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蘭香與張傳
漢時有杜蘭香者,自稱南康人氏。以建興四年春,數詣張傳。傳年十七,望見其車在門外,婢通言:“阿母所生,遣授配君,可不敬從?”傳,先改名碩,碩呼女前,視,可十六七,說事邈然久遠。有婢子二人,大者萱支,小者松支。鈿[1]車青牛,上飲食皆備。作詩曰:“阿母處靈岳,時游云霄際。眾女侍羽儀,不出墉宮[2]外。飄輪送我來,豈復恥塵穢?從我與福俱,嫌我與禍會。”至其年八月旦復來,作詩曰:“逍遙云漢間,呼吸發九嶷[3]。流汝不稽路,弱水[4]何不之?”出薯蕷[5]子三枚,大如雞子,云:“食此,令君不畏風波,辟寒溫。”碩食二枚,欲留一,不肯,令碩食盡。言:“本為君作妻,情無曠遠。以年命未合,其小乖。太歲東方卯,當還求君。”蘭香降時,碩問:“禱祀何如?”香曰:“消魔自可愈疾,淫祀無益。香以藥為‘消魔’。”
[1]鈿(diàn)車:用金玉寶石嵌飾的車子。
[2]墉宮:即墉城。相傳為西王母的居所。
[3]九嶷(yí):山名。在湖南寧遠南。相傳舜帝葬于此。
[4]弱水:古水名。相傳弱水環繞崑芲仙境,水弱不能載舟,只有得道之人能過去。
[5]薯蕷:山藥。
漢朝有個叫杜蘭香的人,自稱是南康人氏。在晉愍帝建興四年春,多次去拜見張傳。張傳當時十七歲,看見她的車子在大門外,婢女來通報說:“母親生下我,派我來這里嫁給你,怎么能不遵從她的命令呢?”張傳,曾改名叫張碩。張碩叫杜蘭香上前,看她,大約有十六七歲,說的事情似乎十分久遠。她有兩個婢女,大的叫萱支,小的叫松支。乘坐的是青牛拉的金玉妝飾的車,上面飲食都齊備。她作詩說:“母親居住在靈山,時時漫游云霄間。眾位侍女舉羽旌,不到仙境墉宮外。飄飄輪車送我來,豈能再嫌塵世污穢?與我共處福份到,如若嫌我災禍現。”那年八月的一天早晨,她又來了,作詩說:“本在天河逍遙自在,呼吸之間來到九嶷山。你流連于飄忽不定的人間,為什么不渡弱水而成仙?”拿出三個山藥蛋,像雞蛋大小,說:“吃了它,可以使你不怕風波,免除寒涼熱病。”張碩吃了兩個,想留下一個,她不同意,讓張碩全都吃了。說:“本來我是給你做妻子的,感情不會疏遠。因為年命不相合,怕有小小的不和諧。太歲在東方卯的時候,我定當回來找你。”杜蘭香降臨時,張碩問:“禱告祭祀怎么樣?”杜蘭香說:“消魔就能治好疾病,祭祀太多沒有益處。”杜蘭香把藥稱為“消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