山徙,皆不極[4]之異也。此二事未詳其世。《尚書·金縢》曰:“山徙者,人君不用道,士賢者不興;或祿去公室,賞罰不由君,私門成群。不救,當為易世變號。”

【注釋】

[1]厲山:在湖北隨縣北。

[2]三山: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即蓬萊、方丈、瀛洲。

[3]周顯王三十二年:公元前337年。

[4]不極:不正,不符合中正的準則。

【譯文】

夏桀時厲山消失了,秦始皇時三山消失了,周顯王三十二年,宋國的大丘社消失了,漢昭帝末年,陳留縣、昌邑縣的神社消失了。京房《易傳》中說:“山悄悄地自行移動,天下大亂,國家滅亡。”從前會稽山陰縣瑯邪山中有一座怪山,傳說本來是瑯邪郡東武縣海中的山,當時天黑,刮風下雨,一片昏暗,天亮時就看見武山在那里了。百姓覺得奇怪,于是稱之為“怪山”。當時東武縣的山,也在一個晚上自行消失了,認識它的山形的人,才知道它移到這里來了。現在怪山腳下有個東武里,可能是記錄這座山的來歷,才把它作為地名。另外,交州的山移到了青州朐縣。凡是山遷移,都是不正常的怪異現象。不清楚這兩件事發生的時代。《尚書·金縢》說:“山遷移,是因為國君不任用有道之士,賢人不被舉薦;或是祿位不掌于公室,賞罰不出于國君,權貴之家門客成群。不加救治,就會改朝換代變更年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隆县| 博白县| 定南县| 南昌市| 称多县| 桐乡市| 芜湖县| 明星| 新沂市| 自治县| 正定县| 广宗县| 松溪县| 济阳县| 阆中市| 天祝| 通辽市| 中山市| 临沧市| 南溪县| 鲁甸县| 荥阳市| 九江县| 象山县| 台北县| 怀化市| 沽源县| 施秉县| 苍南县| 安塞县| 潮州市| 和硕县| 高淳县| 扶风县| 华容县| 新和县| 池州市| 百色市| 昌平区| 曲阜市| 兴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