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學習:基礎與應用
- 彭慧民編著
- 638字
- 2021-06-10 14:41:21
2.5 元學習方法的比較
元學習方法的流派眾多,最早提出元學習是作為General AI的概念,讓機器實現自我更新,這與讓機器學會學習是類似的想法。不同方法的比較主要體現在它們的實際應用不同,適用于不同的問題和情形。目前,人工智能的發展滲透到各行各業,處處體現出人工智能技術的實用價值。大部分元學習方法都適用于小樣本高維輸入數據集的分析,可以通過小樣本圖片分類精度來對這些方法進行表現對比。然而這些元學習方法不僅適用于小樣本學習,還適用于使用大量有標注數據的深度學習問題,能提高深度學習模型的泛化能力。表2.1給出了不同元學習框架下解決問題思路的總結,不同的思路適用于解決不同類型的實際問題,在讀者遇到實際問題時,可根據這些思路選擇適合自己的元學習模型。正如筆者在遇到具有長程相關性的小樣本時間序列預測問題時,選用了LR-D2[15]和Meta-LSTM[16]組合模型來進行小樣本時間序列預測。邏輯回歸作為基礎學習器,可用來對小樣本時間序列的預測進行建模,邏輯回歸作為基礎學習器,LSTM可以考慮時間序列中的長程相關性和任務之間的復雜相似性,LSTM作為元學習器,來對問題進行分析。
表2.1 元學習框架總結

續表

元學習思想廣泛,不止表格中列出的這些,讀者可以持續關注,元學習是正熱門的研究領域,會有更多新方法涌現出來。元學習的基礎思想可以混搭組合、靈活多變,適用于許多實際問題的解決,可在不降低模型精度的情況下,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從而讓模型額外獲得在泛化能力上更好的表現。元學習致力于讓機器達成更高的智能,實現更深程度的自動化和智能化,以此改進現有模型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