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的煩都是心煩,放下就好
- 楊波
- 1670字
- 2021-06-02 15:24:51
學會原諒,不要抓住別人的錯誤不放
在生活中,我們要學會原諒,而不是緊緊抓住別人的錯誤不放。你原諒了別人,其實就是給自己留下了一片海闊天空。面對他人的錯誤,如果我們選擇了生氣、較真,甚至是仇恨,那么,可能我們之后的生活將在憤怒中度過,這是因為我們的內心始終得不到解脫,會變得十分沉重、壓抑而郁悶,每天都充滿了痛苦。相反,如果我們選擇了原諒,放棄了內心的憤怒,那么,既寬待了他人,同時我們的心靈也得到了解放,從而收獲一份心靈的感動。所以,原諒猶如一枚解藥,放過了他人,同時,我們自己也獲得了解脫。原諒別人就是對自己的寬容,一個人若總是處處較真,那他是沒辦法獲得好心情的。不較真了,心情也好了,這對自己何嘗不是一種寬容呢?
有一次,發明大王愛迪生和他的助手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天一夜,終于做出了一個電燈泡。他們非常珍惜這個成果,就叫來一個年輕的學徒,讓他把這個燈泡拿到樓上的實驗室好好保存。這名學徒知道這是個重要的東西,心里非常緊張,結果在上樓的時候,不住地哆嗦,一下子摔倒了,把電燈泡摔得粉碎。愛迪生感到非常惋惜,但沒有責罰這名學徒。過了幾天,愛迪生和他的助手又用了一天一夜制作了一個電燈泡,做完后,愛迪生想也沒想,仍然叫來那名學徒,讓他送到樓上。這一次,什么事也沒有發生,這個學徒安安穩穩地把燈泡拿到了樓上。事后,愛迪生的助手埋怨他說:“原諒他就夠了,你何必再把燈泡交給他呢,萬一又摔在地上怎么辦?”愛迪生回答:“我這是在教導他,原諒不是光靠嘴巴說說的,而是要靠做的。”
試想,如果愛迪生是一個較真的人,他早就火冒三丈,開始怒罵那位學徒,甚至,會選擇開除對方作為一定的懲罰。有的人太過于較真,特別是自己的利益遭受到一定損失的時候,他們的情緒就會一下子失控,恨不得馬上將自己的利益搶回來,自然,他們對犯錯者也是毫不留情面的,這樣很容易就會使雙方之間產生矛盾和沖突。
在一次戰斗后,只剩下兩名戰士,他們與大部隊失去了聯系。有緣的是,這兩人來自同一個小鎮,而且,還是一對好朋友。他們在森林中艱難跋涉,互相安慰,可是,十多天過去了,他們仍然沒有與大部隊聯系上。有一天,他們打死了一只鹿,憑著鹿肉艱難地度過了幾天。在之后的幾天里,他們繼續前行,但再也沒看到任何動物,只剩下一點鹿肉。
這一天,兩名戰士在森林中與敵人相遇,經過一場激戰,兩人巧妙地避開了敵人。就在他們脫離了危險的時候,槍聲卻響了。走在前面那個年輕戰士中了一槍,幸運的是傷在了肩膀上。后面的那位士兵惶恐不安地跑過來,他害怕得語無倫次,抱著年輕戰士的身體淚流不止,趕快撕下自己的襯衣將戰友的傷口包扎好。那天晚上,沒有受傷的戰士一直念叨著母親的名字,他們都認為自己熬不過這一關了。但是,盡管他們十分饑餓,誰也沒有動那僅存的鹿肉。幸運的是,第二天大部隊救出了他們。
這是一個發生在“二戰”時期的故事,故事雖然講完了,但是,事情還沒有結束。三十年過去了,那位曾受傷的戰士坦言:“我知道是誰開的那一槍,他就是我的戰友,在他抱住我時,我感覺到他的槍管是熱的,令我感到疑惑的是,他為什么對我開槍?但是,當天晚上我就原諒了他,我知道他想獨吞那點鹿肉,我知道他想為了母親而活下來。于是,我假裝根本不知道這件事,也從來不提起這件事。戰爭還沒有結束,他的母親就去世了,我們一起祭奠了她。在那一天,戰友跪下來,請求我原諒他,我沒有讓他繼續說下去,我們繼續做了幾十年的朋友,我原諒了他。”
1.較真只會讓自己更痛苦
當別人無意中犯了錯誤,我們所能做的最好的選擇就是原諒。在生活中,有的人喜歡較真,即便錯誤已經發生了,他們還會一遍遍地在別人面前強調這是錯誤的,在這個過程中,不僅他自己變得異常痛苦,同時還會讓對方有受侮辱的感覺。假如對方已經開始反省,你若一再地較真,只會讓他終止反省的行為,而對你心生厭惡。
2.原諒對自己而言是一種解脫
我們經常看到有的人難以原諒朋友的過錯,結果他一直對那件事耿耿于懷,即便在多年以后,內心還是有一個疙瘩。其實,這么多年來,那位朋友估計早就忘記了,痛苦的不過是他自己。對此,原諒別人的錯誤,對自己而言是一種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