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七)海帶醫頸疬

頸項間生起核子,初起如丸如豆,漸大如桃核,如栗子,或若胡桃,不痛不癢,名謂癭疬,是一種淋巴管結核病,我國舊稱疬勞。因患此者,往往身體衰弱、神經銳敏、肌肉瘦削,不易就痊。考其原因,是人體內缺乏碘質(構造細胞原質之一),頸淋巴結即易患結核,因而成疬。在我國舊時,頸疬之原因雖未明(謂氣郁痰結),卻咸知用海帶、海藻以治頸疬,謂其能散癭之結氣,又謂其味咸,能軟疬核之堅,然此種想當然之論調,乃當時先獲藥效,而后推測其功用,故未免空泛而涉玄虛。但本品之治頸疬,實深合于學理。蓋海帶、海藻、昆布等海草類植物,都富含“沃度”(碘),為變質劑之要藥。近世醫家所用之海碘,多系此類海草燒灰制成。碘如加熱則化為流質,再熱乃化為紫色氣質,且與金類化合亦甚速。此質海水內含有之,泉水內間亦有之,海絨珊瑚類及數種蛤蚌等類,均有此質。印度北境雪山,其土人多生瘤(即疬),有一種海草,土人取之名曰治瘤葉。又南亞美利加有一種海草,生瘤者取其梗食之,名曰治瘤條。可知海草在未得原質(碘)之時,人類患疬者之得其益,蓋已久。而我國亦早知此藥之功效,蓋亦從經驗得來,暗合學理者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东| 和田县| 涿鹿县| 托克逊县| 济阳县| 安化县| 襄汾县| 锦州市| 象山县| 洮南市| 铁岭县| 武清区| 天水市| 齐河县| 长治县| 济南市| 临沂市| 平凉市| 清涧县| 马山县| 乳山市| 十堰市| 和平县| 固原市| 深州市| 利川市| 文化| 武汉市| 麻城市| 咸阳市| 固安县| 临朐县| 安徽省| 灵武市| 邵阳市| 闽清县| 六盘水市| 台州市| 两当县| 芜湖市| 巨鹿县|